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簽署行政命令,把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的休戰期再延90天。美中兩國關稅休戰原本即將於幾個小時後,在美東時間12日零時1分到期。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我剛剛簽署行政命令,將對中國的關稅暫停措施再延長90天。協議中其他所有項目維持不變。」
路透社報導,美中延長關稅寬限期,中國輸美商品暫無3位數高額關稅之憂,讓美國零售業得以在關鍵的年末節慶檔期之前積極拉高庫存。
川普在真實社群發文說,原定即將生效的關稅措施,現將延至美東時間11月10日凌晨零時1分生效。
中國商務部也同步宣布相關措施,表示採取或維持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川普的行政命令指出:「美國持續與中國就經貿關係中缺乏互惠的問題,以及因此引發的國家與經濟安全顧慮展開對話。透過這些協商,(中方)持續採取重大舉措,致力調整不對等的貿易安排,並因應美方關於經濟與國安層面的關切。」
美中的關稅休戰期原定於美東時間12日凌晨零時1分到期,如今延後至11月初,正好替秋季進口高峰和耶誕採購季等關鍵點爭取到寶貴的緩衝期,讓電子產品、服飾、玩具等商品可維持較低關稅水準進口美國。
這道新的行政命令,避免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大幅升至145%,中方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也不會如原本預計般飆升至125%。這種等級的關稅一旦成真,幾乎等同全面貿易禁令。就目前而言,美對中方進口商品維持30%關稅,中對美方進口則持續課徵10%關稅。
現任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任、前美國高階貿易官員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這絕對是正面消息。」她說:「配合美中雙方近來持續採取的降溫措施,可看出彼此都希望試著為今秋的『習川會』鋪路,力求達成某種合作協議。」
中國學者:促成川習會氣氛升溫
中美延長關稅休戰90天,中國學者分析,雙方要達成廣泛經貿協議仍需較長時間,但此次聲明也讓促成川習會的氣氛更進一步,雙方外交團隊也在接觸,現在是朝著為元首會晤創造氣氛的方向發展。
中國商務部今天公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聲明指出,雙方自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對彼此的24%關稅90天,並保留對彼此加徵的10%關稅。美國總統川普也在當地時間1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商品加徵更高關稅的暫緩期將再延長90天到11月10日,等於讓美中維持「貿易停戰」狀態,繼續談下去。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此次宣布關稅再延長90天,表明雙方希望把經貿問題保持在可控狀態,相信雙方也會持續溝通、磋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吳心伯分析,中國方面關心的是美國對中技術出口限制及對中的實體制裁;美方則關心貿易不平衡、中國服務業市場開放的問題,但雙方要達成廣泛的經貿協議仍需較長時間。
外界關注川習會何時舉行,過去有知情人士表示,雙方有在進行討論,包括可能讓川普於韓國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前後順道訪問中國,或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APEC峰會期間舉行場邊會議。
對於中美雙方決定延長彼此關稅期90天的消息釋出,是否讓促成川習會的氣氛更進一步,吳心伯稱,「我相信是這樣的」,因為接下來中美經貿團隊肯定還會見面、磋商,且現在雙方外交團隊也在接觸,兩國間的其他機構也在考慮恢復接觸,現在是朝著為元首會晤創造氣氛的方向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表示,中美峰會自2013年以來對中美關係沒有經久的重大影響,目前中國限制對美稀土輸出和美國遏阻中國取得戰略性晶片仍是中美關係常態。
針對此次的聯合聲明,時殷弘認為雖然宣布再延期90天,但美對中仍有其餘貿易爭端,如因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而對中國施行的二級制裁威脅等,且中國巨額對美貿易順差未見顯著減小,「中美彼此的信任感只是未變得更糟」。
本文轉載自2025.08.12「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