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了解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善用ChatGPT的員工最快被裁?微軟裁員潮揭AI取代危機

曾子軒
user

曾子軒

實習記者羅卉昀
user

實習記者羅卉昀

2025-07-24

瀏覽數 5,050+

微軟2025年的裁員潮來勢洶洶。Pixabay
微軟2025年的裁員潮來勢洶洶。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ChatGPT掀起的失業危機,已在產業間風起雲湧。微軟2025年的裁員潮來勢洶洶,「工作隨時可能被AI取代」的恐慌在科技業不斷蔓延。微軟裁員潮的真實個案說明哪種人才最快被取代?又該如何看待與AI合作同時又競爭的未來職場?一文完整解析。

自2022年ChatGPT問世後,AI將取代白領工作的說法就不斷浮現,到底在2025年現狀如何?根據裁員追蹤網站《Layoffs.fyi》調查,2025年全球科技業裁員人數已超過8萬人、涵蓋163間科技公司。不過在這其中,微軟的裁員潮尤其引人矚目,繼1月裁減2000多名績效不佳的員工、5月裁減6000人、6月裁減超過300人後,7月初又宣告將解雇約9000人,為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

被自己訓練的AI取代

「我從事人工智慧和安全領域的工作,我以為這是世界上最有保障的工作。」根據《Business Insider》採訪,一名微軟前產品經理原先負責Security Copilot的開發計畫,透過AI系統自動化處理資訊安全任務,但卻在5月收到裁員通知,令他感到非常錯愕。

相似情況也在其他部門上演。除了中階管理人員,Xbox遊戲部門面臨更嚴峻的裁員挑戰,許多計畫中的項目如《完美黑暗》(Perfect Dark)、《Everwild》等遊戲都宣布終止開發。開發知名遊戲「Candy Crush」而被微軟收購的King團隊也解僱了200名員工,目前團隊內部士氣相當低落。

「關卡設計團隊花了幾個月建立AI工具以便更快製作關卡,但現在AI取代了他們。」據《Mobilegamer.biz》報導,King內部人員表示此次裁員波及了關卡設計、使用者研究與體驗、敘事文案等職位,但諷刺地是,接手這些工作的AI工具,正是由員工當初一手開發出來,如今反倒害自己丟了飯碗。

儘管微軟法務長史密斯(Brad Smith)宣稱,發展AI技術並非此次裁員的主要因素,但《西雅圖時報》指出,微軟2024年的營運和行銷職位數相較過去一年有所下降,但研發職位卻大幅增加,顯示公司正重新調配組織結構,削減成本以提供AI發展的足夠資金。

微軟裁員潮影響遊戲、客服、銷售、工程等多個部門。取自微軟官網

微軟裁員潮影響遊戲、客服、銷售、工程等多個部門。取自微軟官網

精簡組織人力 AI在客服、銷售、工程提升效率  

事實上,微軟在《2025工作趨勢指數》中提出「前沿企業」(Frontier Firm)概念,未來2至5年,企業將轉型為由人類決策與監督、AI代理執行任務的工作團隊,傳統的組織架構將改為動態的「工作圖表」(Work Chart)模式,以工作目標為核心建立團隊,可精簡人力並提升效率。

這樣的趨勢,在此次微軟的裁員潮中就可瞥見端倪,AI正逐步入侵人類的工作職位,且展現出不錯的成績。根據《Tech Crunch》報導,微軟商務長艾索夫(Judson Althoff)表示,AI提升了客服、銷售與軟體工程部門的生產力,僅2024年就節省5億美元的客服成本,且提高了員工與客戶的滿意度。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微軟除了削減人力成本,更將以更精通AI與產品知識的「解決方案工程師」取代傳統的銷售人員,並要求銷售部門建置 Copilot AI 代理處理業務。 Althoff表示,使用AI加快了工作效率,每位員工平均銷售額約提升9%。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不會讓一個不了解產品的人出現在交易中,我寧願雇用一名對此瞭若指掌、能與他人合作、或銷售能力較弱的解決方案工程師。」一名軟體新創投資人評論,AI提升了客戶的期待標準,此舉顯示微軟正轉向更技術性、由AI驅動的新銷售模式。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對軟體工程師而言,只會編寫程式碼已經不夠了,更重要的是能夠將AI融入開發環境,並審核AI的執行成果。《Business Insider》指出,微軟目前已用AI為新產品生成35%的程式碼,提升商品開發速度。微軟技術長史考特(Kevin Scott)更曾預測,到了2030年,全世界的程式碼將有95%皆由AI產生。

不管是Google力推的Gemini,還是微軟的Copilot,都想讓企業藉由AI增進效率,但可能反而影響到工作職缺數量。曾子軒攝

不管是Google力推的Gemini,還是微軟的Copilot,都想讓企業藉由AI增進效率,但可能反而影響到工作職缺數量。曾子軒攝

砸800億發展AI,微軟多領域投資  

除了內部提倡使用AI提升效率,微軟也將目光向外積極擴張AI版圖,2025年擲下800億美元建置AI資料中心,加強旗下Azure雲端平台的算力與基礎建設,供應合作伙伴OpenAI,同時也與其維持競爭關係,不斷開發更多AI模型納入自家的Copilot平台,以期能擺脫對OpenAI的倚賴。

另一方面,投資AI的影響力,可從微軟的客戶成效中得到驗證。《Fierce Network》報導指出,美國電信公司Lumen將Copilot導入工程與銷售部門後,員工可透過AI執行重複性任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將團隊從傳統銷售的核心任務,轉向聚焦關心客戶需求,逐漸改變企業內的職務分工。

不僅如此,微軟在醫學領域上的AI研發也帶來突破。《時代雜誌》報導,微軟開發出一套AI診斷系統(MAI─DxO),整合GPT、Gemini、Grok、Claude等多個生成式模型,診斷病例的準確率高達85%,比人類醫師高出4倍以上,且平均成本還相較人類減少20%。

不只產業投資,微軟也將資金投注在人才培育領域。7月中,微軟宣布一項新計畫「Microsoft Elevate」,並成立「AI 經濟研究所」,將耗費40億美元關注AI教育、慈善與社會影響力領域,未來5年向學校與非營利組織提供資金或技術,協助全球2000萬人取得AI技能認證。

ChatGPT造成失業?黃仁勳:缺乏創意將被淘汰 

由此看來,未來的就業市場是否正逐漸被AI占據?Anthropic執行長阿莫迪(Dario Amodei)曾悲觀預測,AI將在未來5年內取代一半以上的初階白領工作,失業率可能會提升至10%到20%。

不過,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分享了另一種觀點。「若世界上的創意枯竭,那提高生產力就意味著失業。」他在《CNN》採訪中認為,AI技術革新並不會取代現有工作崗位,而是改變工作方式,並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重點在於是否能保有創新想法,進而提升生產力。

科技業的裁員風暴持續擴大,同時也預示結合人類與AI的嶄新工作形態正快速興起。當AI自動化的浪潮衝擊就業市場,懂得快速調整工作定位、善用科技提出創新策略,或許才是最終能脫穎而出的關鍵。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