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芝麻開門與老麥攝影 芝麻開門與老麥攝影

林妙玲
user

林妙玲

2007-10-01

瀏覽數 29,700+

芝麻開門與老麥攝影 芝麻開門與老麥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7 / 10月號雜誌 在北歐看見2020

近十年,兩岸三地兒童攝影的發展,特別是大陸,只能用「火紅」兩個字來形容。

光是去年,上海的兒童攝影就多出一倍,到今年年初已突破100家。

兒童攝影,正是少子化現象促成的新興業態。

中國1978年實施一胎化政策,台灣則是從1980年代末期至今,生育率都跌破2,去年每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1.12個孩子。

孩子太少,讓每個家庭把孩子捧在手心呵護,一顰一笑都值得紀錄。兒童攝影的商機有多大?聽聽中國陳天浩的芝麻傳奇,以及台灣麥燦文的老麥故事。

1. 中國的「芝麻傳奇」

兒童攝影翻轉谷底人生

「喂!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啊?」「我是男生,是你的伯伯啊!」「不不不,你留長頭髮,明明是女生嘛!」一個五歲小男孩粗聲講話。

前一刻他還大剌剌地摔相機、扯照明燈,把整個攝影棚搞得雞飛狗跳,一旁的爸媽苦笑著看著孩子,對脫序行為無能為力。

一位長髮中年男子聞訊趕來,不疾不徐先回答孩子對他的「質問」,然後要助理裝了桶水、放上一隻電動魚,封孩子為「船長」。孩子竟然聽話地把腳伸進桶裡,又叫又笑自己打了一陣水仗,一尺距離外的攝影師,連續閃了50多次快門,記錄下孩子最真實、生動的每個表情。

這個長髮男子,叫做陳天浩,專拍中國「小皇帝」,是大陸第一個台商連鎖兒童攝影品牌「芝麻開門」的創辦人與總經理。

「你知道去年中國誕生了幾個新生兒嗎?2000多萬個!今年豬年,『金豬』討喜,我預估會有3300萬到3500萬個孩子出生!」一談起少子化議題,57歲的陳天浩劈頭就丟出一串數據。

幾乎一年就生出一整個台灣人口的中國,是陳天浩45歲以後的攝影舞台。在此之前,時裝攝影起家的他,創立「芝麻婚紗攝影」,可說是台灣婚紗第一品牌。然而,一心想擴大版圖的陳天浩,1990年代初期花了2億元蓋了一座城堡外觀的婚紗廣場之後,股市竟狂瀉7000∼8000點,讓他一夕負債2000萬元。

1996年,他轉赴中國,一度口袋裡只剩人民幣21元,谷底人生在2002年開始向上翻轉。

載著他往上攀升的觔斗雲,就是兒童攝影。2002年,陳天浩協助學生龔麗秋開了兒童攝影,竟然在不到九坪的小店面,一年就賺進20多萬元。陳天浩於是在隔年也加入,在上海開起「芝麻開門」兒童專業攝影。

攀比心理,讓兒童財更好賺

一開始,陳天浩以免費券吸引顧客,持券拍攝的孩子,可以免費拿走兩張,其實也替他做了免費宣傳。

「我最怕人家不比較,一比較我就贏了!」陳天浩說,他在免費相片裡印上公司名稱,等客人拿給別人看時,就知道台灣來的攝影師,果然不同凡響。

那年兒童節,芝麻開門大豐收。陳天浩在百貨公司內租了一個人民幣200元的攤位,打著免費拍的招牌,結果三天內湧進500個小朋友報名,每天排12個,一個小孩拍200張。有人拿了兩張免費照就走,卻有更多家長掏錢買多出來的照片,讓陳天浩一個月就有30萬人民幣的業績。

去年底,已在上海、深圳等地拓展了80多家直營與加盟店的陳天浩,終於還清千萬債務。

「抓住中國國情了沒有?」這幾年來,陳天浩每天至少看電視、報章雜誌兩個鐘頭,研究如何掌握市場趨勢。他發現七成的孩子由祖父母帶來拍,而且大陸人有微妙的「攀比心理」。

一回,兩對祖父母帶著一位八個月、才長兩顆牙的小男嬰來拍照。上海的外公說,「先拍照再談價錢唄!」但東北來的爺爺,一下子就往桌上放下500元人民幣,一聽最便宜的套裝要798元,二話不說又補了300元。

拍照過程中,祖父母們一邊不斷讚美「我的孫子從沒笑得這麼可愛過!」一邊又繼續加碼,最後花了8800元。

隔幾個月,那個本來小氣的上海外公又帶小男嬰來,一來就說要拍比上次貴的,結果選了1萬8800元的套裝。沒想到,孩子一歲半時,祖父母又帶孩子來,這次拍了3萬多元。一年內,就在一個孩子身上賺了7、8萬人民幣!

攝影30招,小孩開心父母埋單

芝麻開門還發明「掌中寶」,將相簿縮小尺寸,讓祖父母們連去公園打太極拳,都能拿出孫子相片炫耀一番。而最高價位的「一品照」,近3萬人民幣,由陳天浩親自掌鏡,有日本進口童裝、烤金邊永久保存木盒、仿真皮相本、藝術相框等套裝,價格不斐。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為了要從小客人角度出發,陳天浩看了近百本幼教書,編成《兒童攝影30招》。

「這叫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陳天浩要求每位攝影師都要背,瞭解小客人的心理、生理需求。「真正付錢的是父母親,要讓小朋友開心喜歡,讓父母親才覺得花錢值得呀!」

因此,芝麻開門有四個攝影棚,分別適用0~1歲、1~3歲、3~6歲、6~12歲四個年齡層,尿布檯是必備的不用說,還專門設一台飲水機給孩子泡牛奶,棚內的布景每半年就換一次。

他表示,100天內的嬰兒怕光,他就發明柔光拍攝法。1~3歲的孩子怕生,則請攝影助理跟他玩,邊玩邊拍。

3~6歲則到戶外,以他為主角,拍出自然、生活化的感覺。6~12歲的孩子,已經是小大人了,他喜歡當什麼,就把他拍成什麼,顯出個性來。

「七歲的小朋友如果你給他抱洋娃娃,他會說這好幼稚,他要的是電腦、iPod,甚至要扮超女、太空人!」陳天浩說,當然希望拍出小孩的天真可愛,但也要注意他們的心靈成長。

「兒童攝影簡直就跟婚紗攝影的等級差不多了!」不過,陳天浩坦承,兒童攝影的毛利率40%~50%,比婚紗攝影還要高出一倍。以芝麻開門在上海的九家直營店來說,今年預估共有1500萬人民幣進帳。

不只賺得多,芝麻開門也獲得專業上的肯定,在去年與今年陸續獲得中國攝影家協會、人像協會所頒的中國攝影第一品牌。

兒童攝影,讓陳天浩曾經黑白的人生,在鏡頭裡重新找回了絢爛的光采。

2. 台灣的「老麥」故事

攝影集說故事,月業績破百萬

相對於大陸近年在兒童攝影領域的蓬勃發展,十多年前就開出第一家兒童攝影店的台灣市場,變化相對慢。

1993年,台北愛國東路上的麥叔叔兒童攝影,開創了台灣兒童攝影的市場。

麥叔叔創辦人麥燦文,是老麥婚紗攝影集團總裁,也是婚紗界的元老級人物。

早期曾經幫許多名人、明星拍藝術與婚紗照片的麥燦文,看到小朋友進到照相館,經常被棚內巨大的燈、相機與道具嚇哭,因此在愛國東路的老麥婚紗館二樓,開起擺滿玩具、迷你家具的兒童專業攝影棚。

「本來只是想做好售後服務,卻發現反應不錯,我開始想婚紗這行業是不是可以不只做一次生意?」身高超過180公分、留著灰白鬍子的麥燦文笑說,畢竟結兩次婚以上,每次都要拍婚紗的人不太多。

麥燦文發現,這些回來拍全家福的新人,當他們升級成爸媽時,對孩子的每一張照片都不忍割捨,熱愛程度更甚於結婚照,「簡直就是覺得孩子哭的表情也漂亮,笑也漂亮,閉眼睛也漂亮,發脾氣也漂亮!」

曾經有一度麥叔叔兒童攝影的單月業績達到新台幣200萬元,麥燦文妻子慕少萍所開設的Julia茱莉亞婚紗攝影也有了Julia Baby兒童攝影品牌。

當嬰兒狗仔隊,拍出親子互動

然而,兒童攝影隨即面臨挑戰。近年人手一台數位相機,相片印表機也普及,攝影產業普遍受到衝擊。

麥燦文於是向老本行——婚紗攝影取經,將婚紗攝影專輯「說故事」的竅門應用上。

儘管兒童攝影既不需要造型師,也不用準備太多禮服,比起婚紗攝影,成本節省很多。但事實上卻更需要事前費心安排。

麥燦文說,拍兒童攝影就像拍紙上電影一樣,需要導演、編劇、道具、服裝、音樂與攝影師等角色,只不過這些不假外求,都由與孩子最親的人擔任,例如媽媽是最清楚孩子脾氣與興趣的,就擔任導演、構思拍照情節,爸爸負責搬孩子最愛的玩具、播放音樂,讓孩子處在安適的情境下。

「我們當小嬰兒的狗仔隊,讓他渾然不覺被拍,才是最好的攝影,」麥燦文表示,主角不只是孩子,連爸媽都要一起入鏡,在相片裡延伸出親子互動、家庭背景等,「這樣的相片才能說故事!」

「小孩子也是有個性的,不是把他打扮成毛毛蟲才叫做可愛,要順應他的情緒,」Julia Baby兒童攝影師許立忠說,有次,為了拍一位女星的女兒,他們從早上10點等到下午2點,一直等孩子睡醒,後來果然捕捉到母女倆滿足開心的神韻,親子照成了雙滿月記者會上的最佳布景。

Julia Baby即使在業界收費較高,一組10張的照片套裝,要價近1萬3000元,但平均客單價4萬到5萬元。

「還有人挑組到不能罷手,消費20萬的大有人在!」公關經理丁辰如表示。

目前麥叔叔一個月業績約100萬元。麥燦文認為台灣的兒童攝影至少有4億台幣產值,他期待與觀光產業結合,讓兒童攝影也能像台灣婚紗攝影一般,受到國際重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