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選,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升級,慶豐富採取三軸策略:擴展零售與電商通路,區分北美、歐洲等市場,並針對不同產品線制定策略。集團在越南和台灣的生產基地,為應對潛在的關稅變動提供了靈活性,原本位於美國的裁切工廠,更可延伸生產線變成「美國製造」。
「從我們彰濱廠開車過去鹿港,只要十幾分鐘,」慶豐富董事長許閔琁邊走進會議室邊說,身為廠二代的他,接班已12年,剛幫父親白手起家的工廠歡慶50歲生日。鹿港之於別人是懷舊浪漫,於他,卻是要發揮高智商燒腦的起點。
接管家族企業,原本不是許閔琁想走的人生路。他喜歡研究生物科技,一路讀到陽明大學(現為陽明交大)生化碩士,還在中央研究院生化所當過研究助理,後來考上美國賓州大學博士班,卻在出國留學前夕被叫停。那一年,他才27歲,和小他兩歲的弟弟、慶豐富總經理許竣然一起扛下重擔。
沒學過企管專業的兩兄弟,這兩年帶領團隊交出的成績單令人刮目相看:集團人數約2000人,為全球大賣場客戶包括IKEA、沃爾瑪(Walmart)、Lowe’s等代工,2024年Q1至Q3合併營收約39.7億元,毛利從第2季的23%成長到第3季的25%,Q3淨利更是成長17.7%。光是2024年上半年的獲利,就優於前一年全年的獲利表現,並成功辦理現金增資,準備大展拳腳。
走進慶豐富被視為祕密武器的彰濱廠三樓,一長排巨大的蜂巢簾機不停運轉,正是這間50年大廠自動化升級和綠色轉型的力作。許竣然一手拉開「蜂巢簾」的初成品,只見簾子十分Q彈地展開,伸縮自如的模樣,莫名有一種療癒感。
「這個東西就是我們所謂的蜂巢簾或風琴簾,」許竣然說,因為它長得像蜜蜂的蜂巢,操作起來又像手工風琴,更特別的是,簾子的原料是寶特瓶回收後所製成的再生不織布,均獲得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和RCS(再生聲明標準)標章,平均每回收12個寶特瓶能再製出一片百葉窗簾,十分愛地球。尤其重要的是,蜂巢簾內部每一格的遮光塗層,亦採用寶特瓶回收的環保PET材質。
符合全球ESG趨勢,加上內部製程改善提升生產效率,是慶豐富這兩年毛利逐季上升的原因之一。
川普再任美國總統平添變數
訂單出貨雙旺,若說未來還有什麼變數,便是川普(Donald Trump)再度當選美國總統,中美貿易摩擦可能進一步升級。長遠來看,大陸台商依靠低端產品出口獲取收益的路不再好走,加之環保、地租和工資等不斷上漲,外貿出口的低成本優勢已經不再,身處中美博弈的競技場,若想繼續占有國際市場,就必須鞏固全產業鏈優勢,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
攤開集團在全球布局的大地圖,許閔琁首先指出,主要商品以外銷為主,北美占80%營收,歐洲占16%。從產品角度看,窗簾占銷售的八成,剩下的18%主要是毛毯業務。除了傳統實體賣場銷售,近年來進軍亞馬遜與Home Depot等17家電商通路,亦有大幅成長。
在據點布局上,慶豐富在台灣有兩個工廠,主力廠目前是面積近1萬坪的彰濱廠,產品主要輸美;在中國大陸江蘇省鎮江市有一個父親當年西進時蓋的廠,則改成「IKEA專廠」;越南則有三個廠,兩個窗簾工廠和一個新成立的毛毯工廠;同時在北美亞特蘭大設有銷售中心及快速裁切的客製化工廠。
總體來看,慶豐富在兩岸、越南、美國皆有生產線,應對大國博弈似乎已有自己一套「中美脫鉤」的章法。
據點所在地 | 總部 | 銷售據點 | 量產工廠 | 客製化生產線 |
---|---|---|---|---|
台灣 | ✔ | ✔ | ✔ | |
中國 | ✔ | ✔ | ||
美國 | ✔ | ✔ | ||
越南 | ✔ | |||
泰國 | ✔ | |||
資料來源:慶豐富|整理:邱莉燕 |
「貿易戰下的全球供應鏈,一言以蔽之就是區分為中國供應鏈和非中供應鏈,」意思是對美國出口的生產活動離開中國大陸、針對大陸市場的新產能則轉移至大陸。
供應鏈多元化的箇中原因不難理解,對於產品外銷美國的大陸台商而言,輸美關稅一提高,意味著經營成本上升、被削弱了自身競爭力,勢必要繞道。
中國廠專供IKEA,三軸策略應對「川普2.0」
中美貿易爭端在2018年步入深水區後,引發全球產業鏈劇烈波動,慶豐富緊急應變,同步在台灣彰濱工業區以及越南平陽省、距離胡志明市約一小時多車程之處建設新廠,兩處產品定位明晰,以外銷美國和亞洲市場為主。如此安排的好處是,假使川普真的執行選前主張:「各國銷美產品提高10%關稅,中國60%」的話,則無論在台灣生產抑或越南生產,對手面對「川普2.0」大家的競爭起跑線其實都一致。
慶豐富另一個優勢,則是在美國有裁切工廠,事實上可以延伸製造產線往前端走,「變成美國製造,關稅干擾較少。」
鎮江廠則在2023年轉型為專供IKEA的客戶專廠,供貨聚焦於大陸內需市場和歐洲市場。「IKEA需要在不同的國家去供貨,工廠設在大陸,物流成本比較低,」許閔琁說,IKEA亞洲的採購中心放在上海,貿易戰中要比的不是直接的製造成本,而是間接成本。
現在進行式狀態下的中美博弈,有很高的機率成為未來進行式,許閔琁想得很清楚,以「三軸策略」應對未來狀況,第一軸是通路策略,切分為零售和電商,線上線下擴大市場觸及面。第二軸是不同國家策略,北美、歐洲、澳洲、日本、亞洲區別對待。第三軸便是不同產品線策略,各自擊破壁壘。
「現在川普的政策尚不明確,我不敢動,等他很明確了,我就動,」許閔琁說。
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一場權力的遊戲,當地緣政治改變商業環境,去風險、避高關稅、分散製造基地,這三件事是這位二代接班人奉行不變的行動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