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張忠謀賞識的企業領袖!《黃仁勳傳》由天下文化重磅推出

不為人知的7種黃仁勳。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1-16

瀏覽數 3,850+

《黃仁勳傳》/攝影:蘇義傑
《黃仁勳傳》/攝影:蘇義傑
00:00
00:00

繼 《張忠謀自傳下冊》,天下文化再度重磅推出全球第一本由黃仁勳獨家授權的傳記《黃仁勳傳》,1/20上市。到底為何張忠謀賞識他,更一度邀請他為接班人?本書中完整揭密,黃仁勳創立輝達(Nvidia)以來的傑出領導風格與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原來,私底下的黃仁勳,是一個受人喜愛又有點傻氣的愛家男人,和我們印象中那個理直氣壯、強勢、帶領輝達登峰造極的執行長判若兩人。(本文節錄自《黃仁勳傳》一書,作者:史帝芬.維特,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 全球第一本黃仁勳授權採訪傳記
★ 搶先英文版上市,收錄全球獨家繁中版作者序
★ 1/7開放預購、1/20正式出版

黃仁勳以「工程師思維」經商

由於輝達幾乎獨占AI 硬體的市場,黃仁勳可以說是這個產業的霸主。當然,他擁有的AI 金雞母比任何人還要多。就一夜致富的奇蹟而言,他最像加州第一位百萬富翁山繆爾•布雷能(Samuel Brannan);這名富翁1849年在舊金山靠著販賣淘金工具賺得腰纏萬貫。

只不過黃仁勳賣的不是鏟子,而是價值高達3萬美元、內建千億顆電晶體的AI訓練晶片。目前,要購買輝達最新的晶片起碼得等上一年,在中國黑市,輝達晶片的售價甚至高達原價的兩倍。

然而,黃仁勳的思考方式不像商人,反倒像工程師。他會把複雜的概念分解成簡單的原理,然後充分利用這些原理。

我們一起吃早餐時,他說:「我會盡最大的努力,不讓公司倒閉。」又說:「我會竭盡全力避免失敗。」數位運算的基礎架構自IBM在1960年代初期推出以來一直沒有什麼改變,他相信,隨著AI的發展,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數位運算的概念。「深度學習不是一種演算法,」他說。「深度學習是一種方法,一種開發軟體的新方式。」

這種新軟體具有難以置信的能力,可以像人類一樣說話,能撰寫大學入學申請論文、解決數學難題、提供專業的醫療診斷,甚至可以共同主持Podcast節目。它會隨著運算能力的增強而擴大規模,發展似乎永不停滯。

在我們共進早餐前一晚,我看了一段影片,搭載這種新軟體的機器人似乎認出自己的手,然後開始把一堆彩色積木分類。這段影片教我不寒而慄:人類的滅絕似乎近在眼前。

黃仁勳用手抓著鬆餅把香腸捲起來,對我的擔憂不以為然。「我知道那個機器人運作的方式,沒什麼好擔心的,」他說:「這跟微波爐的原理沒什麼兩樣。」

我追問:跟微波爐相比,一個有自主能力的機器人必然會帶來更多風險,不是嗎?他答道,他從來就沒擔心過這種技術,一次也沒有。「這不過是數據處理,」他說:「其他要擔心的事多著呢。」

未來會如何發展,仍是未知數。然而,很多科技專家憂心忡忡,擔心AI 能力高強,將會對人類的生存構成直接威脅。(這些「末日論者」包括最早在黃仁勳的平臺上應用AI的多倫多研究人員。)

黃仁勳對這種悲觀的態度不以為然。對他來說,AI 純然是一股進步的力量,他宣稱AI 正在發動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在這個議題上,他不怎麼容許不同的意見。這種強勢的個性有點教人招架不住。

(輝達有位高階主管曾說:「跟黃仁勳互動,就像是把手指插進電源插座。」)然而,黃仁勳的員工崇拜他,如果他從摩天大樓的玻璃窗看到商機,就此一躍而下,我相信他們也會跟著跳下去。

2023年5月,有一份聲明把AI失控的風險和核戰相提並論,數百位業界領袖都簽署表示贊同,但黃仁勳並未簽署。有些經濟學家觀察到,工業革命導致全球馬匹數量減少,懷疑AI 可能對人類造成同樣的影響。

「馬的職業選擇有限,」黃仁勳說:「例如,馬不會打字。」吃完這頓飯的時候,我還是說出自己的憂慮:在不久的將來,我會把我們談話的筆記輸入人工智慧引擎,然後看這個東西自動產出一篇結構嚴謹的好文章。

黃仁勳沒否認這種可能性,但他向我保證,人類被機器取代的那一刻不會那麼快到來,大概再過幾年吧。「第一個有危險的是小說家,」他說。語畢,留下一堆只吃了一半的餐點,站起來,給那位女服務生1000 美元的小費。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延伸閱讀│黃仁勳非天生企業家,商業知識來自閱讀!《黃仁勳傳》揭他最愛這本書

黃仁勳是最難採訪的人

我發現黃仁勳是個難以捉摸的採訪對象。在某些方面,他可說是我遇過最難採訪的人。他不喜歡談自己,有一次甚至用逃跑的方式來回應我的提問。

在開始寫作這本書之前,我曾為他寫了一篇人物特寫,發表在《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黃仁勳說,他沒讀過,也不想讀。他得知我要寫他的傳記,回應是:「希望這本書出版前我已經死了。」

儘管如此,黃仁勳仍然給我很多機會,採訪許多人,讓我得以詳實記錄他的人生。我採訪了將近兩百人,包括他的員工、共同創辦人、競爭對手,以及幾位老友。

從這些採訪中浮現的是一個受人喜愛又有點傻氣的愛家男人,和我們印象中那個理直氣壯、強勢、帶領輝達登峰造極的執行長判若兩人。

然而,正因為黃仁勳是重感情的人,才有這樣的雄心:他坦白跟我說,他也有不安的時候,害怕讓員工失望,害怕敗壞家門聲譽。

有些執行長把獲利當成自己的「成績單」,但黃仁勳不這樣想。他說,對他而言,金錢只是暫時的保險,用以防範未來災難。聽到身價千億美元的人這麼說,有點令人動容。

黃仁勳的偉業並非單純由焦慮驅使。AI技術釋放的誘人力量也是他的驅動力。他原本沒有打算成為AI 先驅,甚至在轉向著重平行運算時也沒有這樣想,然而一旦AI出現,黃仁勳就決心將他對機器智慧的極致願景,以最快的速度推到最遠的地方。

然而,即使是這個領域最有遠見的樂觀派也多少會呼籲人們要小心謹慎。例如,OpenAI 的使命就是避免AI帶來災禍。幾乎只有黃仁勳一個人相信AI 只會帶來好處。正因他擁抱這種信念,才能在擔任執行長超過30個年頭之後,仍然一週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到14個小時。

當然,無論如何黃仁勳都會努力工作,這是他的天性。如果說他的人生主題是什麼,那就是要不斷擴大增強;他掌握基本準則,一次又一次實踐勤奮與勇氣,效果也就愈來愈顯著。

(延伸閱讀│黃仁勳憶首次接張忠謀電話:辦公室很吵,我馬上請員工安靜

不為人知的7種黃仁勳 

● 勤奮好學:他一週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到14個小時,並樂於學習新知,把辦公室當書房用。

● 積極進取:面對競爭,他的決心從不動搖,堅持願景與目標,總是一心一意想要打垮、吞併競爭對手。

● 果敢自信:他會放膽押注新科技,甚至一擲千金豪賭,儘管不是每一次都贏,但他贏的時候,總是大贏。

● 洞察先機:他總是以工程師的眼光,根據第一原則做決策,在眾人還沒看見趨勢之前,就讓輝達站穩腳步。

● 高壓嚴厲:他會暴怒高聲痛斥犯錯的人、還要其他員工旁觀,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學到一課」。

● 待人真誠:他從不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總是深入基層了解員工,並且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

● 謙虛自省:面對錯誤,他懂得快刀斬亂麻,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並且毫不諱言承認自己的失敗。

(延伸閱讀│黃仁勳來了!他的「媽媽味」與老婆如何成就他?從3個突破時刻看起

《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天下文化出版

《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天下文化出版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