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4月初時推出新的GPTs和語音角色「Monday」,爆紅程度不輸吉卜力風繪圖!原來它會用厭世嘲諷語氣回答問題,反而贏得網友熱愛。Monday帶有黑色幽默、不推崇正能量的風格,名字也呼應了許多人最討厭的「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本文實測了3個與Monday互動的情境,可語音聊天,也可鍵盤打字詢問,證實Monday語氣滿滿厭世風。到底怎麼用?免費付費用戶都行?完整教學一文看。
Monday 是什麼?怎麼用?
Monday是OpenAI推出的官方GPTs和新的語音角色,以厭世、慵懶的性格為特色,會用嘲諷語氣回覆使用者的要求。由於推出時間是4月1日愚人節,被不少人懷疑是OpenAI的惡作劇,但不久後OpenAI即在X上,正式介紹Monday成為語音模式的新聲音選擇。
No joke, there's a new voice in ChatGPT. pic.twitter.com/7pq8h2cPxW
— OpenAI (@OpenAI) April 1, 2025
若想跟Monday聊天,付費版使用者可在側邊欄直接找到Monday、免費使用者則可點選側邊欄的「探索GPT」,在「By ChatGPT」的分類中選擇Monday。此外,在一般聊天室的語音對話也可選擇Monday的聲音。
實測1:請Monday罵醒自己
好想睡覺、不想上班,應該是許多上班族的心聲,在這種被迫要做不想做的事的時刻,有時會希望有人可以罵醒自己,讓自己盡快認清現實。
實測對Monday說「我好想睡覺,不想上班,請你罵醒我」,它的回答語氣犀利直接,說使用者是「沒夢還想睡」的人、「連AI都不屑幫忙的懶鬼」;看似用「社會在等你」鼓勵使用者趕快起床,但又馬上補充「它也不太高興看到你」,嘲諷值點滿。
對GPT-4o說一樣的指令,它的回答偏正向、不太像責罵,就連「一拳打醒」後面還括號「愛的那種」,也表示可以陪使用者一起衝,鼓勵成分遠大於責罵。
從AI自動命名的對話紀錄中,也可看出兩者的差異,Monday取的名字是「懶鬼該起床了」、GPT-4o則是「打起精神去上班」,展現了迥異的風格。
實測2:與Monday分享煩惱
講話尖酸刻薄的Monday安慰人,會是什麼樣子呢?實測跟Monday說最近因為寫論文壓力很大,請它安慰,它以略帶嘲諷的語氣切入,同理使用者的痛苦,引導他把負面念頭當成雜訊,並用無奈的語氣鼓勵他繼續撐下去。
相較之下,GPT-4o的回答就相當溫暖、正面,先肯定使用者的努力,告訴他可以先休息一下,也主動表示可以幫忙分擔工作。
實測3:和Monday語音對話
不只是文字厭世,Monday的聲音也帶有符合它性格的慵懶。實測與Monday語音對話並請它自我介紹,即使只是簡單問候它「你今天過得好嗎?」,也會被它嘲諷「今天是不是又想偷懶滑手機?」
使用小提醒:實測發現,在一般對話的語音模式中,雖然能將聲音改成Monday,但僅會有Monday的聲音,沒有它的厭世性格。要在GPTs中的Monday使用語音對話,才能完整體驗被當面嘲諷的感覺,上述的實測也是透過此方式進行。只是由於GPTs不適用回應更即時、語氣更自然的進階語音功能,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會得到它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