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經濟挑戰與社會變遷,政府要驅動經濟創新成長與社會穩定發展,關鍵在強化並壯大全台高達639萬的中產階級。國發會如何會同各部會對症下藥,減輕民眾的生活壓力,推動社會進步?
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標準,在台灣,只要年家戶可支配所得落在72萬至192.2萬,都屬於中產階級的一份子,這些人是台灣社會穩定的基石,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2020年,國發會曾委託政治大學進行的一份報告指出,這些家庭所占比例,近20年(2004~2020年)均維持在54~56%之間,並未明顯衰退,卻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
去年,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111年國富統計及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位於財富中間水位的第三、第四等分位,在全國的財富占比約三成,相較30年前減少8個百分點。反觀最富20%家庭的財富占比,卻一口氣暴增13個百分點,來到近63%。顯示全國中產階級的「體感貧窮」並非幻覺,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確實是現在進行式。
高房價、產業發展不均,造成財富縮水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