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義大利人對汽車的熱愛已逐漸成為一件令他們心碎的事。一個接一個的城市訂下戒規,禁止汽車進入市中心或名勝古蹟區。
限制車輛通行
南部大城佛羅倫斯的市中心在白天時間完全只開放給行人徒步,羅馬市中心在上、下午交通尖峰時間禁行汽車,米蘭市則以杜謨大教堂為圓心,畫出廣達一千英畝的地區為徒步區。
限制車輛通行是義大利各大城市的最後一招,希望能因此疏通擁塞的街道,讓行人有喘口氣的空間,如果能減少空氣污染對居民和古蹟的傷害就更妙了。可惜義大利人並不感激政府的這番苦心。
義大利人愛車早有數十年的歷史,近年來由於經濟繁榮,這股熱愛更是有增無減。任何有關駕駛汽車的限制都會引起社會上激烈的爭論。
今年夏天,義大利政府開始試行將高速公路的速限由時速一百四十公里減為一百一十公里,以減少高速公路車禍的傷亡率。這項限速命令卻使大多數駕駛人深感沮喪。他們爭辯,限速不但不會減低傷亡率,反而會製造更多的車禍 因為車速太慢會使駕駛人無聊到打瞌睡。
經過冗長的爭論,政府終於讓步,重訂新的限速方案。新的方案非常複雜,依不同的車型、引擎馬力、路況、日期,而有不同的速限。
視車如命
批評者譏笑這種限速方案複雜到駕駛人得帶著日曆和計算機開車。不過一般駕駛人並不擔心,反正他們根本無視速限,仍然以一百六十公里的時速,在高速公路上飛馳--他們認為這是天賦的權利。
其實也難怪義大利人視車如命,因為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務根本不敷所需,而且還經常罷工停駛,如果沒有自用車,簡直就有行不得也之苦。
政府大概也知道禁行車輛的命令對人民有實際困難,因此發出許多通行特許證 --幾乎只要是有辦法的人都能弄到一張。至於沒有辦法的人也不必發愁,只要肯付出七十萬里拉(五百美元),就能買到一張偽造的特許證。
結果當然是市中心道路仍然塞滿了車輛,路邊停兩排車是理所當然,甚至三、四排也司空見慣。駕駛人依然橫衝直撞,行人只有自求多福。義大利人的名言是:路上的行人只有兩種--跑得快、閃得快的勇士和死人。
(譯自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