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導,英國、澳洲、加拿大與葡萄牙等多個美國盟國,21日相繼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專家指出,這一波承認行動不僅傳達對以色列在加薩與約旦河西岸行動的失望,也將成為重新檢視與以色列關係、施加壓力的依據。而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22日分享的社群照片中,台灣也被列為「承認或有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外交部今天則表示,巴勒斯坦逕自將台灣納入中國,標示為已承認巴勒斯坦,顯示對台灣主權的不尊重;政府現階段暫無承認巴勒斯坦的規畫。
目前哪些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建國?
目前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已有147國承認巴勒斯坦。
在西方主要國家中,法國7月率先表態承認巴勒斯坦,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及比利時隨後跟進。英法身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立場轉變不僅強化國際主流,與中國和俄羅斯同一陣線,也讓美國成為唯一仍反對的常任理事國。
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22日在X上傳照片,以地圖標示出目前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及尚未表態承認的國家,其中台灣被以綠色標示,列為「承認或有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
巴勒斯坦符合國際條約對建國定義
根據1933年國際條約,國家地位的認定包含4項條件:永久居民、明確邊界、政府,以及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雖然巴勒斯坦領土邊界仍存爭議,但國際法學者認為,基本條件已獲滿足。
誰代表巴勒斯坦國?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由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設立,管理部分西岸並代表巴勒斯坦。雖受以色列占領與哈瑪斯控制限制,但若他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即意味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建立直接外交關係。
巴勒斯坦建國的意義
美國東北大學教授米勒(Zinaida Miller)強調,承認意味正式確認巴勒斯坦的自決權,並拒絕以色列削弱該權利的政策。
加拿大皇后大學副教授、前聯合國官員伊姆塞伊斯(Ardi Imseis)則指出,承認巴勒斯坦國,將為「全面重新檢討與以色列的雙邊關係」提供依據。承認國需檢視與以色列的協議,避免違反對巴勒斯坦的義務,例如在貿易上若涉及支持以色列占領區定居者,就可能被視為違法。
專家認為,雖然承認巴勒斯坦國多半是象徵性動作,但它能讓承認國的民眾和國會更有理由施壓政府,推動政策修正,讓做法更符合國際法。
承認目的是什麼?
比利時把承認巴勒斯坦國與釋放人質、排除哈瑪斯參與掛鉤;英國則以停火為前提宣布承認;加拿大在聲明中批評以色列在加薩與西岸的行動,並表態願協助以巴共築和平未來。
律師賴希勒(Paul Reichler)指出,「像這樣的小步驟,仍有助於實現兩國方案的願景,而這正是國際法的要求,也反映出聯合國決議與國際法院的裁定。」
本文轉載自2025.09.2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