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無私交,也無私怨」,這句話是王曉波教授說的。而且應該說過不止一次。但我初次聽到時,心中為之震悸,肅然動容。這是何等的胸襟,何樣的人格。
「大夫無私交」語出《春秋》,但真正廣為人知者,卻是史可法答復多爾袞的勸降書:「南中向接好音,法遂遣使問訊吳大將軍,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誼於草莽也,誠以『大夫無私交』,春秋之義。」
崇禎自縊於煤山,福王在南京即位,史可法拜兵部尚書,督師揚州,力謀恢復。多爾袞致書勸降。史可法即以上述「大夫無私交」之函卻之。揚州破,遂遇害。
在「大夫無私交」之後,王曉波又加上「無私怨」。「大夫無私交」這個境界是不容易達到的。蓋人非太上,孰能忘情?人總有些親朋好友,有過從親密、誼稱莫逆之人,很難完全「公而忘私」。至於「無私怨」,那就更難了。七情六欲,恩仇相兼,要說對相害者、相仇者、白眼相向者,毫無芥蒂,絕不挾私以報,處處以公為重,從大局著眼,那真是天下第一等情操。平劇裡的《將相和》,講藺相如與廉頗的故事,可為典範。
「大夫無私交,也無私怨」,王曉波是夠資格講這句話的。他不僅是講,而且是實踐了。王家曾受中共迫害,來台後,母親因「白色恐怖」遇難。他自己因「台大哲學系事件」,蒙冤受屈多年。但他在論馬英九的一本書中說:「如果沒有意外,馬英九的和解政策將可期的帶來兩岸互利雙贏,以大陸市場創造台灣經濟的第二春,馬英九也必贏得2012年大選連任。大陸也必因掃除了台獨干擾,中國的總體國力也必翻一番。屆時,台獨已不可能成為阻礙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因素了。自鴉片戰爭以來,160多年忍辱受欺的中國人也可以與列強並肩齊步。我們也可以告慰近代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而犧牲奮鬥的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於在天之靈!」
他又說:「如馬英九不否認,我也不會否認與馬英九有私誼,更不會否認與國共兩黨都有家恨。『大夫無私交,亦無私怨』,支持過無私誼的林郝和連宋,我支持共產黨改革開放,也支持國民黨連戰的國共和解。我支持馬英九絕不是基於私誼,而是基於台海和平與為祖國爭取和平建設的歷史時間,拳拳寸心,可表日月。」
無私怨,才能有大格局
在台灣,這樣的人還有,著名律師陳長文的父親,在國共內戰中殉職,也就是被中共害的。但陳長文當年任職海基會祕書長,輔佐理事長辜振甫與大陸折衝樽俎,謀兩岸人民長遠利益。即使離開海基會,長期以來,或寫文章宣揚理念,或透過紅十字會的實際公益活動,仍孜孜以兩岸和平發展為念。
當然,也有人不僅做不到「大夫無私怨」,也做不到「大夫無私交」。前調查局長葉盛茂,把國外寄來陳水扁洗錢的情資,親自交到「涉案人」的手上,已因此入獄。前檢察總長陳聰明,到涉嫌與陳水扁合謀貪瀆的陳氏醫生密友黃芳彥家中作客,且有縱放黃芳彥出國之嫌,已受監察院彈劾並請辭。馬英九總統提名法務部次長黃世銘繼任檢察總長,他以潔身正行出名,曾謝絕部長王清峰探視他父母的病,也隱瞞生孫子,免得部長送禮。這都表現了他「大夫無私交」的做人風格,但能否「無私怨」,還待未來驗證。
其實,「大夫無私交」雖已不易,也只能救台灣;只有「大夫無私怨」,才能救整個中國、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