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的台北景氣明顯回溫,在外交上也頗有斬獲。10月底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才剛離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緊接著登場。在台灣積極「走出去」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後,也充滿要世界積極「走進來」的新氣象。
安倍晉三獲邀參加東京羽田機場與台北松山機場的首航,柯林頓的來訪更是精心安排。原先11月到東南亞巡迴演講的柯林頓並未將台灣納入行程,而且他的演講費至少超過25萬美元(約台幣800萬元),有錢還不一定請得到。但當柯林頓亞洲行的消息一披露,台灣民主基金會便積極奔走,透過代理新加坡場次的Universal Network Intelligence公司,共同安排這場不到24小時的旋風訪台行程。
為了這場演講,新加坡代理方9月才在台灣成立子公司,匆忙成軍的主辦團隊流程掌控經驗不足,加上聽這場演講貴賓席位要價25萬元、1樓座位要價1萬元以上,外界都很好奇票房如何。但是以台達電為首的台灣企業還是慷慨埋單,10幾家贊助商至少包下近半數座位,當作公關票。
民主基金會高層私下分析,台灣企業真的很熱情,因為柯林頓來台演講倒是其次,其實促成柯林頓與馬英九總統會面交換意見,讓台灣社會在兩岸ECFA正式實施之前提高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兩岸問題只是皮肉傷
柯林頓在此次演講確實提供了幾個宏觀的視野,且多次明白表示他對兩岸關係「十分樂觀」。
首先,在演講前與馬總統的會晤中,柯林頓特別引述他曾經對中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講過的話。他認為:「兩岸問題甚至連牙痛的程度都還不到,只是小孩的皮肉傷,不用理它,過一段時間就會自然痊癒。」
接著,在以「預瞻台灣2010年起經濟前景及方向」為題的正式演講時,他更多次表示兩岸不像中東那麼錯綜複雜,現在氣氛「相當不錯」「台灣和大陸都正在走自己的路,而且做得十分成功。」相信最後終會共同找到問題的解決之道。
在開放提問時,主持人選擇的第一個問題果然也是:「ECFA是否會使台灣過度倚賴中國?」柯林頓委婉表示他對ECFA細節瞭解不深,不過ECFA確實會讓大陸及其他國家的投資向著台灣走進來;而台灣一旦擁有多元性的全球性貿易伙伴,對國家經濟安全愈有幫助,對台海兩方也都有好處。台灣也不必擔心大陸經濟體太大所帶來的壓力,若將來雙方經濟交往不若預期,「台灣可以隨時藉著加強與其他國家貿易往來,回歸到原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