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常喜歡詢問知名人士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然後把答案條列出來。通常這些問題都很小,諸如:「誰是你心目中的英雄?」或「你最希望住在那裡?」之類。但是去年十二月,美國「生活」雜誌提出的問題卻很大: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但是,沒有人能提出具體而信心十足的見解,教會人士也不見得比計程車司機更有信心。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據此觀察,美國人似乎不再畏懼神和最後的審判。
相當多的人認為人生是「一場虛無」,只有在人們彼此的協助和撫慰中,才能賦予人生意義。也有人主張向內尋求。但最好的回答可能是幽默大師賈里森.基勒的話:「在這個尖酸、腐敗的時代,人得要有一點信念才活得下去。」
以下是部分回答的摘譯;
.作家/湯姆.羅賓斯
生存的目的是努力活得更明智、更自由、更光鮮。希望能回到伊甸園中,與蛇類論交,在野生蘋果樹林裡架設電腦。
.十一歲的癌症患者/傑生.蓋斯
人為何生於世上?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你生得一副好嗓子,也許上帝就是要你去唱歌;如果你是個大高個兒,也許你就該去打球。
我的朋友金妹因癌症去世時,我問媽媽:「既然上帝要她在六歲的時候就死,又何必讓她出生呢。」媽媽回答:「她雖然才六歲,卻已改變了某些人的一生。」她的意思是說,也許金妹的哥哥或姊姊會因為她的緣故,決定做個科學家,發明治癌新法。
我的命運也是如此。過去我總不明白,為什麼偏偏是我得病。現在我想,也許上帝就是要我成為醫生,專門照顧患癌症的兒童。當他們訴說:「傑生醫師,我好害怕。」或是「你不知道全校只有你一個禿頭孩子的可怕感覺。」我可以回答:「我瞭解。我也得過癌症。你看,我現在不又長出頭髮來了嗎?」
.作家/艾利.威塞
問題比答案重要。千萬不要接受簡單的答案,因為那一定是錯誤的答案。答案會改變,問題永遠在。而「人為何生於世上」是人類要面對的最重要問題。
我們的責任是賦予生命一些意義,那就必須改變消極、冷漠的生活方式。冷漠的人雖生猶死,而死亡是沒有意義的。每一分鐘都要過得充實、豐裕,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其他生物之間搭起橋樑,每一次的相遇之中,便隱含著生命的意義。
.計程車司機/何西.馬丁尼
人活著,就為了等死,我開計程車,有時候釣釣魚,帶女朋友出去玩,付稅,偶爾看看書,然後就等死。 看開點,人生不過是一個大騙局,我們像風一樣,來來去去。你走了,自有新的人來。我們注定會毀滅自己,這事誰也愛莫能助。解決這世界諸多病態的唯一方法是核戰--掃除一切,重新再來。
.幽默大師/賈里森.基勒
在這個尖酸、腐敗的時代,人得要有一點信念才活得下去。就像在舉國皆愛狗的時候,貓只有學著謹慎小心,在籬牆上行走、在樹林裡睡覺,並且相信狗不會永遠神氣,自己總有出頭的一天。
在堅持信念的日子裡,要有一顆溫柔的心和持續的幽默感來幫助我們度過。溫柔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是信心堅強的表徵。在生活中沒有其他目的的時候,單是看到一些溫柔的人,便覺得可以活下去了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
人生在世,有如假日裡的觀光客。肆意破壞、製造混亂,則此行毫無意義。可是如果在短暫的生命之旅中,寧靜度日,幫助別人至少是不去傷害別人,就算不虛此行了。
科學家喜歡談論生物的演化、未來的人類;佛家則認為宇宙無窮,人類寄居其間,不是為了改變它的規律。照佛家的觀點,人本來是全知的,只因一些心靈的障礙而失去這種能力。一點一滴掃除這些障礙之後,靈台清明,便會知道「人為何而活」這類問題的答案了。
.性治療專家/露絲.魏斯海默
距今五十年前,猶太人在德國和奧地利的禮拜堂與商店開始受到攻擊、破壞。那是希特勒在試探全世界的反應,而世界全無反應。於是,猶太人遭遇了一次浩劫。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保持警覺,注意可以防範的災禍發生,如大屠殺、原子彈爆炸、飢餓與貧窮。有一首猶太童謠說,我們的內心就像河岸的岩石,刻畫著過去的痕跡、現在的面貌,以及將留傳給下一代的遺產。
.理髮師/法蘭克.多摩非奧
我大半生都在自問為什麼活在世上。現在我已經七十四歲,來日無多,人生真有什麼目的,我也不在乎了。讓年輕人自己去磨練、去體會吧!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從來沒人指點過我。
.詩人/詹姆斯.莫瑞爾
就日常生活來說,清新的空氣、沒有污染的食物和水、有創意的構想,就是全部的意義。沒有這些,世上還有什麼是有意義的?
在這個時代,生活的意義隨時受到威脅;核廢料、濫墾濫伐、貪婪、傳染病。人類的美好情感不受信任。我夢想;也許就在明天,這顆被我們糟蹦了的星球會自動重生?當然,這只是一個文人的白日夢,那些議員和企業主是無權分享的。
.生態學家/麥可.麥克羅斯基
目前的問題不是「我們為什麼活著」,而是「我們有沒有權利生存」。因為多少年來,人類的行為像是征服者,無意與其他弱小生物共享這個星球,也不尊重未來生命的需要。人類能理性思考,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悲劇性的錯誤?正要由我們身上來實驗證明。
.儒家學者/杜維明
人活著,是因為老天爺雖然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卻不是無所不能的。只有在人類的積極活動中,才能體認到衪自己的價值。我們是衪的夥伴、與衪共同創造了這世界。我們藉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發現、自我瞭解,與天意合而為一。生命的最終意義就在凡人的日常生活中。
.美國第三十七任總統/理查.尼克森
有人說,人生在世純屬偶然,其作用是物種進化的一層階石。也有人說,我們的生命是天意注定。這兩種說法都是否定人對自己的命運有控制權。我反對。
人若沒有生存的理由,他必定死期不遠了。單單追求自我的滿足是不夠的,為別人而活才值得活。我們不能都期望成為大哲學家、大科學家、政治家或企業領袖,但總要極力伸展,發揮最大潛能。
自以為已臻完美,是一項錯誤;但若放棄追求完美,則是更大的錯誤。正如前人所言:「如果一位船長的主要目標便是維護這艘船,他會把船泊在港內,永不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