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新商場DREAM PLAZA日前在全台百貨最熱戰區盛大開幕,引爆話題。其中,知名餐飲品牌代理公司王座國際餐飲旗下的養心餐飲集團,也在此連開兩店,150坪的空間幾乎座無虛席。《遠見》專訪養心創辦人兼總經理洪國席,首談王座併購100天來的心境變化,及集團未來發展藍圖。
「做老闆滿可憐的,要承擔資金壓力、經營成敗,我現在角色已經轉變成專業經理人,就是努力讓業績往上!」說這話的洪國席最早其實是餐飲素人,他12年前創立全台首家全蔬食港式飲茶養心茶樓,至今打造出包括韓式料理、烘焙等年收3.3億元的蔬食版圖。隨著兩家新店挹注,今年營收將一舉突破4億元。
台灣蔬食王的成績,也吸引不少餐飲集團併購目光。今年4月23日,王座公告以1.071億元取得養心51%股權,後發先至搶親成功。
「王座代理品牌可快速展店,弱點是門檻較低、市場競爭大,想拉高廚藝門檻,加上蔬食風潮全球都往上走,看好養心剛好處在這位置。」牽線雙方合作,與全台八成百貨、連鎖餐飲業者合作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觀察,養心既切入少有的中式蔬食缺口,又找五星飯店廚師讓蔬食變好吃,通吃吃素長輩、時尚潮流年輕人等台灣蔬食兩大族群,幾乎沒其他競爭對手,「養心展店時得降低師傅依賴,和擅長SOP、有資源的王座相遇,正好雙贏。」
不是餐飲正規班出身的洪國席不諱言,過去當老闆時,不覺得自己是專業經理人,多授權各部門主管管理,「鬆鬆管理就好」,蔬食領域創業12年來幾乎是一路摸索;加入王座集團後則必須以專業經理人自詡,「皮要繃緊一點,要有業績表現,不然會被取代!」
拉高PT占比、精準排班,優化獲利
緊盯各大大小小數字,是他至今角色轉換100天來的最大改變。「人事成本就是最大的問題!」洪國席翻開自家蔬食品牌跟王座代理品牌的財報發現,前者的人力成本至少高出10個百分點,原來養心餐飲的員工正職占比更高、達到八成,過去排班人力也不夠精準,沒跟營業額直接連結,因此影響獲利,「王座進來時,我們就有看到很多它在經營的一些努力跟功夫在哪裡。」
提高PT員工占比、排班精準化在內的數字管理,是他現階段要解決高人事成本的方法。
舉例來說,他在這次開新店時刻意抓低正職員工占比,也懂得隨每小時營業額高低精準安排人力,精準算出員工產值,並隨時追蹤業績達成率。假設平日10萬業績、安排5人,假日20萬業績可能就排8-9人,讓平假日不同業績數字和排班人力組合對焦得更精準。
「慢慢讓大家有意識說,我排幾個人、要做到多少的營業額,這地方改進後,獲利一定會成長。」洪國席直言,又如占自家蔬食品牌成本最大宗的青菜,當菜價因颱風等因素漲價時,也要更靈活切換成沒那麼貴的蔬菜替代。甚至當漲價到太誇張時,也可思考暫時停售該道菜色,這些隨時依據動態成本彈性應變的決策,同樣是他現階段的管理細節日常。
從太太吃素開始,拚出蔬食帝國
其實,最早他是要滿足從小吃素太太的用餐需求,才一頭栽進蔬食領域創業。沒想到創業5年後,原本葷食的他也開始跟著吃素,接著又持續從吃素者的各種「不滿足」中看到市場缺口與持續創業的動力,「我們吃來吃去都是這幾間,然後就會吃膩了,吃膩了就會有一些想法,如果沒有那樣子的餐廳,是不是可以把它創出來。」
於是,他陸續再替集團開出烘培坊禾波制所NOZOMI、韓式蔬食YACHE、年輕副品牌養心沙龍等多元蔬食品牌,變身台灣連鎖蔬食王。
只不過,他也坦言餐飲連鎖化很多環節都得建立SOP,但每道菜的味道又很吃廚師手藝,如何降低師傅依賴同時兼顧品質一致,讓每間店口味維持到讓客人吃起來很喜歡,初期展店的腳步勢必沒辦法太快;這部分,王座的資源有機會發揮功效。
目前洪國席正一步步多管齊下擴張海內外蔬食版圖,最新也替養心集團擘劃出2030年營收突破10億元的發展藍圖。
「市場還有很多空間,我們外縣市也都還沒去,」他透露,繼最新在DREAM PLAZA一連開出兩間新店後,今年年底前也計畫在台北信義區的百貨美食街開出小店型養心茶樓mini,還正醞釀其他蔬食新品牌;並同步瞄準海外市場,初步將以代理模式為主,美國、新加坡等都在洽談中。
「當初誤打誤撞做餐飲,我們現在是美好蔬食生活的提案者!」這位台灣蔬食餐飲連鎖的開創者相信,自己站在吃素者的角度,能持續感受到市場的缺口與不滿足,「做出一些過去沒有、不一樣的事情,創造出價值是滿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