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流浪到壯遊 到撒哈拉 燃燒生命熱情

林奇伯
user

林奇伯

2007-11-23

瀏覽數 30,900+

從流浪到壯遊 到撒哈拉 燃燒生命熱情
 

本文出自 2007 / 11月號雜誌 全球飆機場

撒哈拉沙漠一直是台灣人心目中較難企及的夢,但隨著世界旅遊趨勢不斷翻新,沙漠之旅不但不難,還是最熱門的新時尚。

30年前,三毛出版《撒哈拉的故事》,轟動華文世界,讓讀者也有背起行囊去流浪的衝動。今年初,超級馬拉松運動員林義傑完成人類首度徒步橫越撒哈拉的壯舉,再度喚起台灣旅行者的沙漠夢。

從三毛到林義傑,沙漠的定義不同了。撒哈拉不再只是「流浪」的代名詞,還有了「壯遊」的新意義——即使再難,一生都要圓夢一次。

沙漠、海洋、生態、文化、探險是國際旅遊界公認的新世紀五大新興主題,尤其近幾年中東杜拜熱的興起,更讓沙漠旅遊一枝獨秀,撒哈拉也成為埃及政府推廣觀光產業的新一波重點。

燃燒的商機

從文化到探險 值得再遊

撒哈拉是世界最大的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東至尼羅河谷地,北自阿特拉斯山脈,南到蘇丹,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里,幾乎與美國本土面積等齊。

狂風、砂礫、岩石、乾燥的氣候,景觀奇特,寬廣無際,撒哈拉沙漠一直是地表生物最難以生存的荒原之一,但也因為它的艱險與未知,擁有了無比的魅力,自古就被冒險家視為探險樂園。

進入撒哈拉旅行有三條熱門道路,除了北非利比亞經西瓦綠洲(Siwa Oasis)的路線之外,埃及境內就占了三條中的兩條,成為該國觀光業新利多。

埃及境內熱門道路一條是從地中海畔的亞歷山卓港往南走,另一條是從開羅出發,越過金字塔與人面獅身所在地的吉薩往西行,這兩條路都會以巴哈利雅綠洲(Bahariya Oasis)為中繼站。

過去即使金字塔背後那一片無垠撒哈拉擁有魅力無窮,但政治管制與旅遊難度都是兩個難以突破的關鍵。所以過去國際旅行者到埃及,大多只看金字塔、遊尼羅河,一生到一次埃及就玩透了。

但近年來,衝著全球沙漠熱潮,為了讓觀光客回遊,埃及旅遊開發署從2002年起啟動開發沙漠、走出尼羅河谷地的計畫。

除了探險行程,沙漠裡也開始興建高爾夫球場,以「永遠晴朗無雨」的特性,吸引高消費潛力球友前來度假,單單開羅週邊就有超過十座球場。

五合一新趨 讓沙漠更熱

開羅尼羅河廣場四季酒店資深行銷總監西薩爾(Cesare Rouchdy)在埃及從事觀光業已有30年經驗,根據他觀察,新興的沙漠旅遊熱潮,正賦予埃及觀光業新的活力。

「撒哈拉能在十年內成為歐洲旅客的最愛,關鍵在於政治的開放,」西薩爾說,北非在1960年代發生一波獨立運動,基於軍事機密考量,撒哈拉的地形從不對外開放,但現在人造衛星先進,連Google上都可以看到撒哈拉地表細部景觀,軍事保密意義不再,政府一舉開放,旅行社紛紛開發套裝行程,也帶動高級奢華飯店興建熱潮,撒哈拉一舉站上國際旅遊熱點。

這波撒哈拉沙漠熱潮也標示出埃及旅遊的「五合一」新趨勢:

一、沙漠壯遊體驗,包括生態觀察、露營、綠洲體驗等。

二、奢華飯店享受,到沙漠不一定得吃苦,還可以享受頂級SPA。

三、金字塔、神殿、人面獅身等古蹟納入套裝行程,增添文化深度。

四、伊斯蘭文明的窗口,埃及是最開放的回教世界國家;

五、沙漠高爾夫、地中海與紅海潛水、尼羅河帆船等多元化的運動,旅行不再是純觀光。

根據埃及旅遊部規劃,第一次到埃及旅遊者多會以文化、古蹟為主,休閒與探險則是吸引觀光客回流的第二波重點,推陳出新的旅遊趨勢讓「五合一」觀光任遊客自由混合。尤其開羅位居亞洲與歐洲中間,是企業家很好的商務旅行中繼休息站,也是歐亞間談生意的好場所。

橫越撒哈拉 拓寬價值觀

每個人進沙漠的動機都不同,但對熱帶島嶼台灣人來說,「撒哈拉」三個字就如熱情的咒語。

過去讀者對撒哈拉的熱情來自於三毛。她曾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形容,撒哈拉是她多年的夢中情人,半生的鄉愁,「舉目望去,無際的黃沙上有寂寞的大風嗚咽的吹過,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壯而安靜的。」

現在,在新的「撒哈拉代言人」林義傑心目中,橫渡撒哈拉則是生命熱情的實踐。「年輕人對生命難免患得患失,但到了沙漠才體悟生命的韌性與寬度,價值觀也跟著拓寬,」林義傑說。

火紅的魅力

單調荒漠卻是千姿百態

但是地表上沙漠這麼多,撒哈拉為什麼特別?

它的魅力不只在於是世界最大沙漠,這裡的景觀也堪稱最多元,除了一般印象中的黃色大漠,還擁有難得一見的黑色沙漠、水晶沙漠、白色沙漠、蘑菇沙漠;活動方式也有多種選擇,不只露營、觀察星相與生態,還可以在軟沙丘上「滑沙」,黃昏時騎著駱駝體驗商旅風情,觀賞大漠落日,動靜皆宜。

10月初,當《遠見》也深入沙漠訪問時,巧遇50歲的法國遊客妮娜(Nina Guibert),五年來每年秋天她都要撒哈拉旅行一次,豐富的沙漠經驗讓她即使在野地也能保持服飾與化妝的優雅。「這是歐洲淑女的禮貌,」她笑著說,通常她會先在開羅頂級旅館中休息兩天,然後進沙漠四、五天,「既有冒險,又不會太累。」

據她觀察,開羅周邊這幾年來發展迅速,「尤其前往沙漠的這段路,正好是對埃及最好的社會觀察!」

車子越過吉薩金字塔群之後就是撒哈拉了,晴空下一片黃沙漫漫。但令人驚奇的是,埃及政府為了充分利用95%的荒漠國土,開始在沙漠造鎮,一個名為「10月6日」的新社區就在荒野中由規格化的公寓建築群組成,附近還有幾所大學;雖然是嶄新的市鎮,卻因黃沙吹拂,還未建成已顯得灰撲撲。

為避免移動不定的黃沙淹沒公路,轉彎處都設有很長的擋沙牆,每隔數公里還有以太陽能自動發電的行動電話基地台,除此之外就是顏色單一無止盡的沙漠。

旅遊助理喬瑟夫(Joseph)說,沙漠的景觀乍看之下千篇一律,但500公里的車程,不可能做其他事,等於是強迫靜下心來觀察,通常車行一個小時後,就會發現沙漠其實千姿百態,「每個人都可以從長長的路程中體悟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奧義,毫無例外。」

備妥裝備、由嚮導陪伴較佳

時常帶遊客進沙漠的喬瑟夫說,近年來部分自助旅行者會冒險自行進入沙漠,但檢查哨通過不易、迷路、意外等變數都讓沙漠變得危機處處。

他建議,要進沙漠最好是向旅行社僱請對路況熟悉的司機、嚮導同行,並帶足食物、飲水,以附設衛星定位系統的汽車代步,才不會在浪漫之餘釀成悲劇。

進沙漠最好的季節則是10月以後的秋冬兩季,那時沙漠風暴已經停止,白天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到30度之間,夜晚在10度到15度之間,旅行起來較不辛苦。

若是從開羅出發到黑色沙漠所在地,要走800多公里,換一次車,經過兩個檢查哨。前半段是平穩的500多公里的公路,在巴哈利雅綠洲改搭四輪傳動吉普車,就正式進入變幻莫測的荒野。

多樣的景觀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四種沙漠 四種風情

撒哈拉礦產資源豐富,富涵石油、鐵、磷灰石等。除了黃沙,也擁有火山熔岩、石英、雪花石等不同石材。過了巴哈利雅綠洲兩個檢查哨,再經過一個半鐘頭的公路車程,多樣的沙漠景觀就會展開。

1.黑色沙漠 月球地表的花園

首先到達的黑色沙漠顛覆一般人對撒哈拉的印象。這裡是火山黑色熔岩風化後的結果,由於黃沙容易遭到吹拂,黑色熔岩在沙漠高溫下反而堅硬穩定,像柏油一樣附著在地表;加上軟硬不一的岩層分布,長期在狂風侵蝕下,形成一大片黑色山丘群,許多旅行者暱稱此地為「焦糖布丁群」。

登上山丘頂上可以俯視整個黑色沙漠,雖然丘陵不高,但因為太過乾燥,務必要帶著水,不然喉嚨會乾到像快爆開,多數人半途而廢並非因沒體力,而是太渴。

這一區另外還有較小的風化岩石,看起來像黑色花朵,被稱為沙漠玫瑰(Sand Roses),旅遊告示牌則寫著「月球地表的花園」。

2.水晶沙漠 光芒耀眼的鑽石山

距離黑色沙漠車行約數十分鐘處,則有水晶沙漠。當地又稱為水晶山(Crystal Mountain),主要是風化後丘陵地上覆蓋了一層透明石英砂礫,在陽光下折射出閃爍的光線,若不戴太陽眼鏡容易刺眼。法國遊客妮娜說,財迷心竅的人在海市蜃樓效應下,一定會把這裡看成沙漠裡的「鑽石山」。

3.白色沙漠 風化的貝殼海灘

撒哈拉地形的另一個高潮是白色沙漠群,包括白色沙漠與蘑菇沙漠。

這裡必須遠離公路,進入沙地才能抵達;由於沙地軟滑,當地旅遊業者已事先用石頭排出路標,以免車陷沙地;而四輪傳動車在沙地上可以飇到時速70、80公里,有如坐雲霄飛車進行外星球之旅,十分刺激。

嚮導通常會賣關子,先抵達黃沙與石灰石混雜的區域,這個地帶因為石灰岩長期風化變成小碎片,混雜在沙地裡,遠望有如貝殼點綴在海灘上,只差沒有浪濤聲。

4.磨菇沙漠 佇立沙漠的女王

但真正令人震撼的是「蘑菇沙漠」。

這裡白色石灰岩侵蝕的狀況與野柳頗為類似,在沙地上形成蕈狀岩石,四輪傳動車在其中穿梭,就像進入迷宮一般。而各種蕈狀岩也呈現不同的風采,其中一棵與野柳的女王頭相似度達90%,台灣遊客看了必定驚呼。另外,還有看起來像人面獅身、娜芙蒂蒂女王頭、飛鳥、花朵、猛獅等不同形狀的白色蕈狀岩,且每一棵從不角度看起來都不一樣。

像這樣的白色沙漠地帶一望無際,面積至少有上百平方公里,是觀看大漠日落、日出的最佳地點。

導遊哈梅德(Hamed)表示,白色沙漠的日落最適合騎著駱駝欣賞,夕陽在地平線隱沒,駱駝在白色岩石的沙堆裡穿梭行走,屬於19世紀駱駝商旅的風情。沙漠日出則適合在露營地起個大早,看著晨曦升起,白色蕈狀岩看似阿拉斯加浮冰浮在黃沙上,甚至會出現粉紅色的光澤,頗有時空錯置之感。

玩樂撒哈拉

挑戰自我的冒險之旅

目前當地旅行社提供的撒哈拉行程,從兩日遊到七日遊都有,露營、騎駱駝、滑沙、綠洲泡澡、生態考察等可以隨喜好自由調配。

冒險首選 急速滑沙與騎駱駝

滑沙是好動者的最愛,坐著滑板從沙丘頂上滑下,越陡峭的滑行速度愈快,也愈刺激。技術好的人還可以像衝浪一樣,站在滑板上微蹲飛衝而下,風沙從臉頰刺痛地掠過,冒險的感覺就出來了。滑沙者會想一再享受刺激的快感,但重新爬上沙丘卻才是體力的考驗。「不過沙地很軟,跌倒了也不會受傷,很受遊客歡迎,」喬瑟夫說。

騎駱駝也是另一項具有刺激性的活動,因為駱駝比馬還要高,當人騎上時,駱駝又愛虛張聲勢吼叫,在沒有腳蹬只能抓住一個小扶手的狀況下,對懼高者尤其是一項挑戰。

但是真正騎起來又比騎馬簡單,因為駱駝走路的速度比馬慢很多,只要隨著駱駝腳步進行身體律動,要上手其實不會太難;只是切記身體不能太過僵直,否則隔天起床腰痠背痛就難免了。

30年前就來過撒哈拉的瑞士遊客詹姆士說,多年來,這裡自然景觀完全沒變,變的只是旅行更容易,遊客更多。「我喜歡寧靜,所以連續兩年帶著太太與兩個女兒到撒哈拉,去年是從利比亞進入沙漠,今年則選擇埃及,」詹姆士說,他希望女兒能從小與沙漠有更多的連結,從而領略自然之美,並學習謙卑。

問他的女兒安婕是否喜歡沙漠,她害羞地說,滑沙、騎駱駝、露營她都喜歡,「但就是太熱!」

體驗首選 夜宿沙漠星空下

不管選擇幾天行程、什麼活動,沙漠露營都是重頭戲。白色沙漠因蕈狀岩具有擋風效果,軟沙較少,毒蛇與蠍子較不會出沒,是最佳的紮營地。

在車子開往營地之前,嚮導就會陸續揀拾營火用木材。營地的搭設方式則必須視風向而定,車子停在迎風的一面擋風,將埃及慶祝節慶用的掛毯豎起一個直角後,再鋪上睡墊、睡袋就可以直接露宿。冬天較冷時,則會搭起一座座小帳棚,防清晨露凍。

黃昏的沙漠已經涼快起來,清風吹動頭髮,太陽下山前的風勢顯得特別大,嚮導的埃及情歌聲此刻顯得特別浪漫,由沙漠材木所燃燒的營火更飄出一種沙地的氣味。視覺、觸覺、聽覺、嗅覺,還有乾燥的空氣,交織出一種完完全全沙漠裡才有的感官經歷,單單只享受這片刻的氛圍,坐十幾小時飛機、再經過800公里長途沙漠跋涉都非常值得。

晚餐可以選擇BBQ或埃及食物,飯後點心來幾顆椰棗乾,就是一般沙漠的飲食。在吃飯時最需要留意的是,絕對不能讓貪吃錯失了夜晚降臨的景致,天際悄悄地變成蔚藍色,巨大的白色月亮在地平線升起,星星一顆、兩顆逐漸出現,然後就是滿空星斗,簡直就是星相學的活教材。

裹在睡袋裡仰看星空,不管是銀河、大小熊星座、天后座等,很容易就可以認出來;甚至連流星、人造衛星都可以看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獵戶座,因為部分考古學家發現,著名的吉薩三個金字塔群就是依照獵戶座的排列與亮度建造,看過金字塔後再看獵戶座,特別能感受自然與人類文明相連結。

夜晚營地的燭火會引來飛蛾圍繞,食物若是未收拾乾淨,也會有沙漠狐狸靠近,黑暗裡亮亮的兩顆小眼睛閃爍著,這些都是白天荒苦景緻裡所見不到的生態,讓人特別感歎生物的堅強生命力,連這種的不毛之地都能生存。

享受首選 綠洲飯店嘗美食

經歷過沙漠就能瞭解綠洲的可貴。

在白色沙漠附近,當地人特別開鑿出一處水源,並引流進水池,供路過者泡澡、洗腳。在炎熱氣溫下把腳泡進冷泉裡,別有一番滋味。

綠洲的水源多是來自於遠方的降雨,通過地下岩層流進沙漠後,在岩盤突出處流出。西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將駱駝引進撒哈拉後,引發重大交通變革,一條跨撒哈拉的貿易路線被開發出來,成為地中海與尼日間鹽、金的交換之路,而這條貿易路線就是靠著綠洲所補給撐起來的;截至今日,廣大撒哈拉地區仍有2/3的人口生活在綠洲裡。

埃及境內的撒哈拉裡有五個重要綠洲,包括西瓦(Siwa)、巴哈利雅(Bahariya)、法拉夫瑞(Farafra)、達喀拉(Dakhla)、喀佳(Khargah)等,其中巴哈利雅發展規模最小,但因位在通往開羅要道上,反而最常為旅客所用。

在經歷沙漠的一番荒涼後,在巴哈利雅沖熱水澡洗去塵埃,是總結撒哈拉之旅的最好方式。

此處最豪華的度假村是帕馬村飯店(Palma Village Hotel),擁有綠意盎然的庭院以及土耳其式的建築,餐廳裡還供應法國、埃及混合料理。

這裡的法式春雞火候恰當,驚人地好吃,配上埃及特殊麵包「愛許(Aish)」,沾上特製「塔嘿娜(Tahaena)」芝麻醬,若不是沙漠特有擾人的蒼蠅揮之不去,豪華的餐飲會讓人有置身開羅而非撒哈拉的錯覺。

多種元素混搭 壯遊埃及當紅

「在政府強力開發下,這幾年歐洲旅客大量湧入,已經讓撒哈拉之旅變得非常安全、舒適,」開羅太陽帝國旅行社(Solar Empire Travel)營運經理艾麥德(Emad Saad)說。

他指出撒哈拉、古蹟、運動、奢華飯店、伊斯蘭文化五項埃及旅遊元素做結合,正是歐洲人最流行的埃及旅遊新時尚,這其中任何一項都可以當作主基調,「任君選擇,埃及正等著你」。

許多人會狐疑,埃及旅遊業在歐洲已經興旺200多年了,為何這幾年來才快速現代化?

開羅尼羅河廣場四季酒店資深行銷總監西薩爾說,愈來愈多企業家被延攬入閣是埃及觀光業突飛猛進的主因。

「你問我什麼是埃及的未來旅遊趨勢,我會說『現在』就是趨勢,就是未來,」西薩爾說,做為一個東西文化衝突最前線的回教國家,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911事件」是否會發生,所以把握當前和平的榮景,來一趟撒哈拉之旅,就是一生中最值得、最及時行樂的冒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