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觀光到投資,有商機有衝擊

江陳會發酵兩岸交流熱

林奇伯
user

林奇伯

2009-04-29

瀏覽數 22,400+

從觀光到投資,有商機有衝擊
 

本文出自 2009 / 5月號雜誌 新大陸人在台灣

江陳會發酵兩岸交流熱

從觀光到投資,有商機有衝擊

猶記去年5月剛開放陸客來台初期的冷清,單日還不到300人。為什麼一年不到,新大陸人就一波一波,絡繹不絕?

一般分析,兩岸政治氣氛和緩是推力,台灣經濟熱切盼望回溫是拉力。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祕書長高孔廉就用「錯失的十年」,來比喻之前的兩岸關係。他指出,過去十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十年,其他國家都搭上這快速十年的便車,台灣卻錯失了,現在只能急起直追。而依他推測,大陸官方一定也相當程度鼓勵,甚至要求官員、企業家多到台灣多參訪、瞭解。

3月初,大陸安利團宣布9個梯次來台,預言創造6.2億元以上商機,引起台灣「搶人民幣」熱潮,更是讓交流氣氛帶到最高潮。

負責大陸業務已有17年經驗的康福旅行社副總經理李季柏分析,兩岸三通後,對飛班次、航點增加,陸客組團來台最低人數也從10人降低為5人;大陸海旅會年初又增加12個省區、113家經營來台旅遊組團社;便利性改善了,都是陸客在農曆年前激增的主因。

若以交通路徑來看,李季柏還形容,陸客來台更呈現直航、小三通、郵輪三箭齊發的盛況。

根據交通部日前發布統計數字,目前兩岸平日直航包機108班,載客率已近九成。航空公司超賣機位狀況嚴重,熱門航點北京、上海等地幾乎都要提早兩個星期預約,兩岸航空業者都有增班需求。

小三通因為航空公司積極推動「金廈一條龍」旅遊行程,也從去年9月起就開始班班客滿。為了疏運更多的陸客來台,現在標榜人數眾多的企業「獎勵旅遊」,更選擇搭乘直航遊輪來台。除了安利團,從廈門直開台中港的「海洋拉拉號」也傳出將定期開航的消息。

陸人新衝擊,各行業要調整服務心態

不過,新大陸人來台,帶來的不完全是商機,台灣人還要面臨緊接而來的文化衝擊。

首先,台灣人得開始習慣「服務」大陸人了。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2004年陸客訪港人次就突破單年1200萬人次,但是至今,部分香港人對「服務」大陸人仍感到不習慣。

迎接陸客,台灣人如果還心存「高人一等」的心態,恐怕就搶不到人民幣商機。以旅遊業為例,陸客團已經走向客製化的階段。

走到台北市頂好商圈的永福樓酒店,一個陸客團正在這裡辦壽宴,席間高粱酒一杯乾過一杯。這種老人團的盛況,台灣旅行業者打趣地暱稱為「千千歲團」,「一團40幾人,平均65歲計算,不是就2000、3000歲嗎?」

這種千千歲團,必須隨車派上一名護士,照顧大家健康;旅程最後一天照例舉辦壽宴,奉上壽麵、壽桃,慶賀大家有生之年可以真的實現來台灣的夢。

觀光局長賴瑟珍強調,台灣剛開放赴大陸探親初期旅行團也都是「老人團」,觀光業本來就有階段性,服務業應該謹守專業,什麼樣的客人都是客人。

第二,競爭就在你身邊。

4月26日登場的第三次江陳會,兩岸簽定開放陸資來台聲明,未來可望開放大陸銀行業、製造業、服務業、愛台12建設、不動產等各項目登台。

在金融海嘯之後,人民幣已有和美元互別苗頭的意味。雖然政府強調,陸資來台將進行配套設限,但各行各業如何借力陸資,又不被陸資吞噬,將是接下來幾年台灣最大的議題。

以目前最熱門的平價旅館投資為例,房地產仲介商世邦魏理仕董事總經理雲惟鴻就分析,陸資熟知陸客市場,又已有經營know-how,台資企業要競爭或合資,都不一定占有優勢。

對學生來說,陸生來台也是活生生把國際人才的競爭力議題搬到校園中,優秀的陸生已不再遠在對岸,而是就在你的課堂上。如何化競爭為動力,恐怕是台灣年輕人要面臨最大的衝擊。

第三,國族觀念的衝擊。

族群議題仍是台灣選舉時的勝負關鍵,第四波登台的新大陸人有錢、有權、有知識、有影響力,他們到底是經濟合作伙伴、視同一般外資,或是仍舊是60年前的敵對陣營?

台灣人恐怕得思想清楚,如何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批「新大陸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