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他沒有四肢,卻做更多、走更遠

來自澳洲的生命鬥士 力克.胡哲

林奇伯
user

林奇伯

2010-07-21

瀏覽數 63,600+

他沒有四肢,卻做更多、走更遠
 

本文出自 2010 / 7月號雜誌 第289期遠見雜誌

6月初,世界杯足球賽還沒開踢,台灣就掀起一陣熱烈的足球話題。天生就沒有四肢的澳洲演講家力克.胡哲(Nick Vujicic)由伊甸基金會邀請來台,在台灣師範大學分部的操場和宜蘭七賢國小足球隊對踢。

力克抵達後,由助理抱下車,現場馬上鴉雀無聲,氣氛甚至一度凝重,因為沒有人相信「五體不滿足」的力克當天要表演足球。然而,當他靈活地扭動身體接下足球,和小朋友們你來我往,甚至多次精準頭槌,掌聲突然爆開來,興奮叫聲達到最高點。

足球隊隊長張郁辰興奮到臉蛋紅撲撲地,直呼力克實在太厲害了,敏捷度比隊友還要好,讓他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震撼。小小年紀的張郁辰有感而發說,「連力克都可以踢得那麼好,我們一定要更珍惜自己的生命,發揮自己的益處,還要關心行動不方便的人。」

七賢國小是長期接受伊甸快樂早餐計畫的宜蘭偏遠鄉鎮學校,《遠見》也是這項活動的共同發起單位。該校學生人數不到100位,學生大多在隔代教養、三餐不繼的環境下長大,但是運動表現十分亮眼,發展已超過20年的足球隊伍,更屢獲全國多項殊榮。

但是再多言教都比不上身教,經過這場開心足球賽,力克現場的簡短演講變得更有說服力。他說,他就是要「以生命來見證永不放棄(Never Give Up)的精神,幫助年輕人發現人的價值並非因為外在的模樣,而是源自內在的力量。」

除了這場足球賽,力克也獲得總統馬英九接見,為參與2010年中華民國100周年慶祝活動做預熱,明年伊甸基金會也計畫在小巨蛋為他舉辦一場萬人青少年演講,做為基金會30周年慶的里程碑。

1年250場演講的社會企業家

初見力克,會讓人把他和先天四肢截斷症的日本作家乙武洋匡聯想在一起;聽過演講後,又會覺得他鼓舞人心的魅力和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已故作家劉俠很像。

今年27歲的力克環遊世界,每年進行至少250場演講,七年下來,已創下1500多場的紀錄;不只曾獲邀在哥倫比亞國會發表演說,也曾同時對10萬人現身說法,還發行多張DVD、參與劇情短片的演出。

另外,大學主修會計、財務規劃雙學位的商學位背景,也讓他擁有「社會企業家」的知識與能力,未滿30歲就創立「態度決定高度」(Attitude Is Altitud)公司,經營自己的演講與DVD、自傳發行等業務;也組織「無四肢的人生(Life Without Limbs)」基督教慈善組織,喚起世人對先天肢體障礙者的關懷與重視。

其實,早在力克訪台前,他的故事就已經在網路上發燒。感染力十足的演講影片和俊帥照片不斷被轉寄,甚至有網友把他當明星一般仰慕。就讀台灣師大地理系一年級的周于敬就說,舅舅轉寄YouTube影片網址給她時,她一看到片長10分鐘,心想「肯定看不到一半就跳過去,」沒想到一點開就「乖乖看完了。」

「尼克的演講沒有高深道理,而是貼近生活中小事件,例如他以親身經歷為例,提到你只要多關心別人一句『你今天過得好嗎?』,說不定就會讓他打消自殺的念頭,」周于敬說,她把網址轉寄給同學們,迴響超級熱烈。

到底力克的魅力何在?

沒有四肢 卻能傳播被擁抱感

力克沒有手,許多初次見面的人常因為不知要握手、揮手或用其他方式打招呼而感到不安與尷尬,所以他總是主動要求「Give Me A Hug.(給我擁抱)」而一擁抱,馬上就可以感受到他滿滿的熱情。

所以,當他與馬總統「力克式擁抱」的照片登上報紙頭版後,也引發媒體追逐熱潮。

《遠見》是台灣媒體首度、獨家完整披露力克的故事,在專訪時,採訪團隊也連續得到兩次傳說中的「力克式擁抱」;就像他說的,雖然他沒有手臂擁抱大家,但他就是以主動的態度用心全然地、毫無保留地擁抱、愛大家,被擁抱者真的能感受到那種「沒有手臂環繞的強烈被擁抱感!」

三度輕生 因得到信仰而堅強

力克來自澳洲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會計師,1981年與妻子滿懷喜悅迎接第一個孩子,但卻在產檢都無預警的狀況下,得到力克這個「特別的禮物」。

「這對我父母來說簡直是個突如其來的悲劇,他們大概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才接受了這個事實,而我自己則花了15年才能接受自己!」力克敘述這段經歷時雖然帶著笑容,但仍能感受到青少年時期的挫折感帶給他的痛苦。

雖然爸媽盡量讓他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但童年時他仍時常被同學嘲笑、欺負。「尤其在團體中,看到大家的身體都與我不同,我才知道我長得真的很奇怪,」他說,他時常因此感到難過、傷心、沮喪,但卻不知道怎麼辦。八歲時,他第一次告訴母親,自己想自殺,而且真的前後自殺了三次;前兩次,他覺得他是在做「對的事情」,如此可以解決父母的負擔,「因為我是他們沉重的包袱。」

但到十歲嘗試第三次後,他突然領悟到,自己父母親值得擁有比一個嘗試自殺、沒有四肢更有價值的孩子,於是決定留下自己的生命。只是,他仍無法自拔於自棄的情緒中。一直到15歲那年,他讀到《聖經》約翰福音第九章,有關耶穌醫治一個瞎子的故事,在一瞬間,心情突然豁然開朗!《聖經》上寫著,門徒問耶穌,為什麼一個天生瞎眼的人會生來就看不見?沒有理由生來就如此啊!但耶穌回答說,「這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 「就在一瞬間,我的人生改變了,我想,哇!我還不知道神在我身上的作為是什麼,但並不代表說他沒有計畫。這本來看來個錯誤的,但是上帝要如何將它轉變成美好的呢?我充滿好奇,」力克說,他開始有很強的信心,他在一生中反覆問了多少次,「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有這樣的缺陷?」但上帝那一天反問他:「你相信我嗎?」而當力克回答祂:「是!我相信祢!」突然,一切都改變了。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講到這裡,力克的眼睛堅定而閃亮。他說,他喜歡看見奇蹟出現在他的生命中,或許大家不相信,但是他在自己的衣櫃裡放著一雙鞋子,是為了預備哪一天神醫治他,他必須有鞋子可以穿。

首次登台 感動更多的是自己

不過就算神還沒有醫治他的腳,也已經醫治他的心,生命的奇蹟也開始陸續出現。17歲那年,力克被邀請到學校一個小型的戲劇社演講,結果社團每個同學都落淚了。當時力克心裡還想,「噢!這些戲劇社的人真的很會演戲。」

但接下來,他開始得到更多邀約。19歲時,他首度在300人的大場合演講,才開始三分鐘,現場許多人感動落淚。演講進行一半,有個人更突然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我可以上台給你一個擁抱嗎?」然後上台抱著他,不斷地說謝謝!

「從來沒有人說過我的樣子很好看;也沒有人告訴過我,他們愛我!那一次的經驗對我的生命有很大的影響。當我對別人說,我、愛、你三個字,讓他們看見我眼中的愛,他們就相信我的話;這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經驗,讓我知道我也許也是別人生命中的奇蹟,」力克分享。

以商管訓練 開創自己的事業

就在那之後,力克開始環遊世界,到今天已經去過32個國家,曾一次對10萬多個人演講。為了讓演講更有計畫與效率,他決定自己設立公司和慈善組織。大學時接受父親建議攻讀商學院的專業基礎此時發揮效果,讓他在繁忙的演講行程中仍能確保組織方向正確,財務狀況穩定,清楚用人,讓NGO善款確實捐獻到最有效率的地方。

他也活用商管理論,在到一個國家演講前就深入做好調查,知道目標族群在哪裡,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言、態度、以及網路工具來傳播「永不放棄」的概念。

目前力克旗下兩個組織,雖然只有10個員工,但了讓組織更上軌道、更國際化,他正在尋找新的CEO來分擔他到處奔波而無法完全顧及的管理工作。

他也特別成立大中華地區總部,經營亞洲業務,並且把自己的名字Nick統一翻譯成「力克」,而非一般使用的「尼克」,就是希望華人讀者可以望「名」生義,知道他要傳達的概念。

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說,這次力克來台的機緣也很特別,台灣立法院的國會打架畫面不斷登上國際媒體,力克剛好看到了,就主動提出是否能到台灣進行國會「愛與和平」的演說。但由於立法院沒有邀請知名人士演講的先例,伊甸改替他安排與馬總統見面。

而這次36小時旋風訪台的行程中,也充分展現他講究效率的性格,一共做了晉見總統、與小朋友踢足球、接受媒體獨家專訪等六件重要的事。他自己就說,人生最大的課題,應該是不斷地學習、不要自私,而且每天都是寶貴的,應該把每分鐘都當成是最後一分鐘,謙虛並有感恩的心才會快樂。

「從臨床醫學來看,肢體障礙者的代謝較差,平均壽命也較一般人短,力克積極、有效率的一面讓伊甸見識到珍惜生命每一刻的重要性,」黃琢嵩說。

問力克為什麼可以隨時看起來精神都很好、笑容滿面,雖然他無法以手勢輔助表達,但是做了一個可愛的表情說,「我也是會累,要喝不少咖啡,但是分享生命經歷總是讓我很興奮,很有精神!我猜這就是我適合擔任演講者工作的主因!」

美麗心靈成為年輕人偶像

黃琢嵩側面觀察,發現相較於乙武洋匡的親切、隨和,受西方教育的力克更能勇於表達自己,演講的情緒張力對年輕人特別有感染力。

《遠見》進行專訪時,為了維持現場安靜,曾要求清場,但是伊甸10幾位年輕志工們全都躲在房間角落「假裝隱形」,無論如何都希望爭取旁聽的機會、親炙力克風采。黃琢嵩哈哈笑說,年輕志工情緒那麼高亢,也讓他十分好奇。

他認為,力克很善於以他的肢體和一般人做對比,以「你們看到我外表的缺陷,正好印證出你們內在的殘缺」為切入點,直點時下年輕人注重外表、內心卻虛無的要害。

爭取到9月底中英文同步發行力克傳記《不受限的人生》(Life Without Limits,中文書名暫譯)的圓神出版社行銷企劃部經理吳幸芳分析,力克的網路人氣、帥氣外表、堅定語氣,儼然就是個明星。

三年前出版社就看好力克的魅力,甚至希望即使沒有英文傳記出版計畫,台灣也要派寫手隨行,先幫他出版。這次傳記還請來知名作家彭蕙仙翻譯,希望能再創2000年乙武洋匡《五體不滿足》一書熱銷的盛況。「有人會將我偶像化,但是我不希望別人把我看作是一個完美的標準,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我的心,你說我很帥?別跟我開玩笑啦!」力克笑著說。

「很多國家的文化甚至很少讓孩子聽到『我愛你』這句話,但是愛無處不在,愛也是萬事的基礎!」

時常把「我愛你」掛在口邊的力克說,期待明年來台參加中華民國100周年慶祝活動時,能和更多年輕人與家長交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