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國門的桃園國際機場,是臺灣通往世界大舞台的聚光燈,讓每趟旅程從此點亮!位居亞太空運樞紐,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以「創造國門榮耀、成為用心連接世界的門戶機場」為願景,不僅與時俱進服務全球旅客,更重視員工價值,打造穩定前行的企業文化。
175 分鐘內即能抵達亞洲 5大主要機場,說明桃園國際機場在亞太地區機場中具地理優勢的卓越。桃園國際機場不僅讓國家經濟與全球一起律動,更是對世界宣示臺灣驚豔印象的重要平台。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表示,順應政府發展觀光,因應近年快速成長的客(貨)運量,除了積極建設第三航廈、第三跑道、新貨運園區及第二自由貿易港區,桃園機場持續提升服務品質,達成2040年8,218萬旅客人次與402萬公噸的貨運量的營運目標。那麼,究竟該如何達標?機場公司一方面運用AI智慧科技,建構安全穩定服務體系,成為最佳營運效率的助力;另一方面回歸人本,傾聽員工與旅客的需求,不斷精進解方,方能創造員工、企業、顧客服務的共好共榮。
機場系統智慧化,通暢人流物流、促營運成長
當台灣成為全球AI供應鏈的重要陣地,也使得桃園機場航空貨運在相關半導體及跨境電商空運需求,出貨量比往年成長,載重噸數也上升。因此,機場公司關注市場動態,掌握產業鏈脈動,持續改善貨運物流空間及儲運技術,追求貨運成長最大化。「桃園機場近日每天約13萬出入境人次,大量旅客從世界各地飛來或離境,機場公司必須24小時串聯航空公司、地勤、倉儲物流等幾十個系統,每15分鐘做出運量預估與調節,快速應變、保持人流物流的通暢安全,都必須仰賴機場系統的智慧化、科技化,這也是機場公司營運成長的關鍵。」楊偉甫強調。
企業要成長,科技是工具,更重要的還是人才。機場公司視員工為重要資產,重視員工意見參與、員工職涯發展及性別友善的職場環境,以營造友善氛圍,提升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及工作與生活的幸福感。員工意見參與的部分,機場公司的董事會成員15人,其中由工會推派勞工董事3人,共同參與經營決策討論;鼓勵員工自發性參與新業務的推動,特別在2024年辦理「第1屆桃點子創意提案競賽」,共有9組隊伍、43位跨單位員工參賽,從工作業務的經驗中發掘點子,並轉化創新的行動方案。楊偉甫分享,過去在台電服務時期參與「總統盃黑客松」競賽,由民間創新提案來促進政府有更好的服務效率,而這也正是「桃點子」的用意。尤其透過跨部門合作提案,彼此更能同理與互相提醒,「許多部門是工作站的上下游,當我把工作交棒給你,應該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讓接棒步調更好、跑得更快?這需要創新思考,從常態工作的改變,讓彼此合作的默契越來越好。」第一屆「桃點子」成果亮眼,未來將每年舉辦,透過日常創新,優化員工向心力,也讓旅客服務更升級。
鼓勵創意提案、協助諮詢,給員工進步與安定
桃機服務客群變動性大,現場常有突發情況,如何保持公司最佳運營的同時,也能全方位照顧員工的感受?事實上,機場公司規劃了多元的溝通管道,包括董事長或總經理每月與工會幹部交流座談,同時與工會持續建立良好溝通管道,貼近員工的真實需求,協助解決問題。楊偉甫表示,機場公司與專業顧問團隊合作「EAP員工協助方案」,從個人諮詢、團體諮詢到主管諮詢,每年提供上百小時讓員工隨時有管道溝通疑難雜症,從車禍、財務糾紛等法律議題,到職場向上/平行關係,甚至壓力調適和績效管理等,諮詢範圍非常廣泛。這些諮詢,都在保護隱私、預約空間中進行,讓同仁能安心釋放。舉例來說,要照顧家中年邁母親的獨子,或是單親家長,在經濟、時間與心理上的負擔,透過諮詢管道,或可讓公司適度支援協助,或對員工個別安撫傾聽。此外,提供按摩紓壓課程,可預約駐點按摩師、或是領券使用,並依據員工需求辦理的健康博覽會,提供工作壓力檢測評估,讓員工無後顧之憂,更能安心工作。
楊偉甫表示,為了將桃園機場打造為幸福職場,機場公司也安排航空專業與ESG相關課程,將ESG 融入日常,更致力永續減碳,以友善人本的職場環境,保護員工身心靈健康,為往返旅客提供最佳服務。
113年桃金企業獎官方網站: https://event.gvm.com.tw/taogoldaward/2024/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