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人屢屢感歎台灣的運動水準低落,只能坐在電視前替外國運動明星加油時,卻不知道有一種運動,台灣具有稱霸全世界的領先地位與超強戰績,那就是「巧固球」!
這個台灣人有點陌生的運動,是《遠見》繼8月號〈新台灣之光100〉專刊後,尋找第100個新台灣之光的熱門PK名單。
世界盃拿第1 亞軍下跪膜拜
80年代前後,巧固球開始引進國內,教育部還曾列入中小學課程,已成為台灣在國際賽事的常勝軍。
台灣第一位用「巧固球」當主題寫碩士論文,目前擔任國際巧固球協會會長的黃進成分析,過去30年來,台灣男、女巧固球代表隊,分別只輸過一次而已,目前在國際巧固球積分榜上高居第1,連發源國瑞士都瞠乎其後。 去年高雄世運評估台灣奪牌可能性時,巧固球隊是唯一敢拍胸脯保證、100%可奪金的項目。 2
005年第一屆世界沙灘盃巧固球大賽,台灣照例拿下第1,但頒獎時,亞軍加拿大竟然全隊跪下膜拜,成為國際體壇奇聞。因為他們花兩年跟拍台灣、不斷蒐集敵情,最後還是打不過台灣,只能以此表達「俯首稱臣」之意。
猶有甚者,2007年原本要在巴西舉辦世界盃,但台灣隊因經費不足無法參賽,最後竟引發其他強隊紛紛退賽,因為不想打競爭性不夠的比賽,導致該年世界盃只好停辦。黃進成感歎,「到巴西一張機票要7萬~8萬元,靠政府的補助,我們大概飛到越南就要跳下去了。」
更令人驕傲的是,由於台灣歷年打下的優異戰績,最近國際巧固球總會決定設籍在台灣,是除了國際木球總會之外,唯二在台設址、而且會長是台灣人的國際體育組織。
太極戰術變化多 對手難捉摸
乍看下,巧固球跟手球很類似。但它的規則更簡單,比賽分三局,每局打12~15分鐘,雙方輪流攻守,最後比誰得分多。特別的是,它不允許選手互相侵略、推擠,每次攻擊只能傳三次,須在球門三公尺外的攻擊線射門,若射門後的反彈球被接住,就不算得分。
黃進成解釋,「這個運動的宗旨就是要避免侵略行為,很好上手,」因富有禮讓精神、強調團隊,所以巧固球又有「君子球」和「教育球」之稱,
問世40多年來,巧固球發展出5~9人制的比賽,場地有室內和沙灘兩種,年齡層從中學的青少年組到成年組都有,國外甚至有半職業的俱樂部競賽,年過不惑繼續打的大有人在。
雖然簡單,但巧固球和一般注重個人英雄、鼓勵競爭、用力量較勁的運動大不相同。因不能碰觸對方身體,所以技巧與合作格外重要。腦筋靈活的台灣人,就是靠一套「太極」戰術打遍世界無敵手。
現任國家隊總教練的台北縣三民高中老師方慎思,便是造就台灣巧固球王朝的關鍵推手。
訓練嚴格 邊線上撒圖釘
42歲的方慎思,是「台灣巧固球之父」方瑞民(前師大教授)的直系弟子。小時候練棒球的他,和童琮輝、林朝煌等職棒明星是隊友,後來因手臂受傷,一度斷了當運動員的念頭,在體育老師建議下轉向巧固球發展。「因為手斷過,沒辦法靠蠻力,只好開始想怎麼用手腕的力量,」他打趣地說。
經過多年摸索,方慎思開發出一套千變萬化的戰術,不僅進球的反射角難以預測,更有無數巧妙的欺敵動作。老外跑得再快、跳得再高、力氣再大也沒用,因為完全猜不透台灣違反力學原理的反射球,或被假動作輕易矇騙,自豪的強力射門更常被輕易化解。
因為老是打不過台灣,國際巧固球規則常因此修改,甚至遭外國隊伍抗議。過去曾有外國媒體稱台灣巧固球隊伍,像是「來自台灣的中國功夫」!方慎思苦笑,「外國人認為我們這麼強,一定有什麼祕方,」幾年前,還有外隊要求選手拿掉繃帶,可惜最後帶傷出征的台灣隊,還是輕鬆打敗他們。
能長年稱霸世界,除了戰術精良,台灣的艱苦訓練更是關鍵。
如早期為鍛鍊跳高能力,曾有教練在攻擊線擺放腳踏車,要選手們直接跳過去。為提醒射門後不能腳踩線,還在攻擊線上撒圖釘,不小心犯規就會被刺得哇哇叫。而為接殺對手射門後的反彈球,護膝更是不可少的配備,很多選手常練防守動作練得膝蓋破皮。
可惜,目前政府鼓勵的多是亞、奧運正式項目,讓還是邀請賽的巧固球選手出路成了問題。如現任國家隊主將、號稱世界最強攻擊手的李智瑋,最近已經從大學畢業,但往後想走下去卻很困難,因為巧固球沒有職業賽,也很難覓得教職,只能靠自己的熱情苦撐。
在英國以中華民國的國籍參賽
儘管在國內不算主流,但巧固球出了國卻有很強的媒體效益和外交功能,常幫台灣在國外發聲。
如5月甫落幕的義大利Rimini沙灘錦標賽,台灣派出的兩隊便打敗全球上百支隊伍,最後自己人爭奪冠、亞軍,場邊觀眾紛紛用剛學的中文高喊「台灣加油!」頒獎時,好多來加油的華僑都哭了。
2002年到英國比賽,大會搞錯台灣的國名跟國旗,氣得黃進成抗議、揚言罷賽,最後大會總算答應讓他們用「中華民國」的國籍參賽,幫台灣出了一口氣。
不僅如此,最近台灣接連接掌國際巧固球協會與亞太協會,開始扮演推動角色。
例如這幾年才推廣巧固球的新加坡,便在方慎思的指導下,在上次世界盃打到第三名,令歐美各隊大感恐慌,紛紛來台取經。
而方慎思執教的三民高中和黃進成任職的蔡文國小,都常舉辦巧固球觀摩、推廣教學、集訓營等活動。無形中,台灣已經成為全球巧固球界聖地。
為進一步拓展風氣,黃進成還設計出室內球場的七人制比賽,目前已成為國際標準賽制。
台灣製造巧固球 1顆只要8歐元
不只在賽場上稱霸,台灣同時還是巧固球設備的重要生產國。比方歐洲一個要價超過50歐元的巧固球,台灣製造的售價只需8歐元,還獲得全球唯一的A級認證。
採訪這天遠從宜蘭來探班的「日強運動器材」老闆顧峻誠,當年便在黃進成介紹下投入,交換條件是以後要多贊助巧固球。經過兩年研究,現在他們做出全球最耐用、價格也最實惠的專用網架。前不久到歐洲比賽,瑞士便向日強一口氣訂購了八個貨櫃的網架。
在全世界打下顯赫戰功,可惜巧固球在國內受到的關注與資源,卻不成比例。政府只補助代表隊出國比賽的旅費,平日開銷多得自己負擔。像擔任國際巧固球總會會長的黃進成,便得自掏腰包替協會聘任祕書,還花20萬元製作宣傳光碟。
更荒謬的是,好不容易國際巧固球總會來台設籍,卻礙於法令無法拿到會籍,因此無法引入企業資源,「沒有會籍,企業捐助就不能抵稅!」黃進成無奈地說。他曾上書總統、找立委幫忙,最後還是在內政部被打了回票,覺得自己好像電影《不能沒有你》的主角,在官僚機關中處處碰壁。
這群默默耕耘的巧固球團隊,長年來不斷在國際上為台灣爭光,他們值得你我更多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