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富裕的俄羅斯,1億4000多萬人口,對全世界釋出了一塊新興消費市場,更吸引全球高價精品紛紛進駐。
4月3日早上約11點,《遠見》記者晃進了莫斯科市中心,長500公尺不到、寬度很大的Stoleshnikov徒步大街,兩旁清一色精品名牌店,彷彿上演了一場世界精品大賽。
左邊是工人高高站在工作梯上,手上刷子一刷一刷得要把已經夠亮的LV Logo再刷得更亮。右邊緊接著就是Dior的服務員正在為開店前最後一刻做準備。這條街道聚集了BURBERRY、HERMЀS、Jimmy Choo,也有Cartier、CHAUMET等珠寶品牌,說它是全莫斯科最小、但最奢華的一條街,一點也不為過。
從1998年開始,催生這條歷史老街變成精品名牌街的,正是俄羅斯最大的名牌與精品代理商JamilCo公司。
1998年JamilCo率先整修這條老街舊建築,把當初旗下代理的Dior開到這裡來。2000年,JamilCo再把旗下代理的HERMЀS也開到這裡後,就如雨後春筍般,LV等各大名牌紛紛進駐。
在這條街上擁有五家名牌店、旗下共代理包括BURBERRY、HERMЀS、COACH、Salvatore Ferragamo等12大名牌、及包括LEVI´S、Timberland等五大休閒品牌的JamilCo執行長瑪摩諾娃(Olga Mamonova),就在這條精品大街的辦公室內,接受《遠見》專訪。
精品時代:LEVI´S打響,中上階層興起
眼前這位45歲,一身黑色香奈兒高貴打扮、氣質高雅的女執行長,說著一口流利英文,緩緩訴說過去15年來的創業歷程,本身就像一部俄羅斯的消費變遷史般。
她感歎,俄羅斯15年來的改變速度真得非常快,「今天俄羅斯可以看到所有最高檔的精品名牌,一家一家的開,你根本很難想像,15年前這裡幾乎什麼都沒有。」
在蘇聯尚未解體以前的1980年代,瑪摩諾娃原本是個專門教外國人俄文的老師,而後轉職到企管顧問公司,專門服務俄羅斯的外國企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動盪不安,外資紛紛撤出。
在1993年,她與老東家JamilCo先生,引進了俄羅斯第一家LEVI´S,結果非常成功。第一家店開張時,消費者要排隊三小時,才能走進店面,試穿可能是生平第一件牛仔褲。
「牛仔褲象徵著民主、自由,或更寬廣的思想空間,正好代表舊蘇聯時期轉變到新國家的象徵,LEVI´S就是當時國家變遷的象徵之一,」瑪摩諾娃回顧當時情景,還歷歷在目。
當時俄羅斯的進口名品很少,不少人不僅要排隊兩、三個小時,還得花平均兩個月薪水(約55美元)才能買到一條牛仔褲,「那時候牛仔褲代表新鮮,解放,更是一種流行,」瑪摩諾娃說。
第一家LEVI´S成功,JamilCo隨後又開了幾家,奠定了公司發展的基礎,並逐漸擴大代理品牌項目,如法國的NAF NAF,流行手錶swatch等。
直到1990年代末期,市場消費端漸漸出現富裕的中上階層,一批新經濟實力的富人已經開始冒出,年齡約在30到40歲間,「這群人已經富起來了,但他們還不知道如何當有錢人,」JamilCo因此順勢進入精品市場,在1997年決定引進第一個高級精品Dior,主打奢華市場。
金融風暴:JamilCo挺過並隨經濟起飛而壯大
不巧,在1998年9月開第一家店前,遇上了俄羅斯金融風暴。就像所有的俄羅斯企業一樣,金融風暴那兩年簡直是惡夢。銀行倒閉或領不到錢的到處都是。但開店銷售收取的現金,政府又規定一定要存銀行,因此造成很大的損失,80%的JamilCo資產統統不見了。
當時狀況這麼差,政府還規定所有店家不准關店,一定要營業,「這等於看著錢一直在流失,這狀況持續了將近六個月,真的很艱困,很多公司都幾乎撐不下去,」瑪摩諾娃回顧。JamilCo後來決定主管減九成薪,最基層員工減薪兩成五,才勉強度過難關。
有趣的是,當時消費者也寧願消費買東西,而不願將錢存在銀行,「因為他們認為,金錢若不買東西會不見了,大家就很積極買東西。」這點消費心態直到今天還是俄羅斯人一般的消費心理。
金融風暴兩年後,JamilCo終於恢復原來的規模。這幾年隨著俄羅斯經濟更快速成長,JamilCo更是快速壯大。到2003年集團甚至分成兩家公司經營,一個是主打休閒名牌,另一則是奢華精品。目前在全俄羅斯有150自有店面,及其他600家經銷商,只要超過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就會有他們的專賣店。
消費心理:不相信銀行,花錢購買最實在
談到俄羅斯人的消費心態,瑪摩諾娃以15年的銷售經驗說,直到今天俄羅斯人還是很會花錢,旅行時愛消費,愛買名車,也愛美食,「他們是easy spender(高消費顧客)」。
為什麼呢?瑪摩諾娃分析,主要是兩個原因綜合的結果。一是過去俄羅斯人的生活太匱乏了,因此一富裕起來,開始要體驗許多新事物,第一次出國、第一次買車、第一次買精品、第一次到高級餐廳吃飯等。
二是俄羅斯人民也沒有多少投資機會,不太相信銀行,股市也不發達,只好都轉向消費,因此推升了房地產、車市、精品市場的蓬勃發展。
因此儘管俄羅斯有高達20%的消費稅,使俄羅斯的精品售價比西歐城市高出20%~25%,但每年精品市場仍至少成長20%。
展望未來,精品市場還能有多久榮景?瑪摩諾娃認為,至少未來三到五年內,仍然會很好,因此她仍要繼續引進好的品牌。例如今年5月她就要把近十年來崛起於世界精品市場的美國品牌COACH帶進俄羅斯,未來幾年內會開15家店。
同時,看好俄羅斯第二大城聖彼得堡的市場前景,JamilCo也預計擴大聖彼得堡500平方公尺的店面,擴大到2000平方公尺,把旗下精品品牌集中在一起,新大型店面已經在施工中。
看著瑪摩諾娃細述自己公司的成長過程,好像就是俄羅斯消費的演進史。新俄羅斯人的高消費力已讓各國精品爭相插旗。台灣商品也有機會前進俄羅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