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企業需要累積美感資產

劉維公
user

劉維公

2007-09-01

瀏覽數 14,300+

企業需要累積美感資產
 

本文出自 2007 / 9月號雜誌 低碳變黃金

6月底Apple的iPhone正式上市。不論是在之前或在之後,iPhone就已經在全球的媒體上大量的曝光。而且不論是喜歡或不喜歡,iPhone同樣成為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談論的話題。早在iPhone還沒有上市之前,已經有100萬人搶先預購。在首賣的當天,消費者在紐約第五大道上Apple Store大排長龍的盛況,聲勢驚人。iPhone的狂潮是21世紀消費的一大奇景。

就在iPhone上市之前的6月初,hTC(宏達國際電子)的新款手機Touch也在英國舉行新產品的發表會。同樣是劃時代的產品,各界對於Touch的功能評比並不差,然而,這場產品發表會卻被人們戲稱是為Apple iPhone造勢的暖身活動。不論產品的聲勢或是消費者的反應,Touch的表現皆是落在iPhone之後。

將6月份的這兩個場景放在一起,是想要突顯台灣企業的美感資產的創造與累積課題。近年來,Apple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絕對不是單靠其科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Apple擁有其他企業無法匹敵的美感資產。多數的電子產品缺乏美感的主張,並不重視消費者對美感的需求,而相對地,Apple不只是在賣Mac、賣iPod、賣iPhone,更是在賣一種生活態度、賣品味主張、賣生活風格。

這樣的美感差距充分表現在Apple的「Apple Mac Guy vs. PC Guy」系列廣告(讀者可以上YouTube網站觀賞)。在這個系列廣告中,使用PC電腦的人穿西裝打領帶,使用Apple Mac電腦的人則是身穿休閒服;前者生活單調無趣,後者豐富熱鬧;前者死腦筋不知變通,後者追求創意創新。整個系列廣告想要說服消費者的,不是買一部電腦,而是買一種生活風格。

創造優位性為產品加分

台灣的企業應該要瞭解,在今日,光是創造產品的差異性,是不夠的。產品的競爭已經進化到,產品必須要能夠創造消費選擇的優位性(priority)。這裡所謂的優位性主要並不是建立在產品的功能規格之上,例如電腦的運算功能、相機的畫素等,哪一家產品的規格比較高、另一家的比較低。在體驗消費興盛的時代,產品的優位性往往是來自於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感覺、情緒、態度等,對特定的品牌比較有好感、比較喜愛、比較認同。比較有體驗的產品,位階就比較高,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

讓人憂心的是,長久以來,台灣的企業投入相當多的力量在於累積設備、土地、資金等資產,以強化產品功能的競爭力。我們的企業普遍缺乏能夠創造優位性的資產,也就是美感資產。

從Mac到iPhone,Apple每一個新產品都是在累積美感資產,築起其他企業無法超越的美感競爭障礙。在美感資產的加持下,Apple的iPod只花了六年的時間,就達到全球銷售超過一億台的規模,比Sony的隨身聽用了11年的時間還要來得更快。台灣企業應該加強致力於創造高階的美感資產,以美感資產改變產業發展的體質,建立起國際競爭的能力。(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本專欄由姚仁祿、劉育東、劉維公共同主持)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