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用機槍和坦克車血洗天安門廣場,暫時把大陸的民主運動壓了下去。但是,那一小撮人領導的政權與全體中國人為敵,是註定要敗亡的。其敗亡時間的遲早,要看中國人的努力程度而定,中國人努力得愈多,這一天就會來得愈快。
而在中國人裡,毫無疑問的,台灣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不是宣傳
四十年來,台灣為中國人保存一塊乾淨而又有生機的土地,並在實質上制衡和監督中共,但是因為地小人少,在國際均勢的大局面裡,往往被忽視,它說的話,常被認為是「國民黨的宣傳」。這回中共在天安門廣場開槍殺人,證明台灣一向所強調的兩點不是宣傳:
第一,中共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在共產世界的芸芸眾國裡,還沒有那一個成功的改變成民主政體。
第二,台灣是中國人的希望。至少它的生活方式,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個選擇的樣本。
中共以這麼殘暴的手段對待自己的同胞,已使其道德性破產,在法律上喪失了統治的基礎,但這究竟給台灣提供了什麼樣「統一」國家的機會呢?
六月以來,台灣有人認為即可回大陸了,有人傳說國軍已開始反攻,但中國的問題絕非那麼簡單,兩黨以武力爭奪政權的時代早已過去。
台灣今後的路
今天誰來執政,不僅要由老百姓選擇決定,而未來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更是驚人的大工程,需要高瞻遠矚的政治家、眾多知識分子和熱心同胞,共同努力經營。 像這麼艱巨的任務,不管對那個政黨,都是夠沈重的。台灣現在要做與能做的,就是把握時間,充實和健全自己,一方面利用力量影響大陸的發展方向,同時等待時機,給大陸同胞一個可供選擇的機會。
那麼,台灣今後的路要怎麼走呢?
首先,要誠懇認真的推行民主政治。這次大陸學運之起,表面上是青年人追悼胡耀邦,要求為胡耀邦平反。胡之為人,比較開明,比較尊重知識分子,雖然還不夠政治學意義上的「民主」,但是在大陸那樣封閉和集權的社會裡,胡耀邦反射了青年人對政治現代化的追求。
而今年是中國「五四運動」七十年,法國大革命兩百年,大陸青年在天安門廣場的吶喊,是人類對自由民主嚮往的一脈相承。不管中國有多麼長的封建歷史,不管中共有多麼強烈的獨裁本質,經過這次大陸學運,未來中國政治的主流和焦點已經定位於民主政治,不會有別的路了。
「傳統」迴光反照
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四十年,由於一黨獨大的習慣,雖然也曾排拒過民主,但畢竟看出民主潮流的莫之能禦,所以多少有點被動的向前走。
到了經國先生晚年,他大力推動的幾件事,如探親、解嚴、開放報禁,再加上民進黨成立,台灣才真正踏上民主道路的起跑點。
但是,黨政部門的某些人,仍留戀過去的「傳統」,貪圖一言堂式的「做事方便」,不願斷專權的奶。雖然這只是迴光反照的現象,但也一定程度的延緩了進步的速度。
在中共那樣的高壓下,大陸同胞尚且敢於為民主而獻身,那麼台灣今後要想參與中國事務,共謀國家之統一,不做出民主的榜樣能有號召力嗎?能被接受嗎?
其次,在追尋民主的路上,要避免由強人帶頭。強人在前面領導,有時可收萬眾歸心、士飽馬騰的效果,但是群眾塑造出強人之後,強人往往就不受駕馭,那時他就不是在群眾的前面,而是在群眾的上面。
鄧小平當年受盡毛澤東的侮辱、折磨,一旦奪權復出,稍微做一兩件好事,民眾就頌之揚之。這些善良的老百姓,是在文革的苦難之後,飢者易為食,但浸假以還,鄧小平亦儼然為一「偉大領袖」矣!這樣的人豈可被拂逆?當學生竟然不聽從、竟然敢叫嚷「鄧小平下台」,他當然要調動大軍,演出「北京屠城」了!
強人造成,就沒辦法了
在兩位蔣總統過世之後,大家都說台灣已經結束了強人時代。但是目前有人在出巡、講話、召見等等方式上,無不亦步亦趨的步武前人。而用人及重要決策過程,其不透明度較之過去亦不遑多讓。再看看新聞界,不也是拿一兩句指示大作社論嗎?這就不能不使人擔心,中華民國將來會不會有「強人復辟」的政局?
有人認為不會。要知道,馬可仕執政之初,真是老百姓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呢!毛澤東在遵義會議時,怎麼敢企望當一個獨裁者?連在延安要娶江青,組織都通不過,還真有點「黨內民主」呢!所以強人是慢慢造成的,造成後就拿他沒辦法了。
以中華民國的環境,要加倍警惕。若是再出現強人政治,對強人和政治都是絕路一條。
不論什麼樣政體的政治,理論上說,其終極目標都在為人民服務。人民所需要的,毫無疑問,生活應居第一位。
總理遺言耳邊風
自開放探親以來,已有數十萬台灣居民去過大陸。到南京時,大概很多人都去晉謁了中山先生的陵寢。靈堂正廳的右邊牆上,刻著中山先生的遺著「建國方略」,開宗明義就說:「建設之首要在民生」。
孫先生是國民黨的總理,國民黨人對他的尊崇是不必說的,但是國民黨在大陸時,並未認真「奉行遺教」,搞得經濟破產,民不聊生,老百姓終於選擇了共產黨。
共產黨人表面上是很尊敬孫先生的,但是對他的遺言更是耳邊風了。他們可以造核子彈、發射人造衛星,可是老百姓都一窮二白。到目前為止,某些食品還要排隊搶購;買一張火車票像登天樣難;全家老少擠在一間沒有浴室和廁所的房子裡……。這樣的政權,不被老百姓拋棄還有天理嗎?
所幸台灣數十年來的建設,使人民豐衣足食,「經濟奇蹟」在國際上普受肯定,更在對照之下給大陸的中共政權極大壓力。但是,台灣的農業逐漸因不受重視而有萎縮的現象,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低收入者已買不起住宅,這些都是建設偏離民生的膜兆,值得政府警惕,並在偏差不太遠時及早矯正回頭。
這次大陸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中華民國官方說是受台灣的影響,若干在野人士則指為「自我膨脹」。平心而論,有台灣這麼一個「證據確鑿」的榜樣,再加上數十萬居民回去作見證人,儘管影響程度難以測量,但產生激勵的動力是可以理解的。
大陸的民主運動,今後是一個長期奮鬥的局面。為了自由民主統一國家的責任,台灣更要珍惜自己,更努力,做得更好。大陸有句諺語:「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現在讓我們栽培、灌溉這棵梧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