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來,國內外的政經環境都在快速變遷,國際政治的兩極化對立已日漸緩解,國力的較量漸從國防轉為經貿。經貿是我國立足國際的根本優勢。然而,國內經濟轉型期中遭遇的工業升級瓶頸、勞資對立、環保問題……,使以往的「台灣奇蹟」面臨考驗;國際社會盛行的區域性經濟合作及公平貿易要求,更直接威脅「台灣優勢」。新的一年裡,政府究竟應該採取那些經濟行動,來掌握環境的變遷,加速台灣的轉型?三位和李總統素有淵源的民間策士梁國樹、辜濂松、劉泰英分別對此提出建言。和李總統在台大時有師生之誼的彰化銀行黃事長梁國樹,素被認為是「李總統的首席財經智囊」。經常以亞洲商工總曾秘書長的身分,代表我國出席國際會議的辜濂松,是李總統倚重的民間經貿大使。台港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泰英,則是李總統連絡學術研究機構的代表性人物。下面就是三位民間策士的建言。
熱門
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