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川普對等關稅一公布,全球股市紛紛慘跌,國內有股民嚇得連0050、0056都出清。沒想到他一句暫停又大漲!這樣的波動太嚇人,也讓一些原本投資得意,規劃將在近期退休的人士擔憂「是否該乖乖上班」?34歲就富足退休的美國F.I.R.E.領袖Sam Dogen,在上週就大方分享自己當下操作方式,原來他ETF還是有策略的買?「4%原則」創始人Willam Bengen則建議當遭遇高通膨與熊市,已無領薪水的退休人士如何調投資?
上週川普對等關稅一公布,全球股市紛紛慘跌,也讓一些近年投資得意,原本規劃提前退休的人士「只好回去乖乖上班」。突如其來的市場震盪,打亂了許多人的退休計畫,也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面對這場「川普關稅亂流」,提前退休一族該如何應變?兩位退休理財專家,近期都分享了因應不同世局下的應對之道。穩健地邁向財務自由之路,這樣做還是可能達到。
FIRE達人,如何看川普關稅的影響?
首先,美國著名的F.I.R.E.風潮(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領袖,網上暱稱「Financial Samurai」的道根(Sam Dogen),在上週川普「解放日」公布新一波對等關稅清單後數天內,就在個人網站發文提出「如果我今天手上有25萬美元,會如何投資?」的文章,提出完整的理財建議。
道根早在2009年歷經雷曼風暴時,也在那時提倡FIRE提早退休成為網上社群領袖。在高盛等華爾街金融機構工作的他,是透過積極的投資、節儉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元的收入來源三種模式,成功在2012年也就是他34歲時,達成了提早退休的目標。隨後他的妻子也提早退休。現在光靠退休後的理財,就能養活一家四口。還將在今年5月發表新書《 Millionaire Milestones: Simple Steps To Seven Figures》,分享他累積資產的訣竅。
首先,身為曾在高盛工作過的前金融業員工,道根如何看待川普關稅對股市帶來的影響?
黃金、房產表現將優於股市
他認為,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多方面影響。例如,關稅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進而推高通膨,影響企業獲利,股市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他推測,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時,投資人的資金通常會流向黃金等避險資產。此外,他認為房地產等實質資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抗通膨,並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至於股市, 道根認為,由於這幾年美股已經走了相當久的多頭,目前股市估值偏高,容易受到各種負面消息的影響下跌。尤其,在川普關稅政策下,股票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會增加。今年投資股市的報酬就不會太好。
退休人士,遇關稅亂流該怎麼投資?
然而,若像他這樣已經沒有上班固定薪水的退休人士,該怎麼理財呢?是否就該停止投資?道根表示並不如此,實際上,他在今年2月底那一波美股大盤下跌時,就已經開始積極買進ETF了。
他表示,身為一位已退休人士,他現在的投資策略相對保守,但絕非不投資。
以下是他目前投資組合的主要配置:
- 美國公債 (30%): 道根持有一定比例的公債,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並作為風險緩衝。他以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作為衡量基準,目標是每年淨資產成長率達到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3倍。
- 股票 (25%): 道根指出,他現在還是持續投資於S&P 500大盤ETF。但怎麼找進場點?道根提出 Dollar-Cost Averaging(平均成本法)的執行策略。原來他並不是隨時都買,而是在股市下跌時才買入,並設定了觸發點:每當美股S&P 500大盤下跌0.5%到1%時,他才會進場購買。 每次投入1000到5000美元小筆資金來買進大盤ETF。 這種自動化的方式,避免了情緒化決策,也確保他能在相對較低的價格買入。
他提到,2025 年 2 月底開始股市經歷了 10% 的修正,在這種情況下,他更積極地買入。ETF愈跌愈買,是他個人心法。
新興投資創投 (20%):不過,道根仍然認為,要用一小筆資金來賭下一波商機,提高整體投資收益。他個人看好AI,並靠著投資AI相關的私募創投基金來達成。
房地產 (24.9%): 房地產是道根自認建立退休財富的關鍵工具。他已有房產,但是仍透過Fundrise這類平台持續投資於房地產基金。此外他並看好美國當地一些單戶住宅和工業地產。道根認為擁有這類投資的好處是波動沒有股市那麼大。
- 財務教育 (0.1%): 道根認為,持續學習對於理財至關重要,他自己也會持續閱讀理財書籍。
若尚未退休,建議拉高投資股市比重
當然,道根強調這是他個人投資心法,不適合所有人。他並表示自己在2023年買入新房產後,現在有兼職做財務諮詢增加現金流,退休人士仍須看自身適合的理財方式、手上擁有的資產、被動收入來源等調整策略。另外,他也指出,如果他還年輕有全職上班薪水收入,他會更勇敢地在低點投入股市,股市資產比重會拉高到50%。
4%原則發起人,為何自己修正為4.7%?
另外,許多規劃退休理財的人,幾乎都聽過「4%原則」。這個原則指出,只要你能存到自己年支出25倍資產,之後每年從投資組合中提取4%過活,適時看通膨調整提取率,就可退休不必再工作。
這個4%原則的創始人即是班根(William Bengen)。4%原則是出自於他在1994年發表的研究。不過,這個4%原則後來被不少理財專家質疑可行性。班根在近期上Podcast節目「Afford Anything」擔任訪談嘉賓時坦承,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他當年研究4%原則時也許不完全相同,如今他即將在2025年推出新書,完整揭露自己針對退休理財的全新研究結果。
他透露,根據新的研究,退休第一年的安全提領率調整為4.7%。為何改變呢?原來,4%原則是建立在1960年代末期「最糟情況」的市場環境下,當時他研究的是年屆68歲的退休人士,他們當時面臨了股市下跌和高通膨的雙重打擊,最後計算出來的是4.2%提領率最為安全。另外,他研究的是退休後30年預期的狀況,也不適用太早退休的人。
這也是為何他提出4.7%原則,比原來4%更多的原因。他發現人們想要富足退休,30年內生活無虞,更應該積極擁抱股市。尤其是小型股,經他研究可拉高整體投資收益,也讓提款率提高。
川普關稅若釀成熊市+高通膨,如何因應?
不過,川普對等關稅至今已帶來全球股市瘋狂大跌,許多投資專家更預言高額關稅將帶來停滯性通膨,反而比較接近他1994年研究的60年代情境。到底該怎麼辦?
班根認為,對退休人士來說,通膨的危害更甚於空頭市場。這是因為,在空頭市場中,資產價值雖然會縮水,但退休人士可以減少提領,以度過難關。然而,通膨會侵蝕退休人士的購買力,迫使他們提高提領金額,進而加速資金的耗損。
因此,如果接下來全球真的上演停滯性通膨,依據班根的建議,這時決定退休,若6%、7%甚至更高的通膨持續個4到5年,最好大幅削減開支,降低提領率。因為如果不立即削減開支,未來就只能更節衣縮食,以免資產提前花光了。
退休後的資產配置,請吃這4道「免費午餐」
無論如何,班根認為股市總是有好年與壞年,長線來看,退休後的資產配置策略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之外,也建議有以下4種他稱為「免費午餐」的策略。
1. 股票配比彈性調整
班根建議,退休初期可以維持相對較低的股票配置,例如股票占比在40%之間,其餘配置於債券和現金等其他類型資產,但是隨後可以調高股票的比重回60%。因為退休初期據他研究,是花費最多的時期,例如出國旅遊圓夢。另外,如果初期遇上熊市,股市的波動會讓許多退休人士受到驚嚇,被迫減少支出,因此股票配置可以稍微降低為四成。但是若一直維持過度保守的資產配置,反而可能降低退休金的安全性。因此建議退休一陣子後,隨著退休時間的推移,退休人士可以考慮將股票配置提高回六成。
2. 多元配置
投資組合應分散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以降低風險。班根認為大型股、小型股、國際股票和債券都可投入,並強調多元化是對多數人無法預測未來必須付出的代價。
3. 定期再平衡
定期(例如每六個月到一年)將資產比例調整回目標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股六成債四成。雖然許多人指出像是Covid時期曾出現股債雙殺的情況,班根仍認為長期來說,股市表現壞的時候,債券會表現較差,兩者還是負相關,因此用再平衡維持適當比例,才能在市場波動時對資產產生良好的保護效應。
4. 稍微增加報酬較高的資產類別權重
許多退休人士都習慣投資保守的藍籌股,但班根認為有適度比例的小型股會提高整體投資收益,甚至稍微超過原有的權重也可以。例如,他指出原來退休規劃是每個資產類別各占 11%平均分配 ,可以稍微調整到小型股和微型股各占 14%,並相應減少其他資產的比例。他的研究反映出,長期下來可以讓提款率拉高到5%以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