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遺產5千萬要繳多少遺產稅?理財專家:「資產規劃」提早做,避開4大風險

讓財富永遠傳承下去。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5-26

瀏覽數 450+

《誰是接班人?》/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誰是接班人?》/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只要你不是破產上天堂,但凡有任何一丁點資產,都需要事先進行相關的移轉規劃。因為,提早規劃的優點,就是能夠解決內文中的4大風險,讓擁有資產的人既能合法節省稅捐、減少家族成員間的紛爭,以及最重要的「將資產,留給自己最重視(囑意),且『最能善用這筆資產,並能讓其發揚光大』的人」,也才能讓財富永遠傳承下去。(本文節錄自《誰是接班人?》一書,作者:李雪雯,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在正常狀況下,一般人的財產,都是隨時地在跳動及移轉。有時,金額也許不會太大,例如日常的消費支出;但有時候,會是一個重大的投資理財決定,像是買股票、買不動產等。

擁有現金的人會將現金,從某一個銀行的帳戶,移轉到特定的戶頭,以便換到一張台積電的股票,或是一間房子。這個時候,整體資產淨值與擁有者,並不會有所改變,只是資產的類型有所改變。

然而,有時還會有一種情形是:隨著資產的移轉,其名義上及法律上的所有權人,也將跟著進行變動。舉例來說,「擁有財產的人身故」、選擇「贈與他人」,或是「採法定財產制的夫妻離婚時」。

資產會大幅且被大筆移轉的風險

其實,凡事若不預做規劃,往往都會有風險……

當然,資產擁有者本就有絕對的權利,把屬於自己的財產權,「移轉」給他人,外人不會有任何置喙的餘地。

只是,世間上常有些很無奈的事情是:除了虧損、被詐騙的金錢移轉外,很多人也許並不是那麼心甘情願地,將財產進行移轉,例如離婚後的另一半,索要自己一半的財產;又或是在頗為無奈的情形(例如身故)下,遇到有人橫刀劫財,像是政府進行課稅(遺產及贈與稅率,最低10%起跳);甚至,還有自己不想給的人,突然半路跳出來說「自己有權分配財產」……

遇到以上的情形,假設沒有預做資產移轉的規劃,那麼,擁有資產的當事人,就可能會有以下的風險發生:

一、財產被政府課去大筆稅負,或盡數收歸國庫

儘管目前遺產稅最高稅率,已經降到20%(最低是10%)。擁有者在沒有預做準備之下,一旦資產移轉之後,金額不但立刻少了1/5;假設沒有任何繼承人,連這剩下的4/5的一生努力所得,也將全都收歸國庫。

二、擁有繼承權的人爭產

這裡的爭產,有可能是跟自己有血源關係的「血親」,也可能是自己的婚生子女,甚至是非婚生子女,在被繼承人過世之後,跳出來說「自己有權分一杯羹」。

且更重要的是,這些有繼承權人的爭吵,可能是在被繼承人死後,但也同時可能發生在被繼承人重病之際,甚至是在平日,各繼承人間就已經開始「互相較勁」起來。更慘的,還有可能演變成家人對簿公堂、老死不相往來,或是互相砍殺的悲劇。

再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台灣15歲以上人口中,離婚或終止婚姻的人口比例達9.47%,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二。雖然大部分離婚以協議方式進行,但仍有不少夫妻因無法就財產分配、贍養費或子女撫養權等問題達成共識,最終選擇對簿公堂,導致昔日恩愛的佳偶「反目成仇」。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特別是因為遺產的繼承,有「公同共有」的特殊性關係,各繼承人繼承遺產之後,必須先經過「遺產分割」的動作,才能順利取得「所有權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所以,一旦沒有預做處理,就會更為加重繼承人之間的紛爭,以及無法分配問題。

一般來說,個性會計較的繼承人,無論被繼承人分配得如何公平,都難以心滿意足;且這個世上,也並沒有100%的真正公平可言。舉例來說,許多照顧父母比較多,或是住的比較近的子女,就認為父母的財產,不應該依繼承人數「公平分配」。

但是,如果擁有資產的人,能預做準備及規劃、盡可能地做到公平,至少能夠確保自己的財產,都能照著自己的想法「徹底執行」。也才不致於發生之前媒體上偶見的案例—被繼承人死後十幾二十年,非但遺產糾紛還未塵埃落定,連下葬時間都遙遙無期。

(延伸閱讀│小鬼黃鴻升、羅霈穎……無配偶子女的單身者,遺產會由誰繼承?

三、遺產淨額過多,繼承人需繳大筆遺產稅;或是接收財產的人無力繳稅

也許對政府來說,多繳一些遺產稅,也算是國民的一種「功在國家」的表現。不過,對於遺產很多的人來說,儘管最高稅率,已經從原先的最高50%,降到最高只有20%,但假設適用最高遺產稅稅率的遺產淨額(1.1242億元)為例,至少要繳1,640多萬元的遺產稅;假設以遺產淨額5,621萬多元(適用稅率為15%)為例,也要繳562萬多元的遺產稅;就算遺產淨額只有2,000萬元(適用稅率10%),也得繳200萬元的遺產稅。

而且,個人在採訪過程中,就聽聞許多擁有資產的父母大嘆: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月光族。不要說上百萬的遺產稅繳不出來,一時要他們拿個十幾、二十萬元,恐怕都是困難之事。

根據統計,2023年全國有698件,遺產淨額超過新台幣1億元的大額案件、適用遺產稅最高稅率級距20%,只佔總實徵件數不到6%;如果以實徵案件遺產總額2,177.1億元來換算,平均每件則有近3.12億元。

這麼一大筆的稅金,如果沒有事前進行規劃及準備,繼承人肯定是要變賣手中其他動產(例如有價證券)或不動產來支付。

四、傳承對象錯誤,待拿到資產後沒多久便敗光資產了

特別是如果是早早,就將資產移轉給下一代,還可能面臨「被棄養」的命運。以上這類的場景,不但常出現在媒體版面,也同樣在左右鄰里之間聽聞。

可以這麼說,只要你不是破產上天堂,但凡有任何一丁點資產,都需要事先進行相關的移轉規劃。

因為,提早規劃的優點,就是能夠解決以上所面臨的4大風險,讓擁有資產的人,既能合法節省稅捐、減少家族成員間的紛爭,以及最重要的「將資產,留給自己最重視(囑意),且『最能善用這筆資產,並能讓其發揚光大』的人」,也才能讓財富永遠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遺產若只留一間房該怎麼分配?施昇輝:千萬別指定「這親人」繼承

《誰是接班人?財富傳承的管理與規劃》,作者:李雪雯,時報出版

《誰是接班人?財富傳承的管理與規劃》,作者:李雪雯,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