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ESG週報》核三重啟公投倒數!支持與反對聲浪交鋒,8月見真章

陳育晟
user

陳育晟

2025-07-04

瀏覽數 50+

核三重啟公投不到兩個月就將舉行,台灣社會對核能政策的意見卻持續分歧。張智傑攝。
核三重啟公投不到兩個月就將舉行,台灣社會對核能政策的意見卻持續分歧。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核三重啟公投倒數!支持與反對聲浪交鋒,8月見真章

▋台廠迎重電黃金十年!AI擴廠+美國搶設備,GIS需求狂飆

水力發電回春!全球轉向「抽水蓄能」對抗綠電不穩,中國領風騷

核三重啟公投倒數!支持與反對聲浪交鋒,8月見真章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舉行,日前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等在野黨,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等公民團體在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投下不同意票,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四項:

一、地質風險:

台大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恆春斷層穿越核三廠內部,距離關鍵「核島區」只有900公尺,該斷層在3290年前曾有過活動紀錄,屬於第一類活動斷層,代表未來可能再次錯動。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補充,2022年台電地盤反應分析顯示,核三廠可能遭遇超過原設計耐震標準的地震,因而必須全面檢視其結構安全性。

二、高昂成本與漫長時程:

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表示,政府與專家評估,核三廠重啟至少需要三年半時間進行檢核、設備更新與耐震補強工程,所需經費高達千億元。然而,核心的反應爐卻是不可更換的老舊設備,存在極高安全風險。

三、核安與核廢料處理爭議未解:

小黨代表指出,立法院雖然通過核電廠延役法條,卻沒有配套保障核安與核廢料處理,也沒有說明新型核電可能面臨的問題。

四、能源轉型倒退與產業競爭力倒退: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魏揚分析,核電並非解決氣候危機的根本方法,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在過去八年成長166%,增加超過200億度,已經超過核電除役減少的發電量,並促使燃煤發電量減少近80億度。他強調,全球逾400家企業響應RE100倡議,承諾使用100%綠電,但核電不符合RE100綠電要求,恐將影響鴻海、台積電等大廠國際競爭力。

圖/台灣綠黨、時代力量等在野黨於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呼籲民眾對於核三重起公投投下不同意票。取自台灣綠黨臉書
圖/台灣綠黨、時代力量等在野黨於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呼籲民眾對於核三重起公投投下不同意票。取自台灣綠黨臉書
然而,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再次呼籲政府應正視台灣能源排碳嚴重的問題。他強調,太陽能與風電發電十多年仍無法扭轉地球暖化,政府不應逃避現實。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對於近期高雄發生的太陽能案場占用山頭、破壞生態,威脅農漁業,甚至出現特權亂象等問題,童子賢也毫不客氣批評,「綠能若對環境不友善,就不該稱為綠。」他引述近一年多的多項核能民調,顯示已有六到七成民眾明確支持核電。因此,他呼籲希望台灣能源政策改變的民眾,能踴躍出來支持核三重啟公投。

核三重啟公投不到兩個月就將舉行,台灣社會對核能政策的意見卻持續分歧。這場公投不僅攸關台灣未來的能源走向,也牽動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及地質安全等多重議題。

台廠迎重電黃金十年!AI擴廠+美國搶設備,GIS需求狂飆

AI時代來臨,全球晶圓製造廠蓬勃擴張,也導致對關鍵重電設備,特別是高壓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IS)需求極速飆升。過去這些設備主要是由西門子(Siemens)等國際龍頭供應商提供,但近期傳出包括西門子在內的國際供應商產能告急,部份訂單轉向台灣重電設備製造商,為本土業者帶來罕見的轉單潮。

在此波轉單效應中,中興電可望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有機會在近期打入指標性半導體晶圓大廠的161kV(千伏)GIS供應鏈,成為少數合格供應商。目前中興電的161kV GIS產品已進入該晶圓大廠驗證階段,預計將有機會隨著大廠海外擴廠計畫,拓展至國際市場,潛在訂單規模預估可達五年之久。

除了海外市場,台灣本土市場也是中興電的重要戰場。法人分析,受AI產業電力需求帶動,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後,下一階段能源開發計畫將釋出大量水力電廠與儲能標案,將大幅增加對161kV、345kV等高壓GIS設備需求,對中興電而言是一大利多。

儘管重電產業是成熟產業,但GIS設備生產需要極為完善的測試設備,因而涉及大量資本投資,進入門檻相當高。而各國輸電電壓規格的差異,也使單一廠商難以在全球範圍內取得龐大市佔率,使得GIS設備發展趨於在地化。

在台電採購標案中,國產化程度也被納入評分項目之一,一定程度上保護台灣本土廠商。法人評估,中興電在成本和維護方面具有顯著的本土優勢,市占率因而不會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仍在,但台灣重電四雄(中興電、華城、士電、亞力)均表示,由於AI產業的快速擴張、基礎建設發展迅速,美國對電力設備的需求供不應求,甚至預期這股需求將持續十年之久,各台灣廠商均不放棄任何機會,持續積極搶攻美國市場。

圖/GIS設備因涉及大量資本投資,加上各國輸電規格殊異,使得其發展趨於在地化。取自中興電工
圖/GIS設備因涉及大量資本投資,加上各國輸電規格殊異,使得其發展趨於在地化。取自中興電工

水力發電回春!全球轉向「抽水蓄能」對抗綠電不穩,中國領風騷

根據國際水力發電協會最新發布的研究,中國去年在全球水力發電發展中持續扮演主導角色,幾乎貢獻亞洲所有新增水力發電容量。去年全球新增的24.6GW(百萬瓩)水力發電容量中,中國就占14.4GW,顯示中國正把水力發電視為綠色轉型中維持電網穩定的有效方式。

而中國去年新增的水力發電容量中,逾半來自「抽水蓄能電站」(PSH,Pumped Storage Hydropower)項目。《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指出,抽水蓄能技術在全球愈來愈受歡迎,各國政府正積極尋找在不依賴化石燃料的情況下,應對太陽能、風能發電容量大幅波動的方法。

除了中國,澳洲、越南、泰國、寮國、菲律賓等國家,也在推進新的水力發電項目,並完善政策框架,以支持此產業發展。國際水力發電協會主席騰博爾(Malcolm Turnbull)表示,全球水力發電投資歷經多年「停滯」後,正在「加速」,但他呼籲,若要維持發展速度,需要各國政府大膽的政策行動,並進行改革、加快批准項目速度,才能讓更多人理解水力發電的多重效益。

圖/抽水蓄能電站成為綠色轉型電網中穩定且有效的形式。圖為日月潭,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儲能電池。取自台電官網
圖/抽水蓄能電站成為綠色轉型電網中穩定且有效的形式。圖為日月潭,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儲能電池。取自台電官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