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是天災還是人禍?如何捐款?關鍵時間軸整理一次看

曾彥維
user

曾彥維

2025-09-25

瀏覽數 4,65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取自臉書@徐榛蔚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取自臉書@徐榛蔚
00:00
00:00

樺加沙強烈颱風帶來暴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截至9/25 07:00為止,累積14人死亡、52人受傷、31人失聯。外界質疑為何沒有提早避難、處理堰塞湖,中央與地方政府也互相指責對方。洪災發生原因、救災進度、吵那些爭議?目前哪些團體已進駐災區協助?有公信力的捐款帳號?《遠見》完整整理,帶您一次了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

這次溢流是如何發生的?

樺加沙颱風持續逼近,9月21日中央發布堰塞湖黃色警戒,22日一早升級為紅色警戒,並預防性疏散下游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居民。

23日下午2時半,堰塞湖水位自開始下降,2時50分發生首次壩頂溢流,相隔不到20分鐘後,首波洪峰即抵達馬太鞍溪橋,接著馬太鞍溪橋於3時30分遭沖斷,至下午4時左右,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開始淹進光復鄉市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退休教授齊士崢指出,因馬太鞍溪堆積嚴重,若無堤防保護,這次淹水的光復等地災情可能更加嚴重。除此之外,光復原本就位於馬太鞍溪沖積扇南側低窪區,地勢關係使得溢流洪水可直接灌入。

經濟部水利署長林元鵬則解釋兩大淹水成因,包含堰體溢流流量超過保護標準4倍,以及橋樑損壞造成阻水,抬高水位溢流,也透露堰塞湖的蓄水量超越一座台南的南化水庫有效蓄水量。

馬太鞍溪橋遭沖斷。取自臉書@卓榮泰

馬太鞍溪橋遭沖斷。取自臉書@卓榮泰

馬太鞍溪堰塞湖關鍵時間軸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時間軸
時間事件
2024/04/030403強震導致山體鬆動,埋下地質不穩隱憂
2025/07/21–26受薇帕颱風影響,引發上游大規模崩塌,馬太鞍溪開始出現堰塞湖
2025/07/26–31啟動空勘、航測建模與風險初評等應變措施
2025/08/12–14楊柳颱風來襲,預防性撤離259戶、697人;颱風過境後解除警戒
2025/07–09月兩個月間降雨頻繁,水位逐步升高,逼近壩體承載上限
2025/09/22棒加沙颱風前夕,列管下游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共1,837戶、8,524人,啟設3處收容所
2025/09/23
災害當日
⚠️ 14:50 — 發生第一波溢流,壩頂潰決,大量水與土石下泄
🌊 15:08 — 洪峰抵達馬太鞍溪橋
🌉 15:30 — 馬太鞍溪橋遭沖斷,交通中斷
🏘️ 16:00 — 第二波洪水全面湧入光復市區,一樓幾乎滅頂
🌊 16:30 — 發生第三波洪流
2025/09/24 22:00
災害第二天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共15死、17失聯、32傷

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與疏散處理

目前各界對於撤離行動有諸多討論以及疑慮,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稱林保署)提供7月底至今的監測與疏散處理時間軸如下: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與疏散處理

📍 7月:監測啟動與基礎分析
7/26 — 成立堰塞湖應變小組,完成查證並通報下游
7/26–8/3 — 完成堰塞湖量體分析、初步風險評估、防災預警機制
7/26、7/27、8/4 — 空勤直升機空勘3次,降落壩頂評估水位計
7/26起 — 航遙測分署航拍17次,建立3D模型,計算蓄水量與水位上升速率

📍 8月:專家會議與預防撤離
8/1 — 林業保育署召開專家工作會議,研商後續應變
8/6 — 花蓮分署邀集下游單位協調防災分工
8/7 — 保育署副署長率隊現勘,協調撤離作為
8/12 — 因應楊柳颱風,完成697人預防性撤離
8/12–15 — 花蓮分署於萬榮鄉、光復鄉、鳳林鎮舉辦4場地方說明會
8/14 — 應變小組解除警戒
8/20 — 第二次專家會議,湖區架設水位計
8/27 — 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設三分組規劃重點工作
8/28 — 協調河道疏濬,訂定9月底完成60萬噸目標

📍 9月:警戒升級與疏散應變
9/8–9/11 — 專案會議:建立地震與多情境警戒標準,規劃細胞簡訊預警
9/19 — 農業部專案小組第2次會議,會後發布新聞稿
9/20 — 花蓮分署提醒樺加沙颱風致災風險,籲民眾注意
9/21 — 發布「黃色警戒」,建請縣府提前準備
9/22 — 07:00 發布「紅色警戒」,要求立即撤離
9/23 — 當日發布紅色警戒通報單7次,15:00通知壩體已溢流,下游警戒區民眾撤離
9/24 — 14:00 再次示警:紅色警戒未解除,嚴禁靠近河道
📲 細胞簡訊:9/21–24 共發布8則,含颱風、溢流與警戒提醒

光復鄉災情

馬太鞍堰塞湖於7月形成,僅有短短2個月時間,但規模龐大,湖面面積達到140公頃,蓄水量約9100萬噸,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

9月23日花蓮光復鄉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強烈降雨與外圍環流影響下,上游的馬太鞍堰塞湖壩頂潰堤,這股突如其來的洪流,挾帶大量泥石沖向下游,短時間內衝進下游的光復市區,造成房屋淹沒、橋梁斷裂與民眾傷亡等嚴重災情。這次的溢流重創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與萬榮鄉,目前堰塞湖水位雖已下降,但湖體並未消失。後續如何防災、減災,仍是一大考驗。

● 人員傷亡與失聯:截至9/25 17:00為止,累積14人死亡、52人受傷、33人失聯,救出633人。

● 收容人數:高雄市、屏東縣及花蓮縣等3縣市共開設20處收容處所,收容777人。

● 基礎設施、交通與公共服務受損

馬太鞍溪橋被洪流沖斷,導致下游交通中斷。

台9線與台11線花蓮大橋部分區段一度封橋、封路。

光復鄉有約4,378戶停水;停電戶則一度達2,648戶。

● 生活與經濟影響

大量民宅被淹沒,最高達一層樓高度,家庭財物與生活必需品損失嚴重;商家受災,眾多超市內貨架被沖倒、商品被水淋濕、沖走,日常商業活動幾近中斷。

因道路及橋梁受損交通不通,物資補給、救援、醫療資源運送一度受阻。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 政府與軍方回應:中央與地方政府迅速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多部會協調投入救援,國軍部隊待命支援。

突如其來的洪流,挾帶大量泥石沖向下游,短時間內衝進下游的光復市區。取自臉書@徐榛蔚

突如其來的洪流,挾帶大量泥石沖向下游,短時間內衝進下游的光復市區。取自臉書@徐榛蔚

救災進度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今天天氣總算放晴,搜救任務持續進行,各地物資也大量湧入。有些住戶目前還是停水,整理家園的過程苦不堪言,行政院前進協調所表示,目前復水進度約50%,預估今晚可全數修復。

此外,農業部林保署黃群策分署長補充說明,因壩體下切比原來的高度降低104公尺,水量剩餘原本的15%,評估目前不會有致災洪水發生,民眾於白天回家清理家園,晚上則建議回到收容處所,不要靠近河道以確保安全,並隨時注意細胞簡訊通知。

朝野為何槓上?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死傷,行政院長卓榮泰勘災時二度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唇槍舌戰,從馬太鞍溪橋吵到前進指揮所,卓榮泰稱撤離「有瑕疵」。花蓮縣政府則說明,都依據中央畫設範圍、提供的門牌套圖,確認撤離戶數、人數,並在發布黃色警報後,21日上午近11時就通知鄉鎮公所下午要執行撤離工作,也有撤離,22日紅色警戒後仍持續提醒公所撤離,一切均依程序處理。

據了解,中央政府自9月21日迄今,林保署通報花蓮縣府9次,消防署通報花蓮縣府10次,要求縣府盡速執行疏散撤離工作。此次罹難者位置圖,都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的強制疏散撤離範圍內,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多次示警,花蓮應變中心一直都是維持二級開設,溢流後才緊急改為一級開設。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0日開設後,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上午曾致電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討論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民眾疏散撤離事宜,當時劉世芳判斷必須馬上啟動相關撤離工作,當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劃設出應撤離範圍,初估需撤離1800戶、高達8500多人,且無法等到22日再進行,當下就要做決定,因此當晚就進行準備,22日一早災防中心發布「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也發出緊急通報單,建議花蓮縣即刻執行強制撤離措施,國軍也協助花蓮縣府大規模撤離。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0日開設。取自臉書@卓榮泰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0日開設。取自臉書@卓榮泰

哪些團體已進駐災區協助?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因颱風豪雨溢流,造成光復鄉多處嚴重災情。新北市消防局第一時間啟動跨縣市救援,特種搜救大隊分梯次進駐災區。此次新北共投入96名救災人員、2 隻搜救犬、25輛救災車輛、10架空拍機及3艘橡皮艇,全面支援花蓮的救援行動,全力守護民眾安全 。

陸軍第2作戰區24日已派遣448員官兵,以及完成AAV72輛、3.5噸載重車29輛、工程機具5類6部等裝備整備,待命協助地方政府執行災後復原任務,幫助受災民眾早日恢復家園及正常生活。

慈濟基金會24日也表示,當地志工已前往收容中心關懷鄉民,目前已備妥兩千戶物資,醫護及藥品也都備齊,於上午進駐災區,提供必要協助,另外,考量到停電因素,民眾煮食不便,花蓮慈中妙膳廳餐車也在今日前往災區為居民服務。

慈濟基金會24日也表示,當地志工已前往收容中心關懷鄉民。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基金會24日也表示,當地志工已前往收容中心關懷鄉民。慈濟基金會提供

如何幫助災區?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衛福部已經啟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並已開始接受各界捐款,勸募金額為新台幣5億元,期間1個月。所有善款都會專款專用,投入賑災、緊急醫療與復原重建的工作,

1. 衛福部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

戶名: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銀行名稱:土地銀行長春分行(005)
銀行帳號:102-005-201-966

2. 徐榛蔚公布的捐款方式(刪文但有在運作)

戶名:花蓮縣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專戶
銀行:臺灣銀行花蓮分行(0040185)
帳號:018-038-098-191
*備註欄請註明:「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害捐贈」

3. 花蓮縣政府「物資捐贈地」

地區一:光復糖廠後方遊覽車停車場(前進指揮所所在地)
地區二:花蓮縣中正體育館(花蓮市民權里公園路53號)
急需物資:飲用水、衣物、不需烹煮的食物....

花蓮縣警察局表示,詐騙集團等不肖人士常模仿官方募款管道,利用社群媒體、LINE群組、電子郵件或訊息推播散布偽造捐款資訊,誘導民眾點擊網址、匯款或提供個人資料,藉機以災區募款名義行詐,民眾如對捐款單位、方式有疑慮可與當地縣市政府、社會救助機構或165反詐騙專線等查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