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4大學個人申請進入第二階段,高三生正為面試做最後衝刺。究竟,面試該如何準備,才能在教授面前留下好印象,順利敲開夢想科系的大門?學生們無不嚴陣以待地預備,但教授卻說:「一兩題答不出來沒關係,不用好像世界末日!」《遠見》訪談台大教授,為考生拆解面試攻略,幫助考生以從容之姿,迎戰關鍵戰役。
二階面試不是要「考倒你」,而是要認識你
三、四月考生們已陸續交出學習歷程檔案和備審資料,經過書審資料的努力,會有人疑惑:為何大學還需要第二關面試呢?面試時,教授到底想看什麼?
針對學生的疑惑,孔令傑澄清:「大學面試的重點不在刁難學生,而是要『看見』你這個人!」他提到,透過面對面互動,教授夠能觀察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臨場反應。
此外,面試也是了解學生是否容易緊張的機會。「我們想知道,當學生面對未知時,是逃避、慌張,還是能冷靜思考。」孔令傑提醒,書審資料包裝無可厚非,但若過度誇張,當場對不上內容,只會顯得虛假,「不如誠實呈現真實的自己。」
如何降低緊張感?練習是最好的定心丸
大學面試很可能是高中生面對的人生第一場正式面試,無可避免地會感到緊張。那要如何降低面試的緊張感?孔教授提出兩個面向:心態調整與實際練習。
「首先,要知道你已經是被肯定的申請者,才有資格來面試。」
他鼓勵考生放下「我不夠好」的焦慮,專注表現出最佳的自己。另外,孔令傑也觀察到,在個人申請的六個校系名額狀況下,實際錄取率其實比想像中高,因為頂尖學生就算六間校系全部正取,他最後還是只能選一個校系,所以「最後備取上的機率蠻高的!」孔令傑為考生打一劑強心針。
至於實戰演練,孔令傑則建議把握機會練習,不必非得找專家模擬,「找家人、同學,甚至自己對鏡子練,都能幫助你更自在開口。」而他也建議盡可能模擬面試當天情境,例如穿著正式服裝、選擇跟面試相同的時間段練習,都能幫助身心進入狀況。
面試考古題有哪些?自我介紹、選擇動機必問
面試有哪些必考的考古題?
孔令傑舉例,像自我介紹、選填該校系原因、大學四年讀書計畫、畢業後職涯規劃等都是常見考題,他建議考生先列出回答,且內容要是真實且發自內心的想法,「不然教授追問下去,很容易就被發現漏洞,」孔令傑建議,一切誠實為上!
面試遇到不懂的問題,該如何應對?
面試情境百百種,即使充分預備,也難免遇到不知如何回答的題目。孔令傑分析,答不出來有兩種可能:聽不懂題目,或者聽懂了但沒有答案。針對前者,孔令傑認為,可以主動複述,確認題目意思;若聽懂了卻沒有答案,則可以禮貌請求提示。
若遇到回答不出來的專業問題,孔令傑則建議,可坦承「目前尚未涉獵,但期待入學後深入學習」,反而比自己瞎掰更加分。因為老師們不會期待高中生什麼都懂,「但誠實與積極的學習態度,是我們看重的。」
另外他提醒,面試千萬別選擇沉默,「有初步想法就說出來,即使不夠完美,也能展現你的思考邏輯和誠意。」穩定語氣、條理清晰,勝過倉皇失措。孔令傑也強調,「記得:面試不是選拔超人,是找尋有潛力的學生。」
面試地雷狀況有哪些?這三點千萬別做
除了精心準備內容、充分練習之外,面試中有哪些行為是教授心中的「大忌」?孔教授點出3項常見地雷:
- ● 自我介紹講太久:要求一分鐘,卻講五分鐘,顯示沒能掌握指示重點。
- ● 胡亂作答:對於完全不理解的問題硬掰,會被看破手腳。
- ● 誇大不實的資料:過度包裝恐引發教授質疑誠信。
服儀建議:整潔乾淨,維持眼神接觸
面試該穿得多正式?孔教授的建議是:整潔乾淨即可。
有些高中生會特地跟爸爸或長輩借西裝,但若不習慣穿西裝,「其實會讓人有點彆扭,反而會分散注意,容易發揮失常。」孔令傑認為,服裝選擇需要考量舒適度,以不造成壓力為重點。不過,也千萬別穿拖鞋、牛仔褲,或皺巴巴的襯衫。
服裝之外,也別忽略言談舉止小細節。眼神接觸、自然微笑、坐姿端正,這些無聲的語言,往往比話語更能展現自信與誠意。
在令人忐忑焦慮的考招季中,每場面試都是一次與未來的對話。孔令傑提醒學生:「你不需要完美,只要真實且準備充足。」畢竟,大學想找的,不是最會應付面試的人,而是有潛力、有態度的學習者。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在面試這場心理與實力的雙重試煉中,找到自己的節奏,穩穩走上理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