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辜濂松/別讓勞基法嚇跑資本家

溫曼英
user

溫曼英

1989-03-15

瀏覽數 10,050+

辜濂松/別讓勞基法嚇跑資本家
 

本文出自 1989 / 4月號雜誌 第034期遠見雜誌

李總統上台後,政府跟民間對重返國際經濟社會的意念要比以前強烈很多。能否達成目標,在經濟方面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對外--出口的對象,一個是進口--包括國內的市場。

出口的主要對象當然是美國,還有一些其他國家。我想新任美國國務卿貝克當財政部長時的作風不會改變;他擔任國務卿以後,還是照樣講匯率、開放國內市場的問題,而我們對美國事務方面已經做得相當上軌道。

在歐洲共同市場方面,我們接觸的層次、歷史比美國還差了一大段。

二十一世紀孤兒

這次去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會議,二十四個OECD已開發國家的代表產生兩個印象,一個是這四個亞洲新興工業國的代表英文講得很好,他們好像原本把我們當做生番;第二個印象是「中華民國跟我們一樣」。因為我們表示,我們的經濟力量加上政府新的國際化、自由化政策,願意拿過去努力賺來的錢幫助發展中的國家。

在四個新興工業化國家裡,只有中華民國說,只要讓我們入會,我們願意拿錢、經驗、人力出來分享,所以我們給與會各國留下很好的印象--原來台灣的層次是這麼高,這也足以顯示我們的經濟政策應該怎麼做。

我認為任何國際性的會議、組織,我們有機會都應該去參與。近年來,我們沒有國際地位,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孤兒」,現在要建立自己的根,加上中共處處跟我們為難,一切都很難做;不過既然國際化、自由化的政策是對的,我們就要全力去做。

國內方面,政府應該教育大家,現在的經濟情況已經不是單一個體能夠生存的。出口也好、進口也好,都要考慮買方跟賣方的立場。所以,如何和別的國家配合,使他們能夠生存,我們也能夠生存,這種所謂「調節經濟」是將來絕對不可避免的條件。

國內現在最欠缺、落後的,就是金融體系。原因有兩點,一是大部分金融機構都是官有。政府經營因沒有個人激勵,效率總是差,這點全世界都一樣。

第二,台灣的企業家到全世界去做生意,但是金融機構卻沒有去提供服務。

反觀日本為什麼能在全世界稱霸?因為日本人到什麼地方,日本的銀行就在那裡等他;這些日本人在日本有多少財產、信用,銀行都很清楚。但是假定到美國去,美國的銀行根本不認識他,到美國的銀行借不到錢。

自己打天下

我們呢?因為過去政策的關係,一直綑死在台灣,所以,台灣的企業家沒有金融機構的幫忙,靠自己打天下。今天假如在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美國、日本……都有我們的金融機構,企業家一到,就可以給他們金融上的幫助,不知道可以提高幾百倍的效率。

自由化跟國際化是一體的。過去銀行都是政府所有,現在開放民間設立,可以到國外去提供很多服務。但銀行要成長到能夠到國外設置,還要很多年。因此,政府所想的就是趕快把現在有規模的銀行民營化,賣給民間去經營,由民間到國外去。如果立法院不是天天在打架,三月份銀行法應該會通過。五月份民間銀行能開放的話,我們還有希望。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不識大體

立法院要通過法案波折很多,我認為是人民的教育還不夠,對我們現在的處境,將來的經濟環境並沒有一個整體認識,所以才會吵呀、鬧呀。如果加強教育,大家的知識提高,對新的環境有心理準備,就不會覺得衝擊很大。像進口火雞肉這類事件,只牽涉一、兩百萬美金的事,也吵吵鬧鬧,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今年台灣在財經層面最急需迫切面對的問題,我看是勞基法。我們的勞基法訂的時候非常草率、寬鬆。那時反正有戒嚴法當靠山,凡事用戒嚴法壓在上面;沒想到戒嚴法拿掉以後,勞基法就變成母體了。

企業的催命符

現在勞基法的問題在影響投資意願,譬如分紅人股本來是要鼓勵員工有歸屬感,更認真、更賣力的工作,但在我們的勞基法下卻變成剝削資本家。

怎麼剝削資本家呢?舉一個公司的例子,它的股票上市以後,票面二十幾倍在賣。資方要分紅入股就說給員工一億的獎金,這一億的獎金換成十塊錢股票的票額給,外面是賣兩百五、六十塊,一億的東西變成二十五、六億,這樣搞了以後,大概十幾年整個公司就歸員工啦!

企業家創造一個新企業的困難、辛苦是剋命的,好不容易把它做出來,竟然要變成人家的,那誰願意去做?譬如這次台達化工的員工要求分紅,公司寧可關起來,因為遲早要完蛋的嘛!趙廷箴先生的反抗得到所有企業家的共鳴,勞基法假如不趁早修改,將來會變成企業的催命符。

政府假如沒有辦法拿出一點勇氣面對事實的話,將來台灣真會變成產業空洞化,企業家就想算了!反正有錢嘛,在台灣做是一個事情,在美國也是,那到美國、泰國去做好了,為什麼要在這裡受氣?假如大家都變成這樣,台灣大概不用十年就完了。

文官水準不夠

目前政府官員對企業的瞭解根本就不夠,他們會說,你吵吵鬧鬧還是在賺錢嘛!其實國家的真正力量是從企業界來的,假如企業不賺錢、不茂盛的話,政府的稅收從何而來?我覺得我們政府官員的水準不夠,會是國家未來發展的致命傷。

現在日本為什麼這麼強,日本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大學畢業以後統統進入政府,因為他在政府裡待過,將來會有好出路,到民間可以做董事長、總經理;然後,官退了就去做立法委員、議員,大概一半的人就這樣從政了。我們這裡是相反,最沒有辦法的人才進政府做事。

我相信李總統肚子裡頭一定有一個長期的計畫,文官制度不改正過來的話,將來政府的空洞化是很可怕的問題。譬如財政部要管銀行,財政部的人員比銀行的人員素質還差,那怎麼管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