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不高興」,台灣可以「不高興」嗎?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09-06-24

瀏覽數 20,250+

「中國不高興」,台灣可以「不高興」嗎?
 

本文出自 2009 / 6月號雜誌 澳洲第一

大陸自3月間出現《中國不高興》這本書,在國內外引起很大注意,各種議論迄未止息。支持者認為它「說出了中國人想說的話」,反對者則認為它「煽動民族主義」。

書中言詞頗為激越,譬如「撕破西方面紗」「西方人的『自以為是』是被我們慣出來的」「不能任由美國綁架世界」。五位作者主張中國應該對西方要「有條件的決裂」。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近代史是被列強侵略和殖民的血淚史;對日抗戰,中國獨撐四年,如果不是中國軍民以慘重犧牲牽制大批日本軍隊,西方國家的損失應該不僅一個「珍珠港事變」;二戰結束,中國雖居「四強」之一,但「三強」卻出賣了中國——外蒙獨立,俄國接收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權。點滴在心的中國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如果對欺人者表示一點「不高興」,恐怕也是人情之常吧!「民族主義」就是這麼不堪聞問嗎?二戰時希特勒和日本固然以煽動民族主義凌虐他國,但邱吉爾每次在議會的演講,哪一次不是以民族主義號召國民?現在以、巴之戰以及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誰又不是民族主義呢?

任何國家,都需要人民團結,自衛自強,不受人宰割,這是民族主義的底線。只要不利用民族主義驅使人民侵略他國他族,民族主義並無可議。雖然《中國不高興》受到不少批評,但根據新浪網所做的民調,高達65%的網民認同該書觀點。

有沒有人在乎台灣「不高興」

當然,中國自身還有很多問題猶待解決,犖犖大者如政治、人權,以及自然環境之保護等,中國人先要對自己多「不高興」一些,少對別人「不高興」。但無論如何,中國現在有能力向那些強國表示自己「不高興」,是靠本領掙來的。如果不是中國人在改革開放30年的努力,大陸還停留在「一窮二白」的年代,「不高興」說得出口?

法國當局杯葛北京奧運會,又執意會見達賴喇嘛,中國赴歐採購團在各國撒銀子,就是過法國之門而不入,甚且中止訂購120架空中巴士的計畫,讓法國損失美元100億。法國承受不起,終於低頭求和。大陸應不應該這樣做?可以討論,但你不能不承認,大陸有這個能力——至少經濟上有這個能力。

回過頭來看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這幾十年來,台灣雖然在外交上孤立,但朝野戮力,上下齊心,曾創造「台灣經濟奇蹟」,且為「亞洲四小龍」最具活力的成員,在經濟上是頗具實力的。舉世列邦,多與台灣有貿易往來。當年台灣也經常派出「採購團」,到美國等國家採購物品。台灣雖是一小島,在國際上很活躍,受人重視。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但這些年來,治國者不以國家百姓為念,內則耽於私鬥,外則進退無章,不僅經濟下滑、國力衰退,且又浮華乖張,為國際輕視。即使真受了委屈和傷害,也不敢說「不高興」。因為沒人在乎,反自找沒趣。

請看日前一樁實例:日本交流協會駐台代表齋藤正樹,在一項國際關係研討會上公開發表「台灣地位未定論」,這不僅無視歷史的事實,也無視台灣的尊嚴,事後我政府以「冷處理」唾面自乾。

台灣沒有力量表示「不高興」,這是我們的悲哀;如果不知道這是應該「不高興」的事,那是「更大的悲哀」;若認為齋藤的話是「為台灣好」,那就「哀莫大於心死」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