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北中南藝術聚落 有精緻藝術也有小蘇活

創意城市3〉凝聚特色氛圍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9-09-01

瀏覽數 40,250+

北中南藝術聚落 有精緻藝術也有小蘇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9 / 9月號雜誌 愈雲端,愈有商機

創意城市最具競爭的力量在於「人」,尤其是創意人才,但創意人才要有互相連繫的管道,才能彼此激盪出更創新的思惟。

國內從北到南已出現數個知名的藝術聚落,這些群聚的藝術工作者所匯集的創意能量,不僅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最佳條件,近年在喜愛藝文的人口明顯成長的大環境下,也成了藝術觀光的好去處。

精緻與生活 共構北市雙L帶

藝術聚落最多的是在台北市。台北市長郝龍斌為了聽障奧運到香港拜會特首曾蔭權時,曾蔭權主動提及對台北的文創產業發展感到驚訝,希望未來能與台北市進行經驗交流,因為香港正在規劃一個文創特區。

台北市政府整合已成形和未來新規畫的藝文區,計畫推動「雙L文創軸帶」,希望將台北市建構成全球華人文化創意產業的首都。

從故宮開始的軸帶,先到士林即將興建的台北藝術中心,再延伸到台北美術館、台北故事館、規畫中的城市博物館,再到中山北路的台北光點、台北當代藝術館,未來這條路線上還會興建台北音樂廳。

中心軸帶向右延伸,有華山創意園區、建國啤酒廠、台北秋葉原(光華商場),以及將由伊東豊雄設計新建築的松山菸廠,再到南港區——年底將招標的流行音樂中心和電影中心都在南港。

第二個L型軸帶是生活美學的人文創意聚落,從國家兩廳院出發,到古亭捷運站附近的紀州庵文學公園、往東是師大附近的「南村落」,再延伸到溫羅汀、紫藤盧、寶藏巖藝術村和水源市場劇院,串連起民間的創意力量。

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將和文建會協調,讓台北各個重要藝文中心 發展各自的特色。例如華山以表演藝術為重點,多舉辦電影或演唱會的活動。

她正在思考,以數位內容為對象的秋葉原,第二期工程可以用來發展動漫,剛好可和華山的活動結合。松山菸廠可做為視覺藝術中心,南港可作為流行音樂中心及媒體專區;西門紅樓則屬於年輕人活動的地方。

藝術家齊聚淡水、三芝

雖然藝術家常在台北市活動,但很多藝術家卻選擇居住在台北縣。因為生活費用低,加上有秀麗的山、河、海,讓台北縣的淡水鎮、八里鄉和三芝鄉的藝術家群居的密度居全國之冠,估計專業的藝術家就在200人以上。

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執行總監葉芠芠描述,搭上淡水線捷運的沿途,到關渡站不只有關渡宮和水筆仔,旁邊有國立台北藝術學院。

到竹圍站,有養雞場改建的竹圍工作室,提供場地供藝術家展演。到了淡水站有布袋戲主題館、滬尾攝影學會、琉璃工房。淡水區還有祖師公遶境大拜拜、淡水藝術節等活動。

「淡水不只有荷蘭時期的百年古蹟博物館、河口風光,還有很多藝術團體,都對淡水有很高的在地認同感,也積極推動環境改造,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文化與觀光發展潛力的地區,」她說。

雲門也即將在淡水建立新家——「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該園區占地約1.5公頃,將是華人世界第一座以舞蹈為主體的文化園區,未來除了提供舞團創作與排練外,還將開放民眾參觀排練,讓年輕藝術家進駐,並提供學童進行「戶外教學」,經營理念相當新穎。預料將可讓淡水的藝文風氣再上層樓。

台北縣目前知名度相當高的另一個藝術聚落是三芝。居住在三芝芝蘭別墅的陶藝家谷源滔笑說,三芝有三多,死人多(骨灰塔)、野狗多,藝術家也多。

芝蘭山莊的60棟別墅,每棟造型都不同。谷源滔的家,外觀有明亮的玻璃牆面,一樓作為谷圭陶坊生活藝術館,二樓做住家。他的對門是知名雕塑家彭光鈞的家,再過去第二棟別墅最近也被一位藝術家買下,準備做私人美術館。可是谷家的隔壁卻是一棟廢棄屋。

谷源滔當初也是買下廢棄屋重新裝修,100坪的空間加上改裝費,1000萬元搞定,「這在台北市不可能做到,」他說。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目前社區20戶常居戶中,就有11位是藝術家。谷家有一張長木桌,谷源滔笑說是八卦桌,藝術家常常聚在這裡聊天,彼此也會交換作品收藏。

四年前谷源滔發起北海岸「藝術家家遊」的活動,在每年10月徵求藝術家開放工作室和民眾面對面喝茶聊天,來趟不一樣的旅遊。

芝蘭別墅較像藝術村,芝柏山莊則比較像小蘇活(soho),因為社區沒門禁,遊客可自由進出,加上陸續有餐廳、咖啡館和民宿設立,已吸引不少的觀光客慕名前來。

美術園道為台中市藝術中軸

台中市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為起點,長度僅有1200公尺的美術園道,被公認是台中市最具藝術氣息的地方。連台中市長胡志強也說,美術園道擁有許多文化設施,綠意盎然的休閒氛圍,藝術工作者及異國美食特色餐廳的進駐,呈現出多元的文化風貌,已成為市民體驗人文藝術的最佳選擇。

正在舉辦「急凍醫學展」的國美館,寬敞的空間裡有許多參觀人潮。因為絕大多數的展覽不收費,這裡成為大台中地區最方便吸收藝術養分的地方。大廳裡可以看見不少推著娃娃車的年輕父母,準備到兒童遊戲室。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個個手牽手在參觀畫展。

5月國美館舉辦奔牛節,週末達到一萬人次的參觀人潮,是平常的兩倍。展示作品除了館內陳列外,也在美術園道的綠地上展出,戶外參觀人數是平常的三倍。

忠信市場 藝術家和攤販比鄰

美術園道商店街管理委員會主委簡麗姿指出,美術園道上,面對公園的第一排是建築各具特色的異國餐廳和豪宅,但在第二排的巷子裡就隱居了不少藝術家。附近有陶藝室、畫室、藝廊,住著書法家、花道家、畫家、小提琴家等20多位的藝術工作者,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也落腳在此。

簡麗姿最近正在爭取經費,希望協助附近的忠信傳統市場進行改造。市場的位置絕佳,房租也很便宜,已有數位藝術家和畫廊進駐,設計感十足的藝文空間和破落老舊的攤舖夾雜在一起,顯得相當地奇特。

藝術家蔡志賢就在市場裡買下一棟樓,從頂樓望出去,正對面是國美館,一旁是市場的鐵皮屋頂,另一邊卻是氣派的豪宅,形成有趣的場景。蔡志賢準備10月份在市場裡舉辦服裝展。同樣進駐市場的苡樂藝術空間負責人陳靜紅認為,如果官方和民間可以合作,忠信市場有可能打造成新的藝術市集。

駁二特區提升老鹽埕氣質

高雄市也有一個逐漸成氣候的藝術區──駁二特區,不過熟知的人仍僅限於藝文圈和藝文愛好者,連高雄市資深的計程司機被問到駁二特區,都還搞不清楚在那裡。

位於鹽埕區的駁二特區,是由五棟老倉庫改建而成的展覽空間,還設有月光劇場,週末會舉辦一些獨立樂團的演唱會。

附近也有幾家歷史悠久的藝廊,因此是高雄藝文圈人士常聚集之處。高雄市立美術館旁因為是豪宅區,房價房租太高,反而難以形成藝術聚落。

駁二特區展館的前方,一邊是靠海的港口碼頭,一邊是腳踏車道,車道旁、綠樹下還排列著五顏六色的超大型公仔,一群小朋友輕鬆地騎著腳踏車,邊欣賞路旁的公仔和鐵雕藝術品,車道邊的民房外牆上,畫滿工人工作時的情景,讓人回想起附近五金街的歷史。

在特區附近經營了十年的豆皮文藝咖啡館負責人劉秋兒認為,駁二特區適合走常民藝術,等到高雄的民眾有更多的藝術概念後,再把層次往前推進到精緻藝術。目前應思考如何做推廣,吸引更多在地人來此感受文化氣息。

在不少縣市政府都爭著設立創意園區或藝術村時,先思考如何協助地方上既有的藝術聚落發展,也許是提高地方創意能量的捷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