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雪山山居筆記

尤虹文
user

尤虹文

2024-10-31

瀏覽數 1,000+

115249,113763,112255
115249,113763,112255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4 / 11月號雜誌 2030雙語台灣 雙贏或雙輸?

最近有幾個朋友流行到「雪山」朝聖:瑞士艾格峰,阿拉斯加的迪那利,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抑或西藏岡仁波齊轉山。 

我的建議是最好先鍛鍊好身體再出發,不然高山症爆發,一位朋友被直升機救援下山,體驗就沒有這麼美好。 

記得第一次看到雪山是在瑞士,坐巴士沿著山路前往香德林小鎮,一抬眼發現遠處山峰層層疊疊,白雪皚皚,頓覺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仙,他們一定住在雪山上。 

以前有人問過修道的師父,為什麼要住山裡,為什麼要修行悟道?師父說原因很多,比如可以多活十年左右。 

我覺得雪山的能量很高,可以達到靈魂洗滌、身心健康、智慧提升等功效,尤其在高海拔低氧極度安靜中,更能夠讓修行人照見五蘊皆空。 

我很喜歡在雪山裡面教靜心課程,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山裡也住各式各樣的國際人士:奧莉來自東加王國,平時自己一個人騎腳踏車到處冒險,鼓勵女孩們享受獨自旅行;東尼原本是紐約牙醫師,閱讀身心靈書籍之後,放棄高薪穩定的工作,來山裡探索人生真正的真相。 

安來自印度,每天早晚打坐擷取山氣;81歲的珍原本住摩洛哥,從年輕開始一個人登山露營,現在還持續帶領熟齡登山隊每天健行;保羅夏天騎越野車,冬季滑雪;麗莎有美洲原住民血統,她說她的奶奶住在原住民保留區,有通靈的本領,能用占卜的方式尋找美國水源;凱跟著男朋友一路從東岸開車,最後車輪爆胎走不了,就決定住下來,現在是一名瑜伽士。 

嚮往淨土寶地,回歸純淨豐盛

《道德經仙家內解》提到:「人日採山之槐柏,日採不覺,月採年採,漸漸殆盡,山之秀氣漸漸消散;如人終日目視耳聽,口言鼻臭,身勞神損,不歸清靜大道門頭。」山有靈氣,是人亦然。那些被過度開採的山,失去了它與生俱來的秀氣;如同那些無法回歸清靜源頭,遠離大自然的人類,也在生老病死中,漸漸背離大道。 

現代城市裡生活壓力巨大,難怪哈佛幸福學教授班夏哈博士團隊初估,今年全球療癒經濟市場將達七兆美元,人人內心其實都嚮往氣場強大的淨土寶地。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在這個世界上,活得輕鬆喜悅自在的人,內心都有其淨土寶地。這些人的參照物不是別人,也就不會太在意活得是否正確,是否符合世俗的標準。外在的世界瞬息萬變,但是如果能觀天道窮宇宙,享受每天近乎天人合一的生活,身體生命,也能回歸本來的純淨豐盛。 

(作者為國際演奏家,茱莉亞音樂學院大提琴演奏碩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