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企業重生1〉旺旺友聯產險二年改造 蔡衍明入主,引公司治理成績亮眼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09-03-01

瀏覽數 54,700+

企業重生1〉旺旺友聯產險二年改造 蔡衍明入主,引公司治理成績亮眼
 

本文出自 2009 / 3月號雜誌 一兆台幣的一堂課

農曆春節過後,台北春陽難得露臉。前身為力霸集團友聯產險的旺旺友聯產險(簡稱旺旺保),也在爆發王又曾家族近3000億元掏空事件後,一度面臨經營危機,兩年後終於捎來數則好消息。

先是今年1月,台灣整體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衰退14.3%,業績前十名公司之中,唯獨排名第五的旺旺保逆勢成長13.88%,一枝獨秀。

事實上旺旺保去年就已經展現旺盛活力。簽單保費收入66.28億元,業界排名第七,增幅遠較前年成長13.58%,排名第二,僅落後去年才剛購併中央產險的友邦產險不到0.5個百分點。

外界更是看好。旺旺保2月13日收盤股價也有16.1元水準,在上巿金融類股裡,僅次於國泰金、富邦金、及華南金,排名第四。

惠譽國際信評機構也在2月19日,將旺旺保的在地財務實力評等,從BBB調升為BBB+,並將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為正向。

「旺旺保已走出昔日危機,今年目標是營收、獲利擠進前五大,重返往日榮耀,」給人斯文印象的旺旺友聯產險發言人暨會計部協理鄭有利很有自信地說。

也難怪今年尾牙上,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高興地自掏腰包,捐出20萬~30萬現金,做為旺旺保同仁抽獎之用,好獎勵他們的辛勞。

受掏空案影響,大企業退保單

短短兩年,旺旺保迅速從谷底向上爬升,原有經營團隊謹守崗位,危機處理得宜,功不可沒。

前年1月11日,力霸集團總裁王又曾的胞弟友聯產險總經理王事展,涉嫌隱匿財報,並向關係企業進行非常規交易,使力霸及嘉食化套利7億,導致友聯產生巨額損失,違反「證券交易法」規定,遭到收押。

更嚴重的是,金管會金檢報告指出,友聯產險被力霸王家淘空的金額,至少高達30億元左右。

約莫同時,不少友聯昔日大型企業客戶,包括台積電、聯電等,都紛紛退保,短短一個月,業績就掉了四成,情勢相當嚴峻。

面對如此危機,友聯產險經營團隊不見退縮,在代理總經理喻志鵬出面領導下,穩住軍心。

「友聯並非業務面出了問題,一定要努力到最後一秒,我對未來很有信心,」在友聯待了30多年的喻志鵬,曾帶領全體同仁一起打拚到業界排名第四規模,不忍公司就這樣垮了。

設危機小組,三管齊下搶救

於是,友聯產險趕緊成立危機應變小組,尋求各種解決方案。

首先,友聯積極尋找有意願、又適合的投資人。不到十天,美商新橋資本公司就於1月20日,與友聯簽定投資意願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地查核工作(DD,Due Diligence),員工士氣大振,客戶也暫時穩住了。

業務副總出身的喻志鵬和其他業務同仁此時也持續馬不停蹄拜訪通路客戶,例如車商保代、銀行保代,向他們說明最新進展。鴻海、台塑就在這樣的情形下,沒有退保。

同時,友聯副總經理李崇憲負責穩住再保公司,不斷溝通,好讓他們願意繼續支持友聯再保的業務。

從資金、業務、到再保,友聯產險三管齊下,在既有團隊胼手胝足之下,公司營運逐漸步入正軌。

只是,新橋資本實地查核兩個月後,卻對友聯將來可能面對投資人保護中心的求償金額,存有疑慮。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鄭有利解釋,新橋擔心將來衍生的法律責任,無法控制,希望友聯概括承受,可以排除這部分風險,但是不少原有股東並不同意,雙方因此僵持不下,幾近破局。

所幸,在大陸銷售旺旺米果成功的旺旺集團,近年來陸續擴大台灣事業布局,才改變局面。

據悉,旺旺在投資前,早已做好詳細評估,針對董事法律責任問題,將以和解方式解決。2008年3月,旺旺保就與投資人保護中心和解,支出1.25億元金額。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但只要做好評估,想好因應策略,便能控制風險,降至最低,」個頭壯碩,身經百戰的勤業眾信財務諮詢顧問中心總經理趙堃成分析。

新買家入主,推動公司治理

2007年6月下旬,友聯產險按照既定計畫,先行打銷呆帳,接著減資53餘億元至資本額5億多元,再由旺旺以每股10元價格,增資15億元,持股超過七成,風險適足率也高於300%,達到主管機關要求。

2008年10月底,旺旺又再加碼增資5億元,以強化財務結構。

2007年12下旬,友聯產險正式更名為旺旺友聯產險,宣告一個新時代來臨。

當時,旺旺集團策略長暨旺旺保董事長袁睦鄰在更名酒會上就說,他半年前被指派前來查看友聯體質,發覺這裡人力素質良好,只是過去的董事階層惡意挪用資產。

於是,旺旺保入主後的改革,就從董事會開始,全面改選董事,引進法律、財務、管理、保險等各界專家進入,陣容堅強,全面推動公司治理。例如,2009年1月新任董事簡松棋就曾任財政部保險司長。

2008年6月,袁睦鄰階段性任務完成,也改由土銀、台銀前總經理何國華出任董事長。

財務也是改革的重要一環。因為倚重既有經營團隊,不僅沒有裁員,更只有選派蔡衍明的長子蔡紹中出任副董事長,以及具有美國會計師背景的王耀祖出任財務部主管,嚴格落實成本管控,以獲利為主,不再陷入營收迷思。

旺旺友聯企業保險部專案副理張瑞麟印象深刻地說,以前為了搶大型企業客戶,費率總殺得很低,但現在只要無利可圖,就不再爭取了,改為重視裡子,而非面子。

成立精算中心,強化內控功能

為了強化體質,旺旺保又陸續成立精算中心,延攬多名精算師及精算人員,以及強化稽核單位,發揮內控功能。

業務團隊也持續發揮強項,與非金控的銀行、壽險公司合作,例如合庫、土銀、國華人壽、幸福人壽等,走出另一片天,業績來源穩定。

種種改革之外,也很看重執行力,從上到下緊盯,業績達成率、損失率、以及逾90天未收保費率等三項數字,持續追蹤,沒有打混空間。甚至,針對損率不好客戶,也會提出加費要求。

一位任職接近十年的中生代主管比較,以前緊盯與否,全看單位主管,如今則是董事會要求,各個單位全面落實。

成績漸漸浮現。雖然,旺旺保巿場占率一度從2006年的9%滑落至2007年的5%,但2008年已經爬升至6%,現正穩定向上成長,企業客戶也從流失40%,回籠了20%。

展望未來,旺旺保看好健康險商機,近期將會成立健康與傷害險部,人數配置在數十人以上,商品正在送審,只要核可,就會立刻開賣。

大陸也是重要巿場。旺旺保正在整合集團資源,布署建置海外及大陸地區服務網。

「旺旺保希望成為客戶最信賴的保險公司,從逆勢中再起,」鄭有利總結地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