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面對琳瑯滿目的工作選擇,該如何判斷與選擇?其實,答案取決於你的個性與未來想像。不同職業代表不同的產業角色,從B2B到B2C、從辦公室行政到外勤業務,無所謂好壞。理解各類工作的本質與需求,有助於年輕世代找出最適合的職涯起點。
怎樣才是好工作?要看你對未來的想像。
前陣子,大三的孩子在找暑假實習工作,因為他並不是商學院的學生,對104上面呈現的工作職稱,還有行業,不甚了解,我擔任過多年的財經記者,剛好略懂,所以就畫了一張簡圖,跟他說明。
工作沒有絕對優劣,檢視自己對未來的想像
我說:104上面的工作職稱,代表你每天處理的是什麼樣的日常,而你所在的公司,一定隸屬於某一個行業。這個公司的客戶,如果是其他公司,那麼他做的是Business to Business(簡稱b2b)的生意。例如,台積電,他不會賣晶圓給你,但他會賣給輝達這個公司的客戶;如果客戶是一般人,那麼他做的是Business to Consumer(簡稱b2c)的生意,例如,全聯,他會賣給你牛奶和雞蛋。
這個公司如果會用到收銀機,那麼他做的大多是零售業,這個公司如果在處理貨物的進出,那麼他應該是物流業。有的工作會一直待在辦公室,那就可能是行政工作。有的工作會一直外出拜訪人,那就可能是業務工作。
有的工作有很嚴格的標準作業流程(SOP),而且幾乎沒有出錯的空間,例如,金融業。有的工作強調創意,處理同樣的議題或產品,每次都要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廣告公司。有的工作,是別人碰到問題時會來找你消災的,例如,醫生或律師,這種通常需要證照,是專業服務(寫到這裡,突然發現算命師也算這一類,但應該不用證照XD)。
至於怎樣才是適合你的工作?要看你的個性。
怎樣才是好工作?要看你對未來的想像。
這些並沒有絕對的優劣。
這樣跟他簡單說明了一下,希望他有比先前了解一點。
下表的範例只是舉例,並不完整,有許多類型的工作沒有涵蓋其中,往後如果他有新的疑問,再來討論吧~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 (作者為知名專欄作家;本文轉載於丘美珍個人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