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故宮已被日本觀光客嫌「無新意」?遊樂園連馬來西亞都拚不過?台灣旅遊形象又老又舊已是眾矢之的。當台灣日前奪下全球16大旅遊最便宜目的地,國人該高興還是警醒?《遠見》專訪觀光署副署長黃勢芳,坦言國內觀光旅遊已升級不可的時刻,別再靠便宜與老掉牙產品引客,但還有這些方式能翻身。
美國金融公司 NerdWallet 公布2025年「全球十六大旅遊最便宜目的地」排行榜,台灣勇奪榜首。報告指出,台灣物價親民,無論搭乘公車或捷運都十分划算,平均一餐費用不到10美元(約新台幣300元);遍布各地的早餐店與夜市,更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然國際社群對台灣的讚嘆,卻與近年觀光逆差不斷擴大形成強烈反差。
觀光署統計顯示,2024年台灣出境人次累計達1685萬,較前年成長42.8%;相較之下,入境旅客僅768萬,觀光業者叫苦連天。這組血淋淋的數字,凸顯台灣觀光競爭力大幅下滑。談到國旅吸引力,輿論普遍認為「旅遊產品不夠新鮮」。日本、中國、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接連推出樂高樂園、Hello Kitty 樂園等新景點,更顯出台灣觀光內容的了無新意。
長居台灣的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曾撰文示警:「小籠包、九份、故宮在日本媒體下廣告,已無法再激起日本人赴台動機。」如何重塑台灣旅遊競爭力,已到關鍵時刻。
補貼政策阻礙轉型
旅遊產品缺乏多元,背後藏有更深層的結構矛盾——補貼政策。有業界人士向《遠見》指出,台灣補貼採齊頭式平等,未透過獎勵機制引導業者升級;一遇困難,政府即介入補助,長此以往,業者缺乏轉型誘因,只做熟悉的老產品,導致旅遊內容日益陳舊。
針對產品老化問題,觀光署副署長黃勢芳日前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旅遊市場有其自由競爭機制,政府角色在於整治環境、協助業者提升競爭力;若政府獨角戲式投入,再怎麼做牛做馬,成效終有限。
台灣遊樂園新意連馬來西亞都拚不過?
以觀光遊樂業為例,過去東南亞遊客會專程來台暢玩俗稱「三六九」的劍湖山、六福村、九族文化村。如今包括馬來西亞等鄰國急起直追,樂高樂園、Hello Kitty 樂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台灣遊樂園吸引力早已大幅滑落。要扭轉頹勢,台灣業者勢必在硬體與服務面雙雙加碼,迎接外來挑戰。
為提振競爭力,觀光署已擬定多項計畫。然而,業者更需轉換思維,將焦點自補助移向自我升級。唯有官民協力、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方能化解觀光危機。
目標2028年兆元產值三大計畫醞釀中
觀光署將計劃分為兩大面向:產品與行銷。產品面,各組已制訂「品質提升計畫」,協助業者強化競爭力,並挹注預算給地方政府,整建景點、推出新產品;行銷面則以日本市場為例,觀光署攜手旅行社,邀請業者來台踩線,透過多元管道翻轉外國旅客對台既定印象。
黃勢芳透露,為在2028年達成兆元產值目標,觀光署完成地理優勢分析,將端出三大計畫。他強調,台灣擁有小琉球海龜、阿里山神木、綠島潛水天堂等多元資源,「本身就具備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魅力!」訪談當天,他的新加坡友人甚至專程飛往蘭嶼,進行一整天的探索。
黃勢芳指出,觀光署將玉山、墾丁等國家公園納入三大計畫之中,目標只有兩個:促進國旅、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簡言之,先讓台灣人自己覺得國旅好玩,才有底氣向世界推薦——「台灣真的很好玩!」
他並觀察到全球旅遊趨勢:自由行升溫、團客走緩;團客之中,高端旅遊團一枝獨秀,平價團則陷入內捲。在此劇變時刻,每位業者都須思考如何轉型、提升競爭力。
官民合作迎戰
黃勢芳舉一位積極與觀光署合作、專營歐美客入境的業者為例:「我帶他赴柏林旅展,攤位整日無空檔,外國客一個接一個。」官民協力,才是產業升級的不二法門。
只要政府與業者同心協力,這場觀光生存戰將化為台灣提升產業層次的契機,成為真正的觀光強國,絕非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