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ESG週報》核三廠2號機延役要多久?經部、核安會回應評估

陳育晟
user

陳育晟

黃泓瑜
user

黃泓瑜

2025-05-17

瀏覽數 350+

未來凡執照屆滿仍欲繼續運轉者,均須通過核安會技術評估。示意圖。取自遠見資料庫,張智傑攝
未來凡執照屆滿仍欲繼續運轉者,均須通過核安會技術評估。示意圖。取自遠見資料庫,張智傑攝
00:00
00:00

核三廠2號機延役要多久?經部、核安會回應評估

「會議只在做表面!」26歲太陽能新創家撼動日本氣候政策

史上首位美國教宗,會是方濟各氣候遺志接班人嗎?

核三廠2號機延役要多久?經部、核安會回應評估

立法院會於13日三讀修正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大幅放寬核電廠運轉執照延役申請規定,原先運轉執照最長40年的規定,明訂期滿若需繼續運轉,經營者得於主管機關規定期限內申請換發執照,且換發後執照有效時間最長為20年。最大的變革在於放寬了申請期限限制,甚至允許執照已屆期的機組可隨時提出申請。

此修正案在朝野全力動員下,最終以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的60張贊成票,對上民進黨的51張反對票,表決通過。這項修法為台灣核電,特別是即將屆期的核三廠2號機,在法律上開啟了延役或重啟的可能性。

針對核管法第六條修正案三讀通過,經濟部表示,依現行規定,核三廠2號機運轉執照將於5月17日到期,屆時必須卸載燃料並停止運轉。若要延役,除換發執照外,還需重新採購燃料棒,整個程序約需16至18個月。

經濟部強調,修法僅是法律基礎,後續還要由主管機關訂定子法,明訂審查辦法與安全標準,台電才能進一步評估是否提出換照申請。

台電須依國際標準執行「安全總體檢」(PSR),對重要結構、關鍵設備進行老化評估、壽命管理、耐震補強,以及參照福島事故建議,落實安全強化。完成自評後,必須提交報告與改進計畫,由核安會審核並要求改善,通過後才能進行設備更新與燃料裝填,確保核反應可控,並符合「核能安全」、「核廢料可處理」與「社會共識」三大前提。

核安會也指出,雖然修正案放寬了申請期限與資格,但核安標準並未改變。未來凡執照屆滿仍欲繼續運轉者,均須通過核安會技術評估及國際同儕審查,才能續行運轉。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助您掌握關鍵洞察!

「會議只在做表面!」26歲太陽能新創家撼動日本氣候政策

日本政府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內,日本碳排量下降4%,創下史上新低,原因是製造業放緩、能源使用減少。但氣候專家認為,這樣的減碳速度並不足以幫助日本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為了進一步推進此目標,日本政府還邀請20位外部專家參與政策制定,而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年僅26歲的太陽能企業家池田將太。

「他們請我坦率表達意見,但我一直保持懷疑。」池田將太在2024年11月的一場專家會議上對一群官僚與學者質疑,「這些會議是否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原因在於,日本政府堅稱減排路徑深具雄心,和全球控制升溫在1.5℃的目標一致,但日本政府2035年排碳量比2013年減少60%的目標,在不少分析師與氣候倡議者眼中,卻是遠遠不足。

池田將太主張,應至少考慮減少排碳量75%。「持續發聲非常重要!一旦我們停止指出問題,一切都結束了。我們應該繼續討論事情如何改變。」然而,他的觀點卻被視為「不合時宜」而在會議中遭到忽視。政府官員回應表示,池田將太的發言會安排在更適合的會議議程中討論。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彭博社指出,數十年來,日本碳排政策一直受到專家與技術委員會影響,但這類「諮詢會議」,常被批評效率低落,未能反映社會多元性。東京再生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後藤惠陸表示,這些會議並非進行「建設性討論」,而是微調官員早已決定的目標。

智庫氣候整合(Climate Integrate)去年4月發布一份針對15個能源政策諮詢機構的研究指出,這些諮詢研究機構成員多為50~70歲男性,平均男性比例達75%,而且很多人都和高耗能產業有關。

2024年12月,日本環境省也承認,政府提出的2035年減碳目標倉促發布,幾乎沒留下充分討論時間。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本分會專家暨諮詢委員會成員小西雅子也直言,「這些提案實在看不出來是經過充分討論。」

東京大學未來構想研究所副主任暨教授江守正多表示,為了推動改革,選民應該效法池田將太,對氣候政策制定體系多一點批評。「要讓政治人物意識到,這類議題也會影響選票。」他認為,這次事件只是小漣漪,但人們必須在各種機會持續發聲,才能真正促進改變。

26歲的太陽能企業家池田將太,共同參與淨零碳排之政策制定。取自ボーダレス・ジャパン官網

26歲的太陽能企業家池田將太,共同參與淨零碳排之政策制定。取自ボーダレス・ジャパン官網

史上首位美國教宗,會是方濟各氣候遺志接班人嗎?

生前對氣候倡議不遺餘力的教宗方濟各走下人生舞台後,由美國籍的良十四世當選新任教宗。他對氣候變遷、環境議題的看法為何?他能否成為教宗方濟各堅定推動氣候行動遺志的有力接班人?

《歐洲新聞》(Euro News)指出,時間會給出答案。但跡象顯示,這位69歲、史上第一位在美國出生的教宗,可能會接續教宗方濟各在全球重要議題的使命。

根據由國際天主教記者與研究人員組成的《樞機學院報告》(College of Cardinals Report),新教宗對氣候變遷的急迫性,有著直言不諱的立場。去年11月,他在羅馬一場氣候變遷研討會中強調,現在是從「言語邁向行動」的時候,而且應對氣候挑戰的答案,應該根植於教會的社會訓導。

他強調,上帝賦予人類對自然的「治理權」,不應演變為「暴政」,而是一種和自然環境的「互惠關係」。

良十四世過去曾任拉丁美洲宗座委員會主席、主教部部長,並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有害後果」提出警告。他重申,教廷致力環境保護,必須積極採用現有綠色技術,例如在梵蒂岡安裝太陽能板,或是淘汰燃油車後轉向電動車。

但美國總統川普目前所領導的政策,正不斷削弱氣候行動。各界關注,良十四世是否會和川普發生衝突?今年2月,他的X帳號轉發一篇移民遭遣返薩爾瓦多的貼文,接著又分享一篇抨擊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的評論文章。

《歐洲新聞》認為,良十四世已經表明,並不畏懼和自詡「美國強人」的川普對立,甚至還會批評川普政府的道德缺失。天主教海外發展機構(CAFOD)執行長艾倫(Christine Allen)也表示,現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需要一個堅定且有道德力量的聲音,而良十四世就是。

美國籍良十四世當選梵蒂岡新任教宗。取自vatican news官網

美國籍良十四世當選梵蒂岡新任教宗。取自vatican news官網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