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者回響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9-06-15

瀏覽數 10,550+

讀者回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9 / 7月號雜誌 三軍戒備.檢閱海軍──首度深入軍事重地

省籍問題

民國三十六年,不巧遇上了二月二十八日,在台北街頭被洗劫一空,還算幸運留條小命回大陸,那時的感覺是「台灣人好兇!」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底,又來到了台北,雖然天氣已經很冷,可是台北街頭那些穿著迷你花布洋裝,足蹬木履,發育得好健美的女孩,讓我感到「台灣人好美!」結果娶了其中的一位。

生了三個孩子。大孩子娶了位「彰化」女孩,大女兒嫁了個「台北」帥哥,小女兒將來嫁給誰?

我不知道有什麼省籍問題?建讓那些吹噓省籍問題的人該去看看心理醫生!

台北 周揚廉

「本意」重於「外表」

見貴刊三十六期「誰愛國旗」一文,略有所感:

一、「愛到最高點」這段宣導片的本意是希望藉廣告的型態,喚起全民對國旗的崇敬之心,而非推銷國旗。故不應以狹隘的眼光視為將國旗「商品化」的行動。

二、對政大臧國仁副教授「利用二分法,強迫人民選擇,比民進黨主張台獨還可怕」一語,我認為:喚起全民愛國意識的廣告竟遭曲解;愛國家、愛國旗豈須考慮、選擇?

韓國反對黨領袖金泳三示威時,手中仍持國旗;暴動致死的大學生,也以國旗覆蓋靈柩。民進黨降下國旗,否定國家的作法,令全民唾棄。因此,當我們看到這段宣導片時,是不是該好好反省呢?

台北 開平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權術」害慘了中國人

五月二十日在晚間新聞裡,看到學生向天安門前的軍用卡車上無動於衷的士兵哭訴中共政權的欺矇和偽善。接著,香港學生在凌晨的滂沱大雨中吶喊聲援。自焚的詹益樺胞妹的嚎淘控訴,孰令致之,孰令為之?「權術」者也。

環顧資治通鑑,二十五史,為什麼片片竹簡皆由「權術」刻成?就連日薄西山的鄧小平在全國皆日可殺時,還匿藏在武漢,營造他畢生中最後的一場「權術」。難道十一億人的生命就這般無奈地玩弄於三、五人的股肱嗎?

苦難的中國何時脫離瘡痍?只有八個字可以挽救:回歸正道、摒棄權術。

汐止 翁燦曜

沒有絕對的權威

方勵之說:「在民主社會可以相互批評,沒有任何人是不許被批評地處在絕對權威的地位。」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毛澤東是如此;在國民黨長期統治下的台灣,孫中山、蔣介石等「偉大的政治人物」,又何嘗不是如此?孫中山確實是「偉人」,但畢竟不是「神」。我們不應將其神化得完美無缺。

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是,憲法並沒有賦與任何人或任何一個政權權力,能將其思想強迫別人必須接受,尤其更不可因人民對「政治權威」的不信任,而名之以「異端」,冠之以「叛國」之名。從另一角度看,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建國大綱等著作言論,既然要作為「立國根本」、「建國原則」,其對整個國家的運作及發展,必然有著重大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更有接受嚴格的批判與檢討的必要,而不是因為那是「國父」之作、之言,就成了不可批評的絕對權威,就成了最後的真理,就成了不用經海關檢查就可過關的「特權」。

台北 張百達

「貪」佔據了人心

不知從何時起,周圍的朋友、同學活躍了起來,就連一向不善交際的人,都熟知股市買賣及行情分析,好像有一股無形的推力在驅使著,我不知道是什麼?但是看到他們戴上耳機貫注聆聽時,握拳喜悅及捶胸跺腳的兩種模樣,我想我已經知道答案了。

以往同學相聚,總是天南地北的聊著。但是近來話題似乎狹窄了、專業了、實際了;由於周遭的影響,多少改變了我們所處的環境,至少在心態上已經起了變化。就如高希均教授在三十六期「遠見」中所撰,「這是一個「貪」的時代,它使人心慌、心散、心變」。

台北 陶巍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