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解讀《尋找安全的家》做對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知名結構技師蔡榮根博士為你我居家安全把關

遠見行銷部
user

遠見行銷部

2024-12-05

瀏覽數 350+

「基隆塔遠見人文空間」已成為連結基隆城市發展與居民生活的重要平台
「基隆塔遠見人文空間」已成為連結基隆城市發展與居民生活的重要平台
00:00
00:00

位於基隆市中正區的基隆塔,以其港區橋式起重機的設計靈感成為城市新地標,透過64公尺高的橋體結構串聯都市與自然,提供獨特的「觀山看海讀城」體驗。而這座地標性建築不僅是景點,更是推動文化與知識交流的核心場域。日前《尋找安全的家》新書分享會在「基隆塔遠見人文空間」成功舉行,吸引許多關注居住安全的市民參加,讓這座「山海書香城市」再添亮點。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平均每年發生超過4萬次地震,其中規模5.0以上的地震更是每月都有兩次以上。地震頻發的環境下,居住安全成為每個家庭不可忽視的議題。正如蔡榮根博士在活動中提到:「房屋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地方,更是生命和財產的避風港。」這也是他撰寫《尋找安全的家》的初衷。

蔡榮根博士深入淺出解析房屋結構安全問題,提供實用的房宅安全導引。。

蔡榮根博士深入淺出解析房屋結構安全問題,提供實用的房宅安全導引。。

從震災中重新審視建築耐震性

若說人生沒有一宅如何安居樂業,這一宅如何挑選、如何維護,更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引與說明。身為資深結構技師的蔡榮根博士,歷任台北市、台灣省、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及中華民國結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曾深度參與 921 大地震的災損調查,擁有眾多勘救災經驗。回顧921地震的調查數據,他解釋,早期低矮樓房的隔間牆在地震中與梁柱結構共同分擔地震力,發揮意想不到的保護作用。然而,並非所有老屋都如此幸運,像「軟腳蝦建築」、過於瘦高的「竹竿屋」、以及平面配置和外觀不規則的建築,都是地震中的高風險類型。

只靠都更與危老重建,遠不及全面解決居住問題

蔡博士指出,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選擇耐震房屋成為每個家庭的重要課題。他特別強調,選房不僅要注意結構材料與設計,還應留意房屋的耐震設計及補強方法。尤其基隆地狹人稠,山坡地範圍高達93%,不僅申請建照程序繁複,也較難推動大範圍的都市規畫,如何提高居住安全性,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尋找安全的家》以深入淺出的生活知識,提供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實用的房宅安全導引,分享會中更進一步提到土壤液化、山坡地住宅與海砂屋等隱藏風險,幫助基隆市民快速識別潛在問題,重新審視日常所見的建築,增強選擇安全居所的能力。

透過專業結構技師之眼,我們可以看到一棟房子的結構是否安全,了解一棟老宅如何變得更耐震、更好住,或是否應該加入都更或危老重建的行列。關於房宅的問題鋩角多,一般人總像在霧裡看花,但經過蔡博士的拆解與分析,不禁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讀者在這裡不僅能吸取書本的智慧,還能感受基隆山海的詩意,讓新書分享會的過程成為一場視覺、心靈與思維的三重饗宴。

讀者在這裡不僅能吸取書本的智慧,還能感受基隆山海的詩意,讓新書分享會的過程成為一場視覺、心靈與思維的三重饗宴。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從歷史廢墟到現代文化地標,書香與山海共舞

基隆塔原址為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舊廳舍、日治時期的久寶寺,廢棄多年於 2019 年拆除,而當時基隆市政府藉由市民參與,討論基地再利用的方案,因而成為現今的「基隆塔」。從「基隆塔」露天的觀景平台往下走一層就是「基隆塔遠見人文空間」,走入這座高空景觀書店,延伸窗台與落地玻璃設計,打造視野開闊的小天地,小朋友們常駐足於此,盡情享受閱讀時光。俯瞰港城的制高點,書香的底蘊讓旅人駐足,山海詩意在書頁間流轉,以閱讀為媒介,深植基隆與人們的情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