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發生在台灣與大陸的變化,其幅度之大,幾可用「恍如隔世」來加以形容。
兩岸距離越來越短
就在不多久之前,耳邊還聽見「反攻大陸、消滅共匪」之類的口號,心裏也懷著深深的憂慮,不知在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國土的另一部分。這一切憂慮,竟然在一步快似一步的開放做法之下,一掃而空。
不論我們願不願意,由於雙方在短長之間恰形成互補的局面,也由於台灣人民肆無忌憚地向前推擠,逼迫政府身不由己地往前奔去,使海峽兩岸的距離驟然縮短了不知幾許。在這樣一個幾乎鼻息相聞的新環境裡,我們再也不能把大陸當作一個漠不相干的遠親,忽視大陸經濟社會的動向,以及雙方在經濟與政治上的互動關係。
沒有人會懷疑,在最近這一段期間裡,影響雙方命運、決定雙方關係的最主要變數,就是經濟的安定與繁榮。然而這也正是兩岸經濟目前最令人擔憂的一個層面。
大陸的經濟改革正面臨十年來最大的頓挫,倘若不能順利度過難關,未來何趨何從,誰也不敢逆料。台灣的經濟也在繁榮的表象之下,潛伏著前所未經的危機,如果不能妥善因應,三十多年來的輝煌發展過程,也許就要譜下一個休止符。儘管這兩個經濟在各方面都有天壤之別,但造成問題的關鍵因素,本質上卻是相同的。
管制系統出了問題
十年的改革為大陸經濟帶來不少蓬勃的新氣象,追根究柢,其原動力全來自放寬管制,讓人們追求自身福利的動機可以比較充分地發揮,因而久受桎梏的進取心、創造力,都一點一點地釋放出來,成為生產效率提高、經濟不斷成長的主要泉源。
然而問題的根源也在於此,因為,在一個不完全受到管制的社會裡,每一項管制都創造出一筆財富與一大批特權。於是人為的管理系統,總成了最便利的牟利管道,其中寄生著無數虛報、哄抬、轉賣物資、貪污舞弊的勾當。至於那些本來就不違法的,如濫用物資、浪費公帑、安插私人以從中取利的行為,更是隨著管制體系放鬆而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急速膨脹起來。
中共跟每一個部分開放的共產社會一樣,陷入嚴重的貪瀆與通貨膨脹危機之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命運。而這也正是一個共產社會最大的危機,因為在一個幾十年物價僵固不變、民眾仰賴政府來照顧基本生活所需、而工資薪酬又不可能隨物價上漲彈性調整的社會,這樣的衝突是無法忍受的。
儘管台灣是自由經濟,但也不乏長久以來在有形無形的僵化管制之下動彈不得的部門。幾乎全面公營的金融體系與數十年不改選的中央民代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部門。近年來後者的局部改選與前者被地下金融業暗中侵入,也形成了跟前迷情況幾無二致的惡果,導致整個經濟畸形發展。
良藥何在?
治療這種惡症的不二良方,就是徹底剷除不必要的管制。但是這兩個經濟的決策者似乎都捨棄了它。一邊是超起不前、躊躇卻步,另一邊則根本反其道而行,要以加緊管制來解決通貨膨脹問題。我們眼見他愈陷愈深,也明知我們的命運也將因此而受到牽連,卻無計可施,真令人浩歎。
(馬凱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