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AI語音技術愈發達,人類話語愈珍貴

侯勝宗
user

侯勝宗

2025-02-11

瀏覽數 1,000+

當我們情緒高漲時,語言往往帶有攻擊性,學會在開口前先停頓一下,有助於避免衝突。Unsplash by Afif Ramdhasuma
當我們情緒高漲時,語言往往帶有攻擊性,學會在開口前先停頓一下,有助於避免衝突。Unsplash by Afif Ramdhasuma
00:00
00:00

編按:當更多的AI大量資訊介入我們生活之中,「說對話」和「聽懂話」反而將成為更重要的能力。從ChatGPTDeepSeek,不管這些機器多麼功能強大,不管其生成的語言文字資訊多麼精密,都比不上人的溫度。

今年的春節九天連假,幾乎每天都被DeepSeek的AI討論訊息轟炸。不同的報導與專家,用不同的媒體篇幅各述己見,真的弄不清,哪些是真人的觀點,哪些是AI生成的訊息。因為太多來自媒體的訊息了,反倒令我更思念人際間彼此的言語交流和真實眼神交換。更加懷念從人口中說出的話語,而非手機或電腦螢幕讀到的文字。

當更多AI大量資訊介入我們生活之中,「說對話」和「聽懂話」反而將成為更重要的能力。做為一名在大學任職的教育工作者,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同的學生,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看見了世界的多元、思想的激盪,卻也不時觀察到語言帶來的矛盾與影響。有些話語激勵人心,有些則無心地劃傷了對方。舌頭的力量,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它不僅影響個人,也形塑社會文化,甚至決定著我們如何看待彼此。

在這個AI時代,由人類口中說出的真實話語價值更加凸顯。人工智慧可以產出完美的句子,但它無法真正理解語言背後的情感與影響力。因此,如何運用舌頭來影響世界,成為我們這個世代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的課題。以下,從兩個面向來探討由舌頭所帶出的話語的力量:(1)話語本身所擁有的矛盾性,以及(2)如何說出造就人的話語。 

話語的矛盾性:一口兩舌,產生誤解

人類語言的一個有趣現象,是它的「矛盾性」:同樣的概念,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詮釋。這種矛盾有時來自語言的多義性,有時則源於個人視角的不同,或是缺乏同理心。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反覆考慮某個決定時,我們可能說他「裹足不前」,但當自己面對選擇時,卻稱為「深思熟慮」。

這種雙重標準在我們的日常語言中比比皆是:

.「天馬行空」與「富有創意」:當別人提出不切實際的想法時,我們可能批評他「天馬行空」,但當自己有大膽構想時,卻覺得這是「創意十足」。

.「調皮搗蛋」與「活潑聰明」:如果某個孩子頑皮,我們可能說他「調皮搗蛋」;但當這個孩子是我們的親人時,則變成「活潑聰明」。

.「吹毛求疵」與「精益求精」:當別人對細節要求嚴格時,我們可能認為他「吹毛求疵」;但當自己要求完美時,則覺得這是「精益求精」。

.「口無遮攔」與「心直口快」:當別人說話直率時,我們可能覺得對方「口無遮攔」;但當自己直言不諱時,卻認為這是「真性情」。

這些矛盾的評價,其實反映了話語的主觀性。當我們用話語去評斷他人時,往往帶著個人的偏見與立場,而忽略了對方的背景與動機。因此,學會理解話語的矛盾性,有助於我們更客觀地看待世界,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如何說出造就人的話語

在《聖經》的教導中,有三種果子可以來提醒我們如何說出造就人的言語:

無花果——語言的時機:什麼時候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無花果在《聖經》中象徵豐收與時機。〈馬太福音〉24:32–33說:「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提醒我們,說話的時機與果子成熟的時間一樣重要。

語言的影響力不僅來自於內容,更來自於時機。這就像無花果,果實的成熟有其時節,過早採摘則味道苦澀,太晚則可能腐敗。說話的時機同樣重要,即便是一句充滿智慧的話語,若在錯誤的時刻說出,可能非但無法達到正面效果,反而引發反感與誤解。

在許多溝通的場合中,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境:有些人在討論時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打斷別人的發言,導致討論變成無效的爭辯。而另一些人則能掌握時機,先耐心傾聽,然後在適當的時候發表觀點,這樣的交流往往更有建設性。

如何掌握說話的時機?

遠見邀你到基隆塔走走>>【免費報名】0927每日美日 — 凌宗湧的花草哲學

.觀察對方的狀態:如果對方正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可能不是適合給予理性建議的時候。

.避免衝動回應:當我們情緒高漲時,語言往往帶有攻擊性,學會在開口前先停頓一下,有助於避免衝突。

.等待合適的時機:有些話語當下說不合適,但在對方冷靜後再提出,往往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葡萄——語言的修剪:讓話語更精煉與具影響力

葡萄要結出好的果子,必須經過修剪。〈約翰福音〉15:1–2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這意味著,若我們希望說話能帶來益處,就需要不斷修剪控制我們的舌頭。

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遇到學生在發表論文時,習慣使用冗長的語句,來展現自己的學識,然而,真正有影響力的論述,往往是簡潔有力的。這同樣適用於日常對話——有時候,說少一點,反而更有力量。

如何修剪話語,使其更具影響力?

橄欖——語言的目的:讓話語成為祝福與助力

橄欖是一種極具價值的果子,經過壓榨後可製成橄欖油,用於食用、醫治、燈油等許多不同用途。這象徵著我們的言語最終應該成為人的幫助與祝福。《聖經》〈雅歌書〉4:3提到:「你的嘴唇好像一條朱紅線;你的嘴說話秀美。」這說明言語的價值不僅在於美好的表達,更重要的是它能帶來醫治和改變。

一位哲學家曾說:「話語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對,而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這句話點出話語的最終價值——我們說話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人更理解彼此,而非製造對立。因此,我們要學習成為別人生命中的「橄欖」,讓話語成為別人的祝福。當我們在發表一個觀點時,不妨先問問自己:

.這句話能幫助對方嗎?

.這句話是否帶來正面的影響?

.這句話是否能促進理解,而不是製造分裂?

用舌頭來影響世界

話語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之一。2025年,當AI的語音技術日益發達時,出自人類內心的言語情感與溫度,將更加珍貴。讓我們學習如何掌握適宜的時機、正向鼓勵的內容,並確保話語的最終目的,好帶給對方祝福與理解。

當我們能真正掌控自己的舌頭時,才能擁有影響世界的能力。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逢甲大學社會創新暨永續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