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200億的風能船舶帝國!曾被外商說只能當「沈默股東」,東方風能如何改寫台灣離岸風電版圖?

郭逸
user

郭逸

2025-10-31

瀏覽數 1,150+

東方風能董事長陳柏霖。陳之俊攝
東方風能董事長陳柏霖。陳之俊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十年前,一名返台打工的留學生登上工作船,只想幫家族事業打工,卻從此迷上海洋。如今,他是擁有18艘專業船舶、總值近200億元的東方風能董事長陳柏霖。從沒訂單就先造船、帶隊出國受訓,到躺在海堤上監工24小時,他以務實與拼勁,讓外商刮目相看,也讓台灣海事工程首次「開進歐洲」。

十年前,遠赴澳洲主修資訊的台灣學生陳柏霖,暑假返台,在家族事業「宏華營造」幫忙,上船充當翻譯,那是他初識海事工程,沒想到,他竟因此對這片大海一見鍾情。

「我整個暑假都在船上,兩個月一下就過去了,我不會暈船,也喜歡按表操課,過著『早六晚六』的規律生活,挑戰也非常多,趕工程、忙聯繫,還要協調口角,感覺世界上有十個川普,必須一一解決⋯⋯。」現在的陳柏霖已是台灣最大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營運商東方風能董事長,他回想當年,語氣顯得雀躍!

2019年,陳柏霖成立東方風能,距今不過6年,已打造18艘專業船舶,總船隊造價將近200億元,包辦離岸風電的海底探勘、工程施工、人員與機件運輸,台灣的風場幾乎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2023年還跨足海纜鋪設,近兩年更與韓國、挪威的企業合作,航向國際。能有這番成績,陳柏霖靠的是對產業的「衝勁」與對工作的「務實」。

陳柏霖已是台灣最大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營運商東方風能董事長。陳之俊攝

陳柏霖已是台灣最大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營運商東方風能董事長。陳之俊攝

台灣風起,外商冷語:你們只能當沈默股東

台灣海峽擁有世界名列前茅的年平均風速,加上特殊的海底地形,成為發展離岸風電的絕佳地點,也因為政府力推再生能源,外商一個個慕名而來,投入台灣市場。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簡連貴指出,離岸風電為循環產業,從測風、製造、施工到運維皆可帶動本土技術、船舶與人才發展,有助能源自主與淨零轉型。

離岸風場的建置成本架構,海事工程就佔了三成。根據《Technavio》研究報告,全球離岸船舶應用市場規模從2023年的6.56億美元,2028年將攀升至8.6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7%,船舶需求快速擴張。

簡連貴認為,海事工程是推動離岸風電與海洋產業的關鍵基礎,東方風能的母公司宏華長期深耕海域工程,熟悉台灣海象與地質,具在地優勢。

陳柏霖也很敏銳,深知這是台灣海事工程的大好機會。孰料,和外商接觸後,他的熱情,涼了一半。

「台灣剛開始沒技術、沒經驗,所以部分外商找上台廠,只是要一個當地的合作夥伴,美其名就是『沈默的股東』,解決法規和適應風土民情,」陳柏霖說,部分外商甚至直言不諱,台灣當時的離岸風電開發實力比越南還落後。

「在台灣做那麼久海事工程,真的完全無法參與離岸風電產業嗎?」陳柏霖自問,畢竟父執輩40多年前創立的宏華,深耕港口碼頭海事工程多年,還擁有逾80艘船舶的全台最大船隊;然而,面對這樣的評價,反而激起他的鬥志,「你覺得我們做不來,那我們就來做做看。」

從零到世界級,東方風能的逆風啟航

陳柏霖選擇孤注一擲,還沒有訂單前,他就決定重金自建離岸風電運輸船,找來荷蘭大廠建造,選擇最頂規設備,成本多了15%~20%;接著,他說服宏華股東們,注資成立東方風能,「離岸風電的安全、營運和傳統海事工程差異大,開發商會嚴格稽核,規範也很複雜,所以要確保公司從零開始,從頭適應產業。」

11/15(六)免費入場|聽劉若瑀談優人神鼓的初心與遠行

東方風能同時擴充專業人力,不僅是全台第一個將船員送到比利時參與風場開發訓練的公司,也從國外聘請經驗老道的船長時實際指導。

東方海威為「台灣最高規格的工程船」。東方風能提供

東方海威為「台灣最高規格的工程船」。東方風能提供

這股「衝勁」,雖然風險很高,卻讓生意很快地上門。東方風能的第一案是經濟部示範風場「台電離岸風電一期」;順利完成後,沃旭、Vestas、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等國際開發商,紛紛慕名而來。

不過,和外商合作過程中的磨合,讓陳柏霖備感壓力。東方風能起初還沒有建設離岸風場的經驗,屢次請教外商工作人員,「結果有一天,他們發信給我,說我們問太多了,再來每個問題都要額外付費。」甚至,曾有一批出國受訓後,返台投入職場的員工,一瞬之間姿態拉高,讓他相當灰心,「沒辦法,他們才是有專業的人。」

但,他最常聽到的問題是:「年紀這麼輕,歷練怎麼夠?怎麼會領導公司?」

這時,陳柏霖便展現他的「務實」。幾年前,東方風能在中部的一個案子,海上施工進度大幅落後,雖然有工期延遲的補償費用,卻完全打亂公司往後幾年的規劃;於是,他拉了一張躺椅,直接在海提上監工,整整24小時沒有離開案場,「因為我覺得工作態度是領導人最基本的特質。」

陳柏霖說,這是他和父執輩習得的領導關鍵,站在前線才能掌握即時動態,有時候甚至好幾天不回家,讓員工、客戶知道,他是「玩真的」。

「家族的長輩和公司的老員工都怕遇到阿斗,但如果是很努力的阿斗,敵意就會全消,工作氣氛自然比較融洽。」陳柏霖笑著自嘲。

航向歐洲,讓世界看見台灣船隊

經過6年的努力,東方風能從零到有,已累積橫跨17個國籍、370名以上的員工,因為自有技術能力,在多國承攬工程,還能快速取信開發商,也有充足的議價空間。

近期,東方風能開展營運里程碑,前前後後接洽2年,經過重重稽核,和挪威知名海事服務公司「Deep Ocean」簽署租船契約,成為台灣第一家進軍歐洲的海事工程公司,更和本土銀行簽下46億元的聯合授信案,用以購置專業工程船,創下台灣離岸風電船舶聯貸金額最高紀錄。

法人觀察,東方風能營運成果令人驚艷,2024年EPS已高達7.76元,預測2025年、2026年還可以賺進超過一個股本。

不過,全球離岸風電市場競爭激烈,鄰近的日本、韓國發展迅速,這樣的船隊規模對陳柏霖來說還不夠,尤其要增加造價上億元、船長超過100公尺的大船數量,他展現野心地說:「2028年,東方風能的大船可以到10艘。」

從被低估到被看見,東方風能猶如「逆風啟航」,陳柏霖讓台灣擁有世界級的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船隊,備受國際市場關注,也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中,劃出專屬航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