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冷,第七波信用管制讓交易量創下七年新低,建商苦喊「賣不出去」。不過,市場也在快速變身!從「低總價」到「首購族」主力,再到「附加價值」加持,居家大聯盟正式登場,把裝潢、家電、家具、地板一次打包,主打「交屋即入住」的新模式。對買方來說,不只省下找設計師的麻煩,更能縮短等待期,讓房市再添一絲活力。
「賣不出去!」去年央行進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建商、房仲最常脫口而出這句話,房市交易牛步,根據內政部資料指出,2025年1月~7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5.4萬棟,和去年相比大減26.8%,創下近七年新低。
活絡交易,市場出現「低」「首」「附」三大趨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導致各大行庫嚴格控貸,許多民眾貸款卡關、購屋意願低迷,許多房子改好以後,交屋進度受阻;她也提到,政府近期雖然調整政策,為新青安開門,並對換屋族的售屋切結提供寬限,但央行的信用管制尚未鬆綁,短時間內房市量縮價修的格局不變。
為了活絡交易,趕快把房子交到消費者手上,張旭嵐觀察發現,市場出現「低」「首」「附」的三大趨勢,也就是1200萬的「低總價」房屋才有銷量,符合授信5P原則的「首購族」為主力,建商更想方設法提供具有「附加價值」的物件,「像是送裝潢、家電,會成為接下來的市場焦點。」
也就是說,建商如果能整合居家服務,從裝潢、家電到家具一次到位,達到「交屋即入住」,不僅能刺激買氣,同時增加消費者的購屋意願。
其實,這樣的模式,在鄰近的日本已是常例。在日本買房交屋時,通常都會附贈衣櫥、各式收納櫃等基本裝修,新成屋更多為精裝屋;反觀台灣,多數人交屋後,如火如荼找設計師裝修,動輒一季、半年,無法快速住進新家。
家居品牌「F4」,合組聯盟推「交屋即入住」
因此,品牌業者決定合組「居家大聯盟」,集結堪稱「F4」的四大家居品牌,包括小寶優居(Family)、中友家具(Furniture)、東昇空調(Fresh Air)、尊睿地板(Floor),主打「小而快」的商業模式,除了為建商推升服務品質、加速去化,也提供居家裝潢、家具、空調到木地板等一站式服務,解決民眾裝修痛點,縮短成屋到入住的時間。
「省錢、省時、省心」是居家大聯盟主打的口號。在裝潢期,消費者可省下自行找設計師、工班、家具與協調進場工期的時間,從交屋至入住可以縮短為3~4週,一站式服務則加速溝通流程,售後品質也有保障;聯盟也預估,建商整裝戶成交速度平均可提升50%以上。
小寶優居執行長王韋舜說,不只房價上漲,連裝修的工料都在漲,最終埋單的都是消費者,若有專業品牌廠商強強聯手,為建商設置統一窗口,協助購屋者節省按鍵設計和規劃時間,聯盟成員還能全台售後服務,以量制價取得更低的價格,「所見即所得,交屋即入住,買方當中可以在房價中完成。」
一位房地產業者私下提到,聽聞某知名建商的建案,總戶數一百多戶,剩下20多戶怎麼賣都賣不出去,便和居家大聯盟合作,小漲每坪單價,既不讓已購戶感到不公平,還能快速去化,顯然策略奏效。
「建案初期就可以設計規劃裝修環節,我們都是用專案管理的平台,有效降低施工工期和溝通成本,」東昇空調總經理曾健瑋說,聯盟成員有各自的專業技術,一間房子的裝修,從設計、規劃、驗收到售後服務,聯盟都能精準、有效管理工期跟品質,對客戶、建商來說,顯著降低溝通成本。
開拓新商模,盼集結產業鏈打群架
全新的合作模式,也有助企業營運。中友家具執行長廖俊豪說,家具業從被動轉為主動,找到最適合的消費者;尊睿地板總經理郭彥涒說,產業免於單打獨鬥,創造更多效益。
「現階段來看,多數建商維持傳統銷售模式,蓋好房子自己賣或找代銷,但產業鏈還是可以攜手『打群架』,因為最終目的是把房子賣出去,聯合採購確實能降低成本。」王韋舜強調。
房市雖然「冷颼颼」,但建商和品牌業者設計新解方,把「交屋即入住」當作賣點,從送裝潢、家電到家具、地板,居家大聯盟讓買房不再只是拿鑰匙,而是直接拎包入住,畢竟少了裝修的折騰,多了省時省心的體驗,也讓房市買氣增添一絲活力。或許未來的房子,不只是建商賣屋,更是完整生活方案的打包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