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DDR4記憶體價格加速走揚,主因在於短期需求回溫與庫存回補造成供需快速緊縮,推升市場行情顯著上行。隨著買盤強勁、預期心理升溫,現貨與合約價同步拉抬,令下游廠商面臨更明顯的成本與毛利壓力。
此波DDR4價格的升高,以目前市場資訊來研判,更傾向於是結構性漲勢與短期供需失衡的疊加效應,且結構性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整體而言,目前的DDR4價格上漲,短期來看是供需失衡導致的上揚,從中長期來看,更類似是一種結構性缺貨,也就是由於原廠策略性地將資源投向新技術,DDR4的供應將持續緊縮,即使需求有所波動,價格也很難回到過去的低點。
在這個情況下,下游廠商(如工業電腦、網通廠)因為DDR4價格高於DDR5,而面臨嚴重的成本壓力,甚至開始調整產品售價來反映成本。
供應鏈再平衡遲滯,DDR4漲勢成必然結果
近期DDR4記憶體價格急劇上漲,對下游製造商的成本和毛利率造成顯著衝擊。深入分析這波漲勢背後的原因,可以發現它並非單純的短期現象,而是結構性力量與短期供需失衡共同作用的結果。
此波全球DDR4供應緊張,且價格持續走高的首要原因,在於上游原廠的策略性產能轉移。主要是因為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等記憶體製造大廠,為迎合市場對尖端技術的強勁需求,已將大量的DRAM產能逐步從DDR4轉向生產高階、高毛利的產品,如新世代的DDR5、用於行動裝置的LPDDR5/LPDDR5X,以及應用於AI領域的HBM。而此類主動的產能調整,雖然推動產業技術升級,卻使得市場上對DDR4的供給量急劇減少,從而形成結構性的供給不足。
此外,在有限的DDR4供應中,伺服器市場具有絕對的優先權,也就是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強勁訂單,領先占用高品質的伺服器DDR4,進一步擠壓供給,加劇PC和一般消費級DRAM市場的結構性短缺。
同時,儘管DDR5是技術趨勢,但其取代DDR4的速度並不均勻。即在許多既有的舊系統、工業電腦,以及特定的消費電子產品中,DDR4仍是不可或缺或最經濟的選擇。況且,DDR5本身也面臨價格較高和供需緊張的問題,使得DDR4的需求難以在短期內被迅速替換,間接鎖定對DDR4的持續性需求。
庫存回補與恐慌性採購,加劇供需失衡
在結構性短缺的基礎上,一些短期因素,則成為加速價格暴漲的催化劑,特別是隨著市場庫存經過一段時間的去化,迎來傳統的季節性需求與庫存回補潮。
PC OEM和消費端通路開始策略性採購和補貨,在供給已然緊縮的情況下,瞬間爆發的需求,導致嚴重的供需失衡。而此種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的趨勢,也同步引發市場預期心理下的恐慌性採購。
下游廠商憂心未來價格更高或買不到貨,紛紛選擇提前備貨甚至重複下單,此種需求放大效應進一步推高現貨與合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給量最低的消費級DRAM市場,價格漲幅尤其劇烈,特別是在供應極度分散的情況下,即使是零散的消費端需求湧現,也足以造成合約價出現數十個百分點的飆漲,成為價格短期內大幅上揚的典型縮影。
整體來說,DDR4價格高漲,是原廠轉型所致的結構性短缺,疊加市場季節性需求與預期心理造成的短期供需失衡。而此種這種複合性的壓力,是導致下游廠商成本大幅增加、毛利率承壓的主要原因。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