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新三師與舊三師 誰是金飯碗人才?

楊瑪利
user

楊瑪利

2007-05-01

瀏覽數 125,450+

新三師與舊三師 誰是金飯碗人才?
 

本文出自 2007 / 5月號雜誌 高感度人才崛起

不久前,一位新聞同業跟我分享他的故事。大約十幾年前,他應徵當時兩大報之一的記者工作,結果被錄取了。當天,他高興地回家告訴媽媽:「從此以後你不用擔心我了。我這一輩子,安啦。」

在新聞尚未開放的年代,有不少人形容「印報紙像是印鈔票」。不過十幾年前,台灣報業也還十分風光,誰會想到今天報業竟然是衰退最嚴重的產業之一,每百人閱報率只剩50%出頭,而且還在下降中。那位朋友也早已離開當初他興奮地認為會服務到退休的報社。

時代變遷快速又劇烈,再也沒有什麼工作是可以保障終身了。甚至可能每隔五年,黃金飯碗就要換產業做做看。

本期封面故事正是企圖探討台灣產業與工作,正往哪些方向變遷中。這個專題的緣起是內部一場小型動腦會議,有同事提起,現在職場上出現了「舊三師」與「新三師」的說法。

「舊三師」是指醫師、律師、會計師,近幾年來光環正逐漸褪色,例如醫生不僅收入下降,社會形象也不若以往清高。「新三師」是指殯葬業的禮儀師、SPA業芳療師與形象管理顧問等。

此話題一開,與會的人都變得十分興奮,紛紛分享所見所聞。經過一段時間研究,《遠見》記者發現,台灣的產業與工作正默默在進行一場轉移革命。

高感度人才是下波主流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愈來愈多人捨棄傳統認為的「好工作」,如銀行、科技業等,到過去大家不算是好工作、或根本不是工作的工作。例如台灣大學畢業生選擇去當芳療師、健身教練;銀行經理改行殯葬顧問,而新興的「好工作」大致也有一個共同特色:強調貼心、個人、私密、感動能力等。

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高感度的人才特質已經成為下一波的主流。許多專家提供寶貴趨勢建言,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說,「目前全部的工作,都有重新定位的空間。」而104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也說,「除了白領與藍領,現在也出現了灰領階級。」

除了封面故事外,《遠見》雜誌頒發第三屆企業社會責任獎(CSR Award),經過半年的嚴格篩選,一關關書面與評審會議後,結果終於出爐。最後得獎的15家企業能在幾百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實屬難得。本期也特別報導全球大趨勢,企業投資CSR不是成本,其實是可以愈CSR愈賺錢的。

今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比往年引起全球更熱烈的回應。尤其只要最近去過美國的人或是經常看美國出版的書報雜誌的人,一定會發現,今年以來美國對於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問題的討論,比往年更熱烈,全民也更有危機意識。原因無他,因為世界各地傳出來的氣候異常朕兆愈來愈多。

在這樣的全球環保趨勢下,《遠見》當然也沒有缺席,與工研院產業學院合作,遠赴德國報導對環境友善的節能綠建築發展。

在德國,綠建築與太陽能已不再是趨勢,而是現在進行式了。

新興的建築不但要符合視覺美學,更必須是綠建築。尤其位於德國南部的弗萊堡,20萬人口的小鎮已成為世界太陽能巨人,吸引各國人士蜂擁前往考察學習。

德國綠建築發展到怎樣的程度?可以給台灣什麼啟示?本期有全面且詳細的報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