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乳若零關稅,國產「挫咧等」?專家:這件事做了會不同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09-10

瀏覽數 200+

隨著今年零關稅紐西蘭牛乳入境後,零關稅美國牛乳也在台美貿易談判桌旁虎視眈眈。示意圖非內容畫面,蔡炆璇攝
隨著今年零關稅紐西蘭牛乳入境後,零關稅美國牛乳也在台美貿易談判桌旁虎視眈眈。示意圖非內容畫面,蔡炆璇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美國紐西蘭是全球乳業兩大王者,分別為全球第二、八大牛奶生產國,隨著今年零關稅紐西蘭牛乳入境後,零關稅美國牛乳也在台美貿易談判桌旁虎視眈眈,兩國乳業狹巨大的成本優勢,國產牛乳從貨架上「清零」,成為未來隱憂。但專家指出,其實美、紐兩國乳業目前跟台灣乳業同樣面臨挑戰,直言台灣乳業只要做好這件事情,優質的國產乳仍能在激烈競爭中存活,甚至愈戰愈強。

2024年全球牛乳總產量為9億8200萬公噸,台灣總生產量只不過45萬公噸,占比只有0.046%,「宛如蒼海中的一葉扁舟,很容易被外來乳品淹沒,因為他們只要小數點(意指占比)到我們這裡,台灣就會很吃力。」中華民國乳協日前歡慶成立70週年,台灣乳業走過一甲子後,創造年產值逾400億元的輝煌成果,但就是在這樣的輝煌下,乳協顧問陳淵國在會中發出急促的呼籲,直指台灣乳業面前共有五大問題,特別是進口液態奶衝擊,已對台灣乳業的生存構成重大挑戰。

美紐生乳價格,比台灣低一倍以上

所謂的進口液態奶衝擊,具體來說主要是兩個國家,分別為全球產乳量第二大的美國,以及產乳量第八大的紐西蘭。根據陳淵國做的研究,美國年產乳量可達1億公噸、每月平均約為800至900萬公噸,波動不大,換算下來生乳價格約為每公升14.06元台幣;紐西蘭年產乳量則在2100萬公噸以上,每月在20萬公噸至300萬公噸之間,波動較大,換算下來生乳價格約為每公升13.5元台幣。

而台灣的生乳價格,大致上落在每公升30元左右,換句話說,從生乳價格的角度來看,就算國產乳品質再高,碰上美國、紐西蘭的生乳一點競爭力都沒有,火車對撞只能是慘敗。

出席乳協70週年慶祝活動的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也列舉相關數字,指台灣去年進口液態乳近6萬公噸,其中鮮乳約39000公噸占最大宗(67%),九成來源國為美國;保久乳約13000公噸排第二(21%),大多來自紐西蘭。他也透露,最近這兩年美國對於台灣的乳業非常關切,「目前台美的關稅談判雖尚不明朗,但後續一定對國產乳業有些議題要討論。」

生乳價格的角度來看,就算國產乳品質再高,碰上美國、紐西蘭的生乳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中華民國乳業協會提供

生乳價格的角度來看,就算國產乳品質再高,碰上美國、紐西蘭的生乳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中華民國乳業協會提供

國人消費鮮乳也下滑

除了外部因素,對內,國人鮮乳平均消費量也出現下降趨勢,已從每人每年平均消費22公斤,降到不到21公斤,原因是替代品在變多,顯示台灣乳業正遭內外夾擊,「這是我們的警訊。」有鑑於此,政府近來持續推進乳業輔導政策,主要兩個方向,一是獎勵淘汰低產乳牛提高效率「降本」、二是擴大國產生乳產製多元化乳製品「增收」。

雖然前述的統計數據相當驚悚,且台灣乳業還面臨台美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但在危局中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陳淵國指出,事實上不只台灣,「今年4月我在美國的時候,發現加州的乳牛牧場現在也在十字路口上!」他強調,美國、紐西蘭目前的乳業發展,同樣也遇到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趨勢下,兩國乳業要攻克台灣市場,不會是一馬平川。

缺工、水資源不足、氮危機,美乳業重鎮恐遷移

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乳業共碰上幾項嚴重問題,一是從事乳業的勞工多為非法外勞,但川普(Donald Trump)回鍋白宮後加強移民執法,導致乳業嚴重缺工;二是美國乳業重心的加州水資源短缺,三不五時發生的森林大火就是最明顯的表徵。更重要的是近來席捲美國全國的「氮危機」,地點幾乎與美國發展乳業的地區重疊,顯示乳業發展的基石「土地」不斷遭到汙染。

遠見39週年|訂兩年再亞諾納25吋質感行李箱(價值$4,490)

種種因素重疊下,美國乳業重心加州,正在討論要將大牧場遷移至內陸的猶他州,一旦加州乳業遷徙到猶他州,運輸成本一定直線攀升,加上加工、碳排等相關因素,就算未來美國乳來台零關稅,相關成本加一加後運抵台灣,「我們(價格)也不一定會輸給它(美國牛乳),」零關稅對台灣乳業的衝擊相對受限。

紐西蘭乳業淨零壓力高於台灣

紐西蘭的部分,由於紐西蘭每月產乳量波動劇烈,加上人口僅500餘萬,內需市場有限,因此鮮乳並非紐國的主力外銷產品,而是奶粉、起司、奶油等奶類製品為主,對國產鮮乳的影響相對有限。陳淵國也指出,紐西蘭生乳價格為每公升13.5元台幣,就算零關稅,「這個價格運來台灣,台灣如果生產效率更高,誰贏誰敗還不知道呢。」

特別是對比台灣與紐西蘭的生產系統,由於使用的芻料不同、放牧與否,根據陳淵國的研究,紐西蘭牛乳每公斤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比台灣多70.5%,顯示紐西蘭乳業面對的碳排壓力,比台灣嚴峻許多。在淨零碳排成為全球顯學後,紐西蘭政府已大力要求乳業減碳,代表其產乳成本將與台灣持續拉進,對台灣乳業的競爭優勢有望逐漸下滑。

展望未來,陳淵國認為台灣乳業要能在國際競爭中存活、甚至壯大,必須在產乳效率中多下功夫,方法是用更少的牛生產更多的奶,來降低生產每公升牛奶產生的碳排量,只要產乳效率不斷提高,產業自然就無懼進口液態奶帶來的衝擊。

作為一個亞熱帶國家,台灣本身並不適合發展乳業,卻透過技術成為全球少數能在亞熱帶地區發展乳業的寶島。走過70年,台灣乳業正面臨美國、紐西蘭等強敵的挑戰,如何守住自己這一葉扁舟,提升產乳效率將是重中之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