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來台灣治安日趨惡化,使三成的民眾感到個人的生命財產不是很安全;雖然股票、房地產狂飆、投機歪風盛行,使近六成的民眾認為台灣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但是,仍有七成以上的民眾覺得生活在台灣是件值得驕傲的事,他們對台灣的前途有信心,本身沒有移民打算,也不希望子女移居國外。
為了解民眾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感覺,遠見雜誌於今年七月份進行了一項全省性的電話調查,以系統抽樣方式,成功地訪問了七百四十五位滿十八歲以上的民眾,得到上述結果。
受訪者當中,男性占五二%,女性占四八%,國小及不識字者占二七%,中學程度者占五0%,大專及大專程度以上者占二三%。年齡方面,十八歲到三十五歲者占五八%,三十五歲以上者占四二%。
為治安憂慮
生活的層面很廣,從最基本的個人生存安全,到文化、政治、經濟、國防,無一不是評估生活的重要基素。究竟民眾對今日的台灣生活抱持著那些看法?我們試圖由幾個具體而微的題目來瞭解。 約四成五的受訪者認為生活在台灣這個社會,個人的生命財產還算安全,但也有三成的受訪者覺得並不是很安全。「因為現在的社會風氣實在太差了」,一位受訪者感嘆地說。
當台灣外匯存底高達七百多億美元的同時,我們的文化水準究竟有沒有齊步趕上?受過高等教育者大概較關心這樣的問題。本調查的大專程度受訪者當中,有五成以上同意今天的台灣是個「有錢沒有文化」的地方,相較於其他受訪者,有顯著不同。
至於台灣是不是一個貪富差距很大的社會?客觀資料顯示,從民國六十年至今,台灣的所得差距比率,一直維持在四倍多。雖然從民國六十九年起,呈逐漸上升趨勢,但相較於其他開發中國家,仍算是分配平均。
相對貧窮感?
可是在民眾主觀的感覺中並不然,有近六成的受訪者認為台灣的貧富差距很大,年齡超過三十六歲的受訪者對此感受尤烈。推想原因,三十六歲以上者,大半皆已成家立業,對自己應擁有怎樣的經濟水平,有較強的預期心理,一旦到此年齡仍未能達到目標,再加上眼見許多人在股票市場或炒地皮上大賺特賺,此種貧富懸殊的感覺必然更為深刻。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男性受訪者便語重心長地表示,「如果投機歪風無法有效抑止,這種差距會更加明顯」。
天安門事件後,大陸上逮捕學運領袖所製造出風聲鶴唳的氣氛,使專制與民主、封閉與開放,有了更好的比較與對照。七成以上的受訪者同意「台灣是一個民主開放的國家」,而且不論教育程度為何,皆有頗高的贊成比例。 如果中共此時以武力犯台,認為台灣有能力對抗者(占二六%)較認為台灣無能力對抗者(占一七%)為多,但更多數人認為勝負很難決定,如果我們的國防預算能充分運用,如果人民能夠團結齊心,則台灣至少還能有效的「防守」。
既然台灣社會的生活還算安全、政治開放民主、國防上也還有足夠的防衛能力,近七成的受訪者本身無移民打算,也不希望子女移居海外;七成以上表示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是「非常值得驕傲」或「有點覺得驕傲」;對台灣前途「很有信心」或「有一點信心」者,更達八成五左右。
一位南部的婦女說:「在台灣生活很自由、很富裕了,不需要搬到外國啦!」,另一位六十多歲的本省籍先生則表示:「我們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一切都很習慣,何必移居國外?」「我們要一直住在這裡,當然對台灣的前途有信心,」一位受訪者被問及個人對台灣前途的信心程度時,肯定地答覆。
高教育者較不滿現況
雖然整體看起來,民眾對台灣這塊土地充滿信心,然而有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高教育者對現況較不滿。例如:三成以上認為個人生命財產不安全,五成以上認為台灣「有錢而無文化」,六成以上覺得貧富差距很大,如果中共以武力犯台,認為台灣沒有能力對抗者(占三0%)較認為台灣有能力對抗者(占二三%)為多,因此,本身有移民打算或希望未來子女能移民者也較一般高,將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