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輝達財報亮眼,NVDA股價卻暴跌!原因是中國「寒武紀」?

廖綉玉
user

廖綉玉

2025-08-28

瀏覽數 2,200+

輝達於美東時間27日美股盤後公布2026會計年度Q2財報。取自Nvidia Newsroom
輝達於美東時間27日美股盤後公布2026會計年度Q2財報。取自Nvidia Newsro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於美東時間27日美股盤後(台灣時間28日凌晨)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2季財報,財報與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營收達467億美元。然而,財報公布後,輝達盤後股價一度暴跌5%,收181.60美元。除了展望數字略低於預期,黃仁勳談中國市場問題引發疑慮。此外更有人擔憂,被譽為「陸版輝達」的中國晶片公司寒武紀,最近一跡象顯示它正積極分食輝達地盤。

截至7月27日止的會計年度第2季,輝達(NVIDIA)營收達467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4402億元),營收年增56%,季增6%,高於市場平均預期的462億美元。

調整後淨利潤257.83億美元,年52%,優於市場預期的249.2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05美元,年增54%,高於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的1.02 美元。輝達第2季公認會計準則毛利率是72.4%,非公認會計準則毛利率為72.7%。

然而,看似亮眼的財報,仍擋不住輝達美股股價(NVIDIA,美股代號NVDA)一度暴跌5%。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AI泡沫將破?輝達新一季營收展望,低於預期

首先,下一季營收的展望,低於華爾街的期待,這個前景引發市場對AI領域支出增速放緩的疑慮。

財報會中,輝達團隊預計第3季營收將在529.2億至550.8億美元之間,但華爾街普遍預期為529.6億美元。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輝達28日的聲明指出,截至今年10月的第3季銷售額預計達到約540億美元,儘管這與華爾街的平均預期一致,但一些分析師此前預計銷售額將超過600億美元,比對輝達的預測較高,未來這些分析師可能下調整個AI產業的成長預估。

第二個原因自然是輝達正面臨中國市場的困境。

輝達一直面臨美國出口限制及來自中國政府的壓力,近期H20降規晶片一度遭美國禁止銷售,同時中國官方也批評有潛藏「後門」。這也讓投資人擔憂未來業務的成長性。

輝達財務長克雷斯(Collette Kress)表示,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在第2季引領數據中心部門的成長:「我們在所有客戶類別都看到Blackwell晶片的收入,其中以大型雲端服務提供商為首,約占數據中心收入的50%。」克雷斯也表示,該公司尚未在中國恢復銷售H20晶片。

黃仁勳「進入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但能成功?

今年4月,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禁止輝達銷售其專為中國公司生產的H20晶片,而黃仁勳8月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如果輝達要出口H20晶片至中國,需將中國市場營收的15%繳給美國政府,但中國政府正推動雲端業者採用華為等國產晶片,恐限制H20晶片需求。

黃仁勳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估計中國市場今年可能為輝達帶來500億美元的商機:「我認為,美國科技公司能進入這個市場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持續倡導美國科技公司的敏感性與重要性,讓他們能引領並贏得人工智慧競賽,並協助美國技術堆疊成為全球標準。」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自今年初開始,輝達與美國政府洽談Blackwell晶片降規版「B30」出口中國的計畫,黃仁勳透露該公司可能獲得在中國銷售B30晶片的許可,而出口至中國的Blackwell晶片的性能將比在美國銷售的晶片低30%到50%。

不過,輝達財務長克雷斯表示,美國政府尚未發布新的出口法規,因此輝達並未將H20晶片的銷售額納入第3季的預測。未來中國市場能否有正面進展,可說更成關鍵。

輝達新勁敵:寒武紀科技

不幸的是,現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扶植下,除了華為,還有其他新秀也在分食輝達占據的市場。這可能是影響股價大跌的第三個原因。

彙整外媒與《CNBC》報導,中國政府長期勸阻當地企業購買輝達的H20晶片,近期當地官媒更指控NVIDIA H20晶片恐藏「後門」。即便輝達官方強力否認此說法,中國政府不樂意見到當地業者使用輝達產品態度明顯,如何尋找到替代品,早是當地發展AI業者的迫切需求,因為這些中國企業隨時面臨著被切斷與美國技術聯繫的威脅。

就在最近,一間中國AI晶片設計公司寒武紀科技,揭露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年增逾4000%,達到28.8億元人民幣(約4.027億美元),成長驚人。因此該公司近期被當地人譽為「陸版輝達」,股價大漲。

雖與輝達相比,寒武紀的營收仍然算小,這個新秀營收的飆升,凸顯了中國科技公司似乎找到了潛在替代品。

中國AI晶片設計公司寒武紀科技,揭露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年增逾4000%。取自寒武紀官網

中國AI晶片設計公司寒武紀科技,揭露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年增逾4000%。取自寒武紀官網

黃仁勳:各產業AI需求將擴大

不過,在財報會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仍表示,隨著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的需求不斷擴大,他預計各產業的需求也將擴大。他進一步分析市場對AI晶片的需求仍然十分強烈,「所有晶片都已售罄」,包括輝達的H100晶片及H200 晶片。黃仁勳透露,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正爭相使用圖形處理器(GPU)訓練模型,主要的雲端服務供應商甚至正向競爭對手租用容量。

黃仁勳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競賽展開,資本支出已翻倍,達到每年6000億美元。從現在到2030年還有5年時間,6000億美元僅代表前四大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其他的企業仍在建置。」

輝達財務長克雷斯表示,輝達預計到了2030年,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3兆至4兆美元:「這些建設的規模與範圍為輝達帶來巨大的長期成長機會。」

自從2022年底,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推出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爆生成式人工智慧熱潮以來,輝達股價在2年內暴漲12倍,今年迄今漲幅達35%,7月市值逾4兆美元。這些都說明了輝達的AI霸主地位或許還在但股價已高,中國市場的發展則埋下隱憂。AI會泡沫嗎?美中地緣政治情勢日益緊張下,輝達該如何走鋼索?值得密切關注未來發展。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