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六年內電動公車數量翻倍!臺中市如何為2030年全市公車電動化做好準備?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11-04

瀏覽數 9,750+

在SDGs以及淨零碳排下,發展低碳且永續的公共運輸是先進國家的必修政策,臺中市也以2030年全面公車電動化為重要目標。
在SDGs以及淨零碳排下,發展低碳且永續的公共運輸是先進國家的必修政策,臺中市也以2030年全面公車電動化為重要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目前臺中已有283輛電動公車(截至10月,包含已核定未上路的電動公車數),以時間軸來看,不僅在六年內數量翻倍,這些行駛在山、海、屯各區,從內裝、外型、支付方式,甚至安全都絲毫不馬虎,不僅是為2030年全市公車電動化的目標行動,更是2025年淨零碳排做好準備。

極端氣候肆虐,每年夏天幾乎氣溫都屢創新高,淨零減碳成為減緩全球暖化的必修學分。根據交通部統計,運輸部門目前佔全國碳排第三位,僅次於製造、能源產業,進一步細看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高達96%屬於公路運輸,因此低碳運輸的落地已刻不容緩。

臺中市近年鼓勵公車業者使用電動公車,電動公車低噪音、低碳排特性可改善市區空氣品質的效果,深受市民喜愛。

臺中市近年鼓勵公車業者使用電動公車,電動公車低噪音、低碳排特性可改善市區空氣品質的效果,深受市民喜愛。

面面俱到提供誘因:安心上路,臺中市電動公車6年來翻倍成長 

臺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電動公車低噪音、低碳排,能快速達到改善市區空氣品質的效果,因此大力輔導客運將傳統柴油公車汰換為電動公車,也鼓勵客運業者優先在高載客、高里程路線投入電動公車服務,過去六年電動公車數量已翻倍成長至283輛,並以2030年完成全市公車電動化為目標,輔導客運業者爭取中央補助款。而正如火如荼興建中的水湳轉運中心,也將預留大客車充電樁管線,以對未來大客車電動化提前做好準備。

此外,電動公車也能改善乘客搭乘體驗。除了空氣污染大幅減少,近年在臺中上路的電動公車,全面配置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透過盲點偵測、車前防撞,車道偏移警示等輔助功能,降低行車視線死角,讓駕駛員掌握即時路況、安全行車,大幅提升民眾搭乘安全。

臺中市長盧秀燕(左)、臺中市政府交通局長葉昭甫(右)多年來優化升級公車的配套環節,全國最便宜的市民限定價以及周延的安全政策,讓臺中市民逾182萬人都綁定市民限定臺中交通卡。

臺中市長盧秀燕(左)、臺中市政府交通局長葉昭甫(右)多年來優化升級公車的配套環節,全國最便宜的市民限定價以及周延的安全政策,讓臺中市民逾182萬人都綁定市民限定臺中交通卡。

被形容像是「便當盒」的電動巴士往返梧棲漁港與新民高中間,是海線的重要公車路線,獲得網友肯定塗裝配色很時尚。

被形容像是「便當盒」的電動巴士往返梧棲漁港與新民高中間,是海線的重要公車路線,獲得網友肯定塗裝配色很時尚。

臺中市從2022年起編列預算,補助市區業者汰換或升級為行動支付驗票機,不少新上路的電動公車,都配備行動支付驗票機。葉昭甫指出,目前全市公車都已建置該設備,民眾只要使用手機的行動支付QR Code掃碼就能上車,上車時再也不必手忙腳亂尋找悠遊卡、一卡通及愛金卡等電子票證。

臺中市全數公車皆已配備行動支付驗票機,民眾使用手機的行動支付QR Code掃碼就能上車。

臺中市全數公車皆已配備行動支付驗票機,民眾使用手機的行動支付QR Code掃碼就能上車。

同時,為了鼓勵市民使用大眾運輸,臺中市也大力推動市民限定的「雙十公車」交通卡,民眾持綁定電子票證搭乘公車,享前10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最多只收10元車資,費率全國最優惠,到目前為止綁定市民限定人數已破180萬人,超過60%的市民都綁定交通卡。

此外,臺中市政府也推行「市民專屬299吃到飽方案」,市民只要月付299元,就能以每天不到10元價格,搭乘捷運、市區公車、台鐵等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騎乘公共自行車,顯示臺中大眾運輸路網日益完善。

等車不再錯過:車站鈴鐺提醒司機停靠,視障者也不會錯過

在臺中,不只是從電動車內外裝改善民眾使用體驗,就連上車前的候車環境,臺中市交通局也設想周到。過去有郊區民眾反映,等公車時,常被烈日曬得頭昏眼花,近年來臺中也在各區廣設候車亭,讓民眾候車時不用再日曬雨淋。

而過去看似司空見慣的招手攔公車,為使民眾搭乘更便利,臺中市交通局也有貼心作法,建置候車亭服務燈,候車民眾只要按下公車路線按鈕,候車亭服務燈會顯示黃色笑臉鈴鐺及路線,提醒司機準備停車,也能適時避免公車爭道的情況,目前單月使用人數已經超過30萬人次。

此服務廣受好評後,也持續擴大服務量能,從今年初開始完成視障者引導功能,也與「台中公車APP—無障礙版」連動,只要開起APP及定位,在靠近安裝有服務燈的候車亭時,就可以透過手機APP搭配螢幕報讀功能,自動提醒使用者以手機使用服務燈,對視障、行動不變民眾而言更加便利,可免於在候車亭內尋找服務燈預約鍵的不便。

服務燈強化一般民眾的乘車便利,為不同需求的民眾提供一樣安心且安全的交通服務。

服務燈強化一般民眾的乘車便利,為不同需求的民眾提供一樣安心且安全的交通服務。

235條路線覆蓋山海屯城,32條低碳運輸成宜居新指標 

路網的便利性是吸引民眾搭車的重點,在捷運路線未普及前,臺中市公車路線的覆蓋除了臺中以外,甚至觸及周邊縣市的生活圈,並以市民小巴,以補足城鄉間的交通服務。目前以電動公車打造的行駛路線已經擴大到32條,在眾多高載客、高里程的電動公車先行路線中,行經多所學校、醫院、商辦、觀光景點,公車搭乘運量全市最高的臺灣大道即是其一。

葉昭甫指出,臺灣大道路廊已在去年完成302、304、323等三線電動公車已經上路,今年也陸續有301、303、305、308、326等路線投入電動公車生力軍,預計今年12月前將再有16輛電動公車投入306路線。

這些新上路的電動公車,車身也搭配臺中獨特的白底綠閃電塗裝,提高民眾辨識度。預計在2025年雙節公車屆齡汰換後,臺灣大道將可達全面電動化目標。除此之外,臺中山、海、屯區,電動公車出現的頻率也愈來愈頻繁。

「要有幸福城市,就要有幸福交通。」葉昭甫強調,隨著電動公車路網漸趨完備,加上已通車的臺中捷運綠線、即將在2025年動工的捷運藍線,還有臺鐵、高鐵等路線,臺中大眾運輸網路不斷進化,交通局也會持續滾動式完善交通路網,推出多元交通解決方案,鼓勵市民多使用大眾運輸,使臺中成為低碳交通模範城市。

臺中公車交通卡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 廣告)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