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節能LED北京發光

台商新強光電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10-12-13

瀏覽數 33,400+

節能LED北京發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0 / 12月號雜誌 新加坡第一的秘密

新強光電LED,讓台商在大陸全力發展的新興七大產業領域,亮起來。

甫落幕的上海世博,標榜可持續建築的遠大館內,使用的700多盞LED,全是新強光電提供,每個燈泡7.5瓦,不僅節能超過80%,為期六個月的展覽,更是接近零故障。

好消息不只這樣。據悉,遠大空調總裁張躍明年打算興建一座高達200層的高樓,計畫全部使用新強光電的LED。 更早之前,北京奧運羽毛球場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六元橋高速公路、以及天津市區道路LED路燈照明,也全是使用新強光電最新的技術。

在全球,新強光電LED技術,已居領先地位。每顆單一封裝發光引擎可以提供維持1000流明的標準點光源,平均溫度控制在60℃,有效使用壽命更達6萬小時,遠比現在巿面同類商品,平均只能使用6000小時,整整多出9倍,但售價卻只高出50%。

換算後,6萬小時,如果每天使用12小時,一顆LED可以使用13.7年,相當驚人。

靈魂人物,新強光電創辦人兼董事長陳振賢,也因此各方邀約不斷,更是獲獎無數。從天津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達沃斯年會、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到最近在墨西哥坎昆舉辦的第16屆全球氣候變遷會議,他都擔任演講者,講述最新的LED發展。

去年,中國大陸慶祝建國60年、改革開放30年,由國務院選出百位在大陸的傑出外商企業領袖,陳振賢也名列其中。

看準產業趨勢,搭創業順風車

「LED照明已是大陸的戰略性產業,新強光電從中扮演推手角色,全力讓中華民族在繼火、燈泡之後的第三次照明革命,亮起來,」現年50歲,身材挺拔、氣質溫文儒雅的陳振賢自信地說 為什麼新強光電技術能夠如此先進?關鍵在於,陳振賢並非LED科班出身,整個思惟因此跳脫傳統窠臼,而有所突破。 「如同Dos與Windows的不同層次,新強是從Windows層級來思考LED問題,」陳振賢分析。

陳振賢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之後,他在工研院待過一段時間,從事半導體製程研發的相關工作。

然而,從小具有開創個性的他,為了挑戰自己,便在1989年,看準兩岸開放商機,協助台商技術移轉至大陸;期間,他也進入大陸華中理工大學就讀固體電子研究所博士班,進修專業之餘,同時也培養人脈。

但世事難料。1994年,大陸宏觀調控,他的公司資金調度出現困難,只好宣告破產,他也一夕之間負債上千萬元。他並不因而灰心喪志,反倒樂觀積極面對問題。為了償還巨額債務,他成立一間顧問諮詢公司,專做企業診斷,或者幫危機企業引進資金,償還債務。 漸漸地,他的債務還清,同時他因為診斷不少公司,練就了一身好的本領,在業界享有一定名聲。

2002年,才剛上櫃的業強科技,因為業績不如預期,股價從上櫃價25元,跌到10元以下。為了改善這個狀況,業強董事會聘請陳振賢出任總經理。沒多久陳振賢發現,業強的問題出在產品線太多。從熱導管、電子材料、到高容值積層陶瓷電容(MLCC)等,全都涉獵,卻無一項做到頂尖。

於是,他從中選擇最具巿場潛力的熱導管,全力投入資源研發。他分析,每樣電子產品都有散熱問題,這塊巿場,商機很大。

聚焦之後,業強成功將熱導技術應用到 「中央處理器」(CPU)及「顯示卡」、顯示卡的「熱導管」導熱及散熱,表現愈來愈好,不僅熱導管生產量從原本一年100萬支,增至800萬支,股價也漲到了60多元,他更升任董事長一職。

只是,在業強做出一番成績的陳振賢,並不自滿。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為了實踐心中創業之夢,再度辭職創業。他想起,他在中央大學求學時,曾經學過氣象知識,瞭解全球暖化將是未來重要議題;同時,理工背景出身的他,又想借由科學方法解決問題。

LED照明,就是他的選擇。「使用LED,其實就是興建一座虛擬大壩工程,」他解釋,如果LED取代傳統燈泡,一年節省全大陸6%至10%耗電量,相當於節省了兩至三座長江三峽大壩的總發電量。

但問題是,LED技術要取得突破,並不容易。由於LED半導體晶片對於溫度非常敏感,隨著照明時間一久,溫度提高,如果無法有效散熱,便會出現光衰。

其次,LED產業也還未建立通用的標準平台與固定規格的光源,標準一變再變,也無法大規模量產。

對此,陳振賢過去的經驗,讓他在LED具有優勢。他做了許多功課,發現如果電腦產業裡的熱導管散熱技術,能夠移植到LED照明,配合特殊的封裝技術及顛覆傳統的構裝思惟,將會是個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他也確立LED單一點光源的發展方向,致力打造產品研發的一致性,不用每一、兩年,就得換標準。

研發技術強,獲中經合投資

2005年,他成立新強光電,開始將他的想法付諸實行。他召集來自工研院材料所與機械所、聯電、業強科技等各路好手,一同打拚。

從技術出發,為了避免智慧財產權遭到他人仿冒,他在研發同時,也不惜下重本,布局專利,至今新強申請的專利超過350件。

復盛集團董事長李後藤、美商中經合集團先後投資新強光電,就是看好他們的技術。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稱讚,新強的研發技術很強,相當具有潛力,正是中經合決定投資的主要原因。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多年研發,新強光電終於取得重大成就。2009年,正式對外發表固態照明通用平台,同時提供業界標準化的LEDs光源。

新強光電董事長特別助理黃華宇分析,利用此一平台,燈具開發廠商即可快速開發出全系列的室內、外LEDs照明產品,而這些產品除了具備節能、減排的綠色經濟特性,也有可持續性,不用擔心標準變來變去。

2010年,又有新的突破。配合固態照明通用平台及可持續性的LEDs標準光源技術,新強成功開發出8吋晶圓級LEDs封裝技術。

黃華宇進一步分析,一片8吋的矽晶圓封裝,即可提供產生超過50萬流明的總出光量,計畫將在2011年上半年正式導入量產。

更樂觀的是,隨著技術不斷增進,預估兩年後,同樣的一片8吋晶圓級LEDs封裝,更可達到100萬流明的光輸出,不僅產量倍增,也有助於大幅降低製造成本。

搶攻大陸十二五節能減排產業商機,新強光電LED前景一片光亮,更朝向世界級大廠目標邁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