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Prosumer:消費者即創新者

劉維公
user

劉維公

2008-03-01

瀏覽數 44,200+

Prosumer:消費者即創新者
 

本文出自 2008 / 3月號雜誌 跟著越南富起來

〈2008,創新靠你!〉是今年1月份遠見封面專題〈誰最創新:2007台灣創新力總報告〉的標語。對於台灣業者而言,這樣的主張一定會引起不小的困惑,因為業者長久以來習慣的認知是,創新往往是由特定的單位(例如研發部門)以及全職的專業人士,透過制式的流程,在龐大的人力物力與高度的風險下,才有可能獲得創新的成果。這樣的認知跟「創新靠你」標題強調「人人都是創新者」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它會一臉茫然地驚問,創新如何可能大眾化?

同樣的,傳統的創新思惟也一定會對於文中的prosumer(生產性消費者)一詞感到不解。因為在此一思惟的看法裡,生產者負責執行創新的工作,而消費者則是負責享受創新的成果。由於缺乏應有的專業訓練與技能,消費者不能也不應該擔負生產性的工作。對大多數台灣業者的觀念來說,消費者的創新貢獻是草率的、業餘的、因而經不起檢驗。他們無法理解,消費者的創新貢獻如何帶來經濟效益?

世界是企業的研發部門

然而,愈來愈多的現象卻是顛覆了傳統的創新發展模式。近年來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產業經典著作,內容的重心都跟新的創新模式有關。

包括《維基經濟學》關於科學技術、《引爆趨勢》關於流行商品、《紫牛》關於行銷廣告,這些著作在在凸顯出,創新的帶動者不再是穿著實驗室工作服的人,而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如何讓外部的創新資源有效地注入企業的經營發展之中,已經成為現今企業的競爭關鍵。

生產性消費者是最能代表新的創新模式此一變化的一群人。不論其內涵指涉的是消費者即生產者,或是消費者變成專業人士,生產性消費者都意味著,傳統創新疆界的毀壞,消費者不再單純只是產品的購買者,而是產品新價值的創造者。

中視《超級星光大道》節目是台灣生產性消費者影響力的經典案例。根據報導,該節目播出至今,其廣告的收益成長六倍,每檔廣告(十秒鐘)的費用從2萬6500元增加到17萬5000元。每集120檔廣告可以為中視賺進2100萬元的收益。「星光大道」的成功,除了製作團隊的用心經營之外,生產性消費者的參與絕對具有關鍵的地位。每次星光大道的首播時間,就有超過6000名的網友上線討論,粉絲自發性成立的網站超過上百個。

這些人扮演的正是生產性消費者的角色。他們的每一個網站、每一條留言、每一個部落格、以及每一個影音檔,都是在增加節目的故事性與體驗感受,創造出更多的驚奇。《超級星光大道》的產品價值沒有因為節目播映結束而結束,反而是真正的開始。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現今創新的發展模式逐漸從技術導向、生產者導向、與壟斷導向,轉變為體驗導向、消費者導向、與分享導向。如《維基經濟學》所強調的,世界是企業的研發部門。台灣的企業必須加緊學習如何打開通往這世界的大門,而不是將世界擋在門外。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本專欄由姚仁祿、劉育東、劉維公共同主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