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嬰兒有記憶嗎?研究發現「這歲數」是關鍵,但長大後想不起來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5-04-05

瀏覽數 3,800+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指出,嬰兒年幼的心智確實能形成記憶。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指出,嬰兒年幼的心智確實能形成記憶。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近日刊登的新研究挑戰關於嬰兒記憶的假設,指出他們年幼的心智確實能形成記憶。不過,這些記憶日後為何變得難以回想,仍是個謎。

法新社報導,從習得語言、走路、辨識物體至了解社會關係等等,兒童在1歲左右變成非凡的學習者。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及前述研究主要作者圖克-布朗(Nick Turk-Browne)指出:「然而,我們卻不記得那些經驗,因此我們擁有的驚人可塑性與學習能力間存在某種不協調。」

嬰兒也有記憶!1歲能編碼早期記憶

圖克-布朗的研究團隊克服困難,透過安撫物品、毯子、動物玩偶和枕頭讓嬰兒能靜靜坐在功能性磁振掃瞄(fMRI)內,以觀察嬰兒腦部活動。

共有26名嬰兒參與接受腦部掃瞄的實驗,未滿及超過1歲的人數各半。

受試嬰兒首先會被展示臉部、場景或物體影像。稍後,在看過其他畫面後,他們眼前會呈現一幅之前見過的影像及一幅新影像。

圖克-布朗說:「我們量化他們注視自己看過的舊影像的時間,以衡量他們對那幅影像的記憶。」

研究證實,人類的大腦海馬體自非常幼齡就開始進行記憶編碼。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zilvergolf

研究證實,人類的大腦海馬體自非常幼齡就開始進行記憶編碼。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zilvergolf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研究人員在比較成功形成記憶及忘記影像的腦部活動後,證實人類的大腦海馬體自非常幼齡就開始進行記憶編碼。

在13名逾1歲嬰兒中,有11人符合前述狀況,但1歲以下無人出現這樣的反應。

圖克-布朗談到:「我們能從研究準確得出的結論是,嬰兒大約1歲左右起有能力在海馬體將事件記憶編碼。」

但這些早期記憶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如今仍待解答。或許它們不曾完全強化至得以長期儲存,或者它們依然存在,但變得無法回想。

本文轉載自2025.03.24「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